從《紅樓夢》國外英譯史看意識形態(tài)對重譯的操縱
本文關(guān)鍵詞:從《紅樓夢》國外英譯史看意識形態(tài)對重譯的操縱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紅樓夢》 勒弗菲爾 改寫理論 操縱 意識形態(tài) 重譯
【摘要】:《紅樓夢》被公認為中國古典長篇小說的巔峰之作,自其成書以來,被各國傳閱翻譯,尤以英文譯本最多。國外《紅樓夢》英譯史可以追溯到1830年德庇時發(fā)表于英國皇家亞洲學會會刊的長文《漢文詩解》。百多年來,其英譯經(jīng)歷了三次大的譯介活動,,共出版十一種英譯本,成為最受西方讀者歡迎的中國古典巨著。面對如此龐雜的《紅樓夢》重譯史,有關(guān)《紅樓夢》及其英譯本研究的舉不勝舉,大多以楊、霍譯本為研究對象,采用分析歸納法進行比較分析,然后形成結(jié)論的方式。雖然對《紅樓夢》譯本進行了大量研究,但大多數(shù)研究關(guān)注于具體文本的語言層面,無法解釋和說明大量由社會歷史因素影響和決定的相關(guān)翻譯現(xiàn)象,也難以對《紅樓夢》經(jīng)久不衰的重譯行為進行評析。 隨著翻譯研究進入“文化轉(zhuǎn)向”以來,《紅樓夢》英譯研究也出現(xiàn)了轉(zhuǎn)向,學者們越來越注意從文化交流與譯者文化身份的角度去研究《紅樓夢》的英譯本,逐漸擺脫了單純從文本內(nèi)語言文字層面比較譯本得失的傳統(tǒng)式研究方法。1990年,巴斯內(nèi)特和勒弗菲爾關(guān)注于翻譯與文化間的互動。在操縱學派理論中勒弗菲爾提出在翻譯過程中受到三個因素的制約影響:即意識形態(tài)(ideology)、詩學(poetics)、贊助人(patronage),同時認為它們是比語言學上的差異對翻譯的制約因素更重要。百多年來,《紅樓夢》英譯經(jīng)歷了摘譯、節(jié)譯和全譯三種不同形式的英譯本。本文引入了勒弗菲爾“改寫”這一概念,從意識形態(tài)角度對《紅樓夢》不同時代的英譯本進行歷時的系統(tǒng)分析比較,將《紅樓夢》重譯行為放在目的語社會文化大環(huán)境下來研究,從翻譯過程的外部因素來探討重譯的深層原因。重譯文學作品不僅只是一種超越,一種歷史的必然選擇,更是社會主流意識形態(tài)和譯者意識形態(tài)對翻譯的操縱。 本文共分六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導論部分,包括對本文研究背景、意義,方法以及文章基本結(jié)構(gòu)的扼要介紹。第二部分是文獻綜述,包括《紅樓夢》簡介及其國外重譯,《紅樓夢》中改寫理論的研究。第三部分簡要介紹意識形態(tài)與重譯,包括意識形態(tài)的定義,意識形態(tài)與翻譯,意識形態(tài)與重譯。第四部分闡述主流意識在《紅樓夢》重譯中所起的作用。第五部分闡述三位代表譯者,譯者意識背景以及代表譯者三個不同版本文本,比較闡釋和討論譯者意識形態(tài)對《紅樓夢》重譯的操縱情況。第六部分是文章的結(jié)論部分,對全文主題進行歸納總結(jié)。
【關(guān)鍵詞】:《紅樓夢》 勒弗菲爾 改寫理論 操縱 意識形態(tài) 重譯
【學位授予單位】:長沙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H315.9;I046
【目錄】:
- Abbreviations5-6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Introduction11-14
- Chapter 1 Literature Review14-19
- 1.1 Brief Introduction to Hong Lou Meng and its Overseas Retranslation14-16
- 1.1.1 Introduction to Hong Lou Meng14-15
- 1.1.2 Overseas Retranslation of Hong Lou Meng15-16
- 1.2 Researches into Lefevere’s Rewriting Theory in the English Versions of Hong Lou Meng16-19
- 1.2.1 Lefevere’s Rewriting Theory16-17
- 1.2.2 Researches into Lefevere’s Rewriting Theory in the English Versions of Hong Lou Meng17-19
- Chapter 2 Ideology and Retranslation19-22
- 2.1 Ideology19
- 2.2 Ideology and Translation19-20
- 2.3 Ideology and Retranslation20-22
- Chapter 3 The Role of Mainstream Ideology in the Retranslation of Hong Lou Meng22-31
