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舞蹈創(chuàng)作實現(xiàn)“三貼近”的實踐探索
本文關鍵詞:群眾舞蹈創(chuàng)作實現(xiàn)“三貼近”的實踐探索
【摘要】:作者結合自身的作品及其創(chuàng)作過程,提煉出群眾舞蹈創(chuàng)作實現(xiàn)"三貼近"的四條經驗,即舞蹈選材緊扣熱點,舞蹈語言善講俗話,舞蹈服裝道具盤活日用品,舞蹈排練表演激發(fā)人之常情,希望能為廣大舞蹈工作者創(chuàng)作更多的群眾舞蹈提供參考和借鑒。
【作者單位】: 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
【關鍵詞】: 群眾舞蹈 貼近實際 貼近生活 貼近群眾
【分類號】:J711;G247
【正文快照】: 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是黨的十六大以來文化宣傳工作的重要指導原則。在2005年12月召開的中國舞蹈家協(xié)會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時任中宣部部長的劉云山同志發(fā)表講話,“希望廣大舞蹈工作者牢牢把握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奉獻出更多反映時代精神、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舞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張舜清;;論儒家“生”之倫理的理論淵源[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0年03期
2 葛學港;;淺論《禮記》中的祭禮[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7年12期
3 房春艷;項曉靜;;明清時期安康宗教文化建筑——無梁殿探析[J];安康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4 胡祥云;人性演化環(huán)節(jié):道德教育把握的關鍵[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6期
5 董根明;;能力為本,通識為基,人文為魂——人文教育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理念探析[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6 王紅霞;;子夏生平考述[J];北方論叢;2006年04期
7 李真真;;宋人“黨”觀念探析[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8 遲成勇;;儒家道德修養(yǎng)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構[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9 于翠玲;;中學生名著讀物的出版偏向——兼論從媒介素養(yǎng)角度引導中學生閱讀名著[J];編輯之友;2011年04期
10 周丹;;康有為革命觀念的再解讀[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3條
1 程萃文;;儒家的家庭養(yǎng)成教育觀及其當代價值[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2 牟穎;;首善之區(qū)需首善之思——首善之區(qū)文化建設與傳統(tǒng)文化[A];儒學與二十一世紀文化建設:首善文化的價值闡釋與世界傳播[C];2007年
3 王凌;;通過諺語對比中日兩國的經濟文化[A];日語教學與日本研究——中國日語教學研究會江蘇分會2012年刊[C];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潘新麗;中國傳統(tǒng)醫(yī)德思想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2 田夏彪;文化認同視域下大理白族教育互補機制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3 張敏;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下大學生精神成人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4 鄒輝杰;試論曾子學派的“孝”[D];復旦大學;2011年
5 林蘇閩;西漢儒學的自然主義轉型董仲舒哲學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6 徐桂秋;孟子文藝思想研究[D];遼寧大學;2011年
7 趙永平;陸游散文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1年
8 何繼齡;傳統(tǒng)人生禮儀儀式與古代個體品德培育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0年
9 孫艷;同光體代表詩人心路歷程研究[D];蘇州大學;2011年
10 李麗麗;先秦儒家和諧教育思想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于歐洋;六朝駢文的興盛與形式美學的發(fā)展[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魯京京;古史辨派對《史記》中先秦史料評判之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李華宇;先秦兩漢天下觀[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4 張家惠;國民政府時期青島慈善事業(yè)研究(1929-1937)[D];中國海洋大學;2009年
5 周志明;亞里士多德與孔子的德福觀之比較[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6 王坤;北朝書信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周貝利;董仲舒的經權倫理思想探微[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王曉飛;先秦儒家“仁愛”思想及其價值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馮暉;先秦諸子引《詩》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劉文毅;春秋時期流亡公子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陸金龍;;不斷創(chuàng)新是舞劇《絲路花雨》永葆青春的不竭動力[J];發(fā)展;2009年07期
2 張小春;;大山兒女的生命情懷——壯族舞蹈《山娃仔》的創(chuàng)作探索[J];舞蹈;2009年03期
3 汪毓和;;交響音樂創(chuàng)作要更好地貼近群眾、貼近生活[J];人民音樂;2006年10期
4 王小珊;;試論舞臺調度在群眾舞蹈中的作用[J];青年文學家;2009年06期
5 李靈藝;淺談網絡歌曲[J];中共鄭州市委黨校學報;2005年05期
6 劉傳佐;;群眾舞蹈編排與訓練的若干思考[J];大眾文藝;2010年11期
7 葛遜;朱加農;;舞春風[J];歌曲;2007年11期
8 李春霞;;論群眾舞蹈在社區(qū)文化建設中的意義[J];文化月刊;2009年11期
9 李正祖;;論陜北民歌[J];延安文學;2007年04期
10 杜遠華;;群眾舞蹈活動的開展探究[J];大眾文藝(理論);2009年1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3條
1 李晨暉;;對大型綜藝晚會舞蹈的思考[A];2007“校本培訓”主題論壇論文集[C];2007年
2 谷常生;;在首屆中國大眾音樂高層論壇暨《中國大眾音樂年鑒》年會上的發(fā)言[A];首屆中國大眾音樂高層論壇暨2005年《中國大眾音樂年鑒》年會論文集[C];2005年
3 崔青山;;校園流行音樂與當代大學生心理[A];學校藝術教育與素質教育論壇文集[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貼近實際 貼近生活 貼近群眾 繁榮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舞蹈藝術事業(yè)[N];人民日報;2005年
2 記者 周寧 璩靜;“三貼近與井岡山精神一脈相承”[N];新華每日電訊;2009年
3 傅庚辰;交響樂創(chuàng)作也應強調“三貼近”[N];音樂周報;2004年
4 胡振民;謳歌偉大時代 弘揚民族精神[N];中國藝術報;2007年
5 本報記者 何萬敏 周靜;我州慶祝州歌舞團建團五十周年[N];涼山日報(漢);2007年
6 張苛;鑄軍魂 亮神劍[N];文藝報;2005年
7 記者 莫俊 通訊員 陸雅婷;南寧市舉辦首屆舞蹈大賽[N];南寧日報;2010年
8 ;《復興之路》演出百場圓滿落幕[N];新華每日電訊;2010年
9 ;全國優(yōu)秀流行歌曲創(chuàng)作大賽全面展開[N];中國藝術報;2008年
10 本報評論員;唱響愛國主義的時代主旋律[N];光明日報;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7條
1 楊桂龍;從《水墨》探析多種舞蹈語匯融入體育舞蹈表演性作品中的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13年
2 孫凱;對話型音樂教學的課堂設計研究[D];西南大學;2007年
3 潘月華;我國農村題材歌曲創(chuàng)作與新農村文化建設探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9年
4 王奇;山東省高等師范院校舞蹈專業(yè)教育現(xiàn)狀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1年
5 朱毅德;廣東省舞蹈藝術教育:現(xiàn)狀分析與發(fā)展反思[D];蘭州大學;2010年
6 楊阿紅;探析中國“新舞蹈”的發(fā)展動態(tài)[D];山東師范大學;2012年
7 張丹丹;從技巧的華麗到情感的升華[D];南京藝術學院;2012年
,本文編號:98921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dlw/989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