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民間板龍藝術的文化特質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9-09-30 09:09
【摘要】:獨特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和社會文化發(fā)展面貌,使古徽州成為一個相異于他地的文化區(qū)域。民間板龍藝術是該區(qū)域的文化因子,既傳承了華夏“龍”文化的文脈,又有不少徽州地方特色的表現(xiàn)。本文從物質技術條件、視覺審美特征和文化生態(tài)淵源三方面分析徽州板龍的文化特質,旨在為保護和傳承該項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發(fā)揮作用。
【作者單位】: 安徽大學藝術學院;
本文編號:2544206
【作者單位】: 安徽大學藝術學院;
【相似文獻】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高培軍;段寶斌;;贛北民族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的保護與開發(fā)——以彭澤板龍為例[A];第九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4)[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蕭山記者站 方亮邋通訊員 王超;傳了千年的蕭山板龍如今“龍頭”難舞動[N];杭州日報;2008年
2 時招邋查本礎;高腔 板龍和竹編[N];九江日報;2007年
3 本報記者 楊哲華 徐曄 本報見習記者 鄭紅;文化共享促和諧[N];臺州日報;2012年
,本文編號:254420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dlw/2544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