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初日本與中國現代舞啟蒙發(fā)展的歷史線索及比較
本文關鍵詞:20世紀初日本與中國現代舞啟蒙發(fā)展的歷史線索及比較
【摘要】:本文將1942年太平洋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作為20世紀上半葉日本和中國現代舞啟蒙結束的標志節(jié)點,回顧了20世紀初中日兩國現代舞的發(fā)展歷程,在此基礎上對中日兩國現代舞啟蒙歷程的差異和共性進行了分析。盡管中日兩國在現代舞的啟蒙道路上最終分道揚鑣,但在世界歷史的大背景下,中日兩國現代舞的發(fā)展脈絡并未偏離西學東漸的普遍規(guī)律——即文化融合的結果必然要符合時代背景下國家和社會的現實需求。
【作者單位】: 中央戲劇學院音樂劇系;
【關鍵詞】: 現代舞 啟蒙 石井漠 吳曉邦
【分類號】:J732.6
【正文快照】: 一、20世紀初日本現代舞的發(fā)展歷程20世紀初的日本,經過“明治維新”,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各領域的現代化進程中,全面超越其他亞洲國家。西洋舞蹈這種西方舞臺藝術的舶來品也隨著這股浪潮率先進入日本人的視野。1911年(即大正天皇登基前一年),日本修建了一座可容納1700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穎;;淺談色彩在舞蹈服裝中的應用[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7年09期
2 史晶歆;;中國舞劇身體語言的敘事初探[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3 周震;;淺談中國現當代舞劇發(fā)展借鑒中的文化自覺[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4 湯旭梅;;舞劇《雷和雨》對《雷雨》的解構與創(chuàng)生[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7年03期
5 應莉;;從舒巧舞劇看中國舞劇的文體獨立[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6 柳雅青;;論中國舞劇時空轉換的現代轉型[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7 袁藝;;談編導個人意識在舞劇改編中的藝術創(chuàng)作差異[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8 張建民;;從《紅船啟航》看中國舞劇創(chuàng)作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9 陶琳;;老莊美學與中國當代舞蹈的“舞動形態(tài)”[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10 徐俠;齊琦;;“紅舞”編創(chuàng)與教學研究[J];才智;2012年10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慕羽;改革開放后中國(內地)舞蹈創(chuàng)作與政治文化之關系,1979~2006[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7年
2 許薇;舞劇敘事性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8年
3 鄒之瑞;新中國芭蕾舞史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8年
4 江東;中國古典舞發(fā)展歷程之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8年
5 谷鵬;《白毛女》的傳播研究[D];蘇州大學;2009年
6 明文軍;從民間自然形態(tài)走向科學化傳承之自覺[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0年
7 陳由歆;話語權力的再生產[D];河南大學;2010年
8 孫士生;小說《紅嫂》及其跨媒介傳播研究[D];蘇州大學;2012年
9 郭懿;石夫改革開放初期舞劇音樂研究[D];中央音樂學院;2012年
10 袁昱;杜鳴心交響音樂創(chuàng)作研究[D];中央音樂學院;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吳s,
本文編號:76929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dlw/769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