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身韻教學在中國古典舞學科中功能與價值的再認識
[Abstract]: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ain and summarize the functions and values of Chinese classical dance discipline in the past 20 years, and to draw the conclusion that physical rhyme has the important value of training function, language function and expression function in classical dance discipline, and that body rhyme has the important value of training function, language function and expression function in classical dance discipline. And because of these functions, the subject of classical dance continues to develop and mature. At the same time, we also see that the rhyme needs to be improved