- 3.1 The Stage Division of the Translation History of Hong Lou Meng22-25
- 3.2 The Role of Mainstream Ideology in the Retranslation of Hong Lou Meng25-28
- 3.2.1 Mainstream Ideology in 1830-190025-26
- 3.2.2 Mainstream Ideology in 1901-196026-27
- 3.2.3 Mainstream Ideology after 196127-28
- 3.3 Mainstream Ideology Influenc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ranslation and Dissemination28-31
- Chapter 4 Translator’s Ideological Manipulation in the Retranslation of Hong Lou Meng31-57
- 4.1 The Representative Translators31
- 4.2 Ideological Background of Three Translators31-34
- 4.2.1 H. Bencraft Joly31-32
- 4.2.2 KMs32-33
- 4.2.3 David Hawkes33-34
- 4.3 Comparison between Three Versions34-57
- 4.3.1 Text Form Selection Manipulated by Ideology34-36
- 4.3.2 Lexical Selection Manipulated by Ideology36-43
- 4.3.3 Image-Building Manipulated by Ideology43-50
- 4.3.4 Translation Strategy Selection Manipulated by Ideology50-57
- Conclusion57-59
- Bibliography59-62
- Acknowledgements62-63
- Appendix A (攻讀學位期間主要研究成果目錄)63-64
- Appendix B (中文長摘要)64-68
- Appendix C Abstract68-71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曹小慶;劉斌;;從接受美學看霍譯《紅樓夢》中黛玉形象的裂變[J];飛天;2010年20期
2 孟登迎;意識形態(tài)國家機器[J];外國文學;2004年01期
3 曹江;;從意識形態(tài)看《紅樓夢》兩譯本的翻譯策略[J];湖北工業(yè)大學學報;2011年06期
4 姜其煌;;《紅樓夢》在歐美百科全書中的反映[J];紅樓夢學刊;1980年04期
5 葛銳;李麗;;英語紅學研究縱覽[J];紅樓夢學刊;2007年03期
6 王田;;簡析霍克斯英譯版《紅樓夢》中林黛玉形象的裂變[J];紅樓夢學刊;2010年03期
7 陳曜;;《紅樓夢》及英譯本在中國的研究現(xiàn)狀[J];理論月刊;2007年11期
8 王薇;;“他者”眼中的怡紅公子——論德譯本《紅樓夢》中賈寶玉形象的文化“誤讀”[J];明清小說研究;2007年02期
9 陳言;20世紀中國文學翻譯中的“復譯”、“轉(zhuǎn)譯”之爭[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10 陳可培;譯者的文化意識與譯作的再生——論David Hawkes譯《紅樓夢》的一組詩[J];天津外國語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王薇;《紅樓夢》德文譯本研究兼及德國的《紅樓夢》研究現(xiàn)狀[D];山東大學;2006年
2 王金波;弗朗茨·庫恩及其《紅樓夢》德文譯本[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6年
3 江帆;他鄉(xiāng)的石頭記:《紅樓夢》百年英譯史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譚秀梅;操縱視角下文學重譯的描述性研究及個案分析[D];山東大學;2007年
2 王丹紅;從意識形態(tài)的角度看《紅樓夢》兩譯文的翻譯傾向[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03097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ll/1030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