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滿漢文化交融下的喪葬舞蹈《擺字龍燈》
發(fā)布時間:2024-05-27 02:14
河北保定國家級"非遺"舞蹈《擺字龍燈》,是源于承德離宮的清音十番伴奏的宮廷龍舞形式,成型于清西陵守陵人為祭祀雍正帝而形成的祭典舞蹈形式,現(xiàn)今流行于河北易縣忠義村農(nóng)民們的節(jié)日性、民俗性舞蹈!稊[字龍燈》舞蹈的主體形態(tài)為龍,龍是中華民族固有的圖騰崇拜與精神象征,是漢族標志性的民間舞蹈種類,"擺字"之形式的記載則是來自于唐朝武則天命人擺形以彰顯功德,慶福祝壽,也是來源于大漢民族的文化影響。而"斷龍"謁陵則是在滿族特有喪葬文化影響和滿清陵寢文化制度中所形成的。由此可見,"非遺"舞蹈《擺字龍燈》孕育著漢族文化和滿族文化交融的內(nèi)在基因和滿漢一家親的文化寓意,從而形成現(xiàn)今所特有的舞蹈形態(tài)。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一、《擺字龍燈》中滿漢交融的歷史韻味
二、《擺字龍燈》中滿漢交融的形式變遷
(一)形態(tài)變遷:“斷龍”形式的形成
(二)功能轉(zhuǎn)型:“謁陵”祭典的節(jié)年祭祖
三、《擺字龍燈》的滿漢文化因子
(一)《擺字龍燈》中的漢族文化元素
(二)《擺字龍燈》中的滿族文化元素
1.《擺字龍燈》潛藏的喪葬文化觀念
2.《擺字龍燈》體現(xiàn)了滿清陵寢文化制度
結(jié)語
本文編號:3982628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一、《擺字龍燈》中滿漢交融的歷史韻味
二、《擺字龍燈》中滿漢交融的形式變遷
(一)形態(tài)變遷:“斷龍”形式的形成
(二)功能轉(zhuǎn)型:“謁陵”祭典的節(jié)年祭祖
三、《擺字龍燈》的滿漢文化因子
(一)《擺字龍燈》中的漢族文化元素
(二)《擺字龍燈》中的滿族文化元素
1.《擺字龍燈》潛藏的喪葬文化觀念
2.《擺字龍燈》體現(xiàn)了滿清陵寢文化制度
結(jié)語
本文編號:398262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dlw/398262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