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民族教坊舞表演類型及其傳承保存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8-15 05:35
本文關(guān)鍵詞:朝鮮民族教坊舞表演類型及其傳承保存研究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朝鮮民族 教坊舞 表演類型 傳承保存
【摘要】:歷史上承傳下來的朝鮮民族傳統(tǒng)舞蹈,大體可分為宮廷舞、宗教舞、教坊舞和民俗舞這四類,教坊舞作為其中的一支,又被稱為妓房舞,它起源發(fā)展于宮廷,后隨著從宮廷流出的官妓,再進入民間盛行在各地券番(妓生組合)。對教坊的表演類型與傳承保存進行分析和探究,不僅有利于該舞蹈的教學傳承,也有利于以該舞蹈為資源的編創(chuàng)應(yīng)用。
【作者單位】: 北京舞蹈學院中國民族民間舞系;
【關(guān)鍵詞】: 朝鮮民族 教坊舞 表演類型 傳承保存
【分類號】:J722.22
【正文快照】: 朝鮮民族教坊舞,可以理解為在教坊中由女弟子表演的舞蹈。教坊藝術(shù)最早出現(xiàn)于中國唐代,隨著文化的互動交流,在高麗時期傳入朝鮮半島。今天的教坊稱謂源于朝鮮時代的掌樂院,該院下屬左坊與右坊,左坊為雅樂,右坊為俗樂,主要承擔宮廷王室的各種宴席與祭禮中的歌舞活動。該機構(gòu)一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向開明;向楠;;朝鮮民族“袖”舞成因分析[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2 胡驍;;朝鮮民族傳統(tǒng)舞蹈《閑良舞》的人物形象分析[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12年04期
3 申浩,盛翠蘭;中國朝鮮民族與朝鮮半島民族音樂的比較[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2年06期
4 樸永光;朝鮮民族儒教儀式樂舞[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5 郭羅樂;;淺析朝鮮民族傳統(tǒng)舞蹈在藝術(shù)院校民間舞教學中的價值體現(xiàn)[J];品牌(理論月刊);2011年01期
6 韓賢杰;論朝鮮民族傳統(tǒng)舞蹈類型劃分與教材建構(gòu)的關(guān)系[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7 何濱;何以;;金達萊,靚麗的歌——說說里詠先生詠唱的延邊朝鮮族歌詞,兼談歌詞文藝的民族化[J];詞刊;2006年12期
8 姜蘭;;淺談朝鮮族民間舞蹈的特征[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1990年03期
9 ;[J];;年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李延紅;歌舞樂中奏短長[N];音樂周報;2007年
,本文編號:67652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dlw/676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