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反排木鼓舞”文化解析
本文關鍵詞:苗族“反排木鼓舞”文化解析
【摘要】:苗族反排木鼓舞是規(guī)模盛大的祭祀性舞蹈,人們伴隨著木鼓鼓點,做頭、手、腳的大幅擺動,身體隨著鼓點變化,動作豪放粗獷,展現(xiàn)了苗族人民頑強的意志品質(zhì)和堅韌的生命力。反排木鼓舞作為族群的象征,以敲木鼓、跳木鼓為核心的祭祀活動延續(xù)了苗族同胞對祖先和英雄人物的崇拜,具有濃烈的原始文化特征。
【作者單位】: 貴州大學明德學院;
【關鍵詞】: 貴州苗族 反排木鼓 文化
【分類號】:J722.29
【正文快照】: 一、苗族反排木鼓舞文化反排木鼓舞是反排苗寨十三年一屆“鼓社祭”中傳承下來的祭祀性活動,流傳至今已有45代,一千多年的歷史。20世紀80年代反排苗人和文藝工作者對反排木鼓舞進行挖掘和整理。2006年經(jīng)過各級政府部門的共同努力,反排木鼓舞被正式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楊可晗,安曉平;塔里木盆地環(huán)境保護及環(huán)境意識培養(yǎng)[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05年11期
2 蘇曉紅;;黔東南反排木鼓舞的文化傳承與發(fā)展路向[J];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2009年01期
3 向娟;;淺談苗族反排木鼓舞與民俗文化的聯(lián)系[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4 徐燁;劉禮國;;文化人類學視域下反排苗族木鼓舞文化生態(tài)及變遷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1期
5 吳萍;劉文燕;田玲;唐麗香;劉強;;苗族反排木鼓舞健身操的創(chuàng)編研究[J];凱里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6 莊曉東;文化傳播論[J];云南藝術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晨曦;;犯罪的文化原因探析[J];法制與社會;2008年34期
2 王正亮;;校園慘案犯罪原因剖析[J];法制與社會;2010年21期
3 李錫海;;文化現(xiàn)代化與犯罪[J];江蘇警官學院學報;2008年06期
4 晉新煥;;文化傳播對德育的影響[J];才智;2012年16期
5 唐新宇;趙波;;社會變遷背景下反排苗族木鼓舞發(fā)展對策[J];貴州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02期
6 王亞瓊;朱曦;;貴州苗族反排木鼓舞文化探究[J];貴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4期
7 陳永林;葉蕪為;;透析奧林匹克文化的地緣傳播[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8 林召霞;;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思想研究[J];學理論;2011年02期
9 丁智才;;以民族文化產(chǎn)業(yè)提升西南邊疆民族地區(qū)對東盟的傳播能力[J];廣西民族研究;2012年04期
10 丁智才;;民族文化產(chǎn)業(yè)的對外傳播效用探析——以西南邊疆民族地區(qū)對東盟傳播為視角[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年S3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董天策;消費時代的中國傳媒文化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2 樊榮;語言推廣與文化融合問題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車博;黔東南苗族樂器制作技術傳承及影響因素探析[D];西南大學;2011年
2 欒暢;校園慘案中報復社會案件犯罪人犯罪心理分析[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3 黃蘭;苗族反排木鼓舞之教材初探[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4 劉建國;城市居民環(huán)境意識與環(huán)境行為關系研究[D];蘭州大學;2007年
5 師占成;“原生態(tài)民歌”與“新民歌”[D];四川大學;2007年
6 謝新;學校道德文化生成研究[D];青海師范大學;2009年
7 李海波;論紅色文化傳播的價值和策略[D];江西師范大學;2009年
8 張蕊;廣告信息符號建構的雙重傳譯[D];湖北工業(yè)大學;2009年
9 張梅芬;曲靖現(xiàn)代區(qū)域文化建設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7年
10 劉葉;民族健身操的創(chuàng)編理論與應用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羅麗娜;劉凱華;;中國民間舞蹈的現(xiàn)狀透視與傳承保護[J];電影評介;2007年09期
2 陳鳳珍;;壯族扁擔健身健美操的創(chuàng)編與教學可行性的研究[J];高教論壇;2007年06期
3 夏德康;新疆塔里木河變遷與水資源[J];干旱區(qū)資源與環(huán)境;1998年02期
4 黃澤;西南少數(shù)民族木鼓文化初探[J];貴州民族研究;1992年04期
5 黃澤桂;苗族反排木鼓舞生態(tài)調(diào)查研究[J];貴州民族研究;1995年02期
6 蔣浩;苗族鼓舞的形成及其藝術特征[J];經(jīng)紀人學報;2005年03期
7 斯欽朝克圖;生殖器名稱與自然崇拜──以蒙古語為例兼論北方諸民族語言與文化關系[J];民族研究;2000年02期
8 崔延虎;生態(tài)決策與新疆大開發(fā)[J];民族研究;2001年01期
9 陳林宜;民間舞蹈與民俗文化[J];沈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10 陳正府;;誰是反排木鼓舞的主人翁──從反排木鼓舞藝術的發(fā)展來看反排文化的主體性[J];原生態(tài)民族文化學刊;2009年03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陳丹邋成嘉廷;[N];貴州日報;2007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婁必剛;覃朝玲;;貴州苗族反排木鼓舞的傳承途徑研究[J];社科縱橫;2011年03期
2 萬丁,楊虹;反排木鼓舞[J];貴州文史叢刊;1999年05期
3 陳正府;;象征與闡釋:一種解讀反排木鼓舞文化隱喻的角度[J];民族藝術研究;2008年06期
4 余未人;;反排木鼓舞[J];當代貴州;2008年21期
5 劉柳;陳正府;;反排木鼓舞:從歷史記憶到文化表征[J];貴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6 蘇曉紅;;黔東南反排木鼓舞的文化傳承與發(fā)展路向[J];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2009年01期
7 陳正府;;誰是反排木鼓舞的主人翁──從反排木鼓舞藝術的發(fā)展來看反排文化的主體性[J];原生態(tài)民族文化學刊;2009年03期
8 阿土;;貴州省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木鼓舞(反排木鼓舞)[J];貴州民族研究;2010年05期
9 婁必剛;覃朝玲;;貴州苗族反排木鼓舞的傳承途徑研究[J];原生態(tài)民族文化學刊;2011年01期
10 向娟;;淺談苗族反排木鼓舞與民俗文化的聯(lián)系[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陳丹邋成嘉廷;反排木鼓舞成苗鄉(xiāng)耀眼品牌[N];貴州日報;2007年
2 燕寶;為“反排木鼓舞”正名[N];貴州民族報;2007年
3 貴州省黔東南州振華民族中學 吳巍 韓冬林;反排木鼓舞進入中學體育教學嘗試[N];貴州民族報;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郭茜;苗族反排木鼓舞的傳承研究[D];延邊大學;2012年
2 黃蘭;苗族反排木鼓舞之教材初探[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3 陳正府;反排“說”舞[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83820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dlw/838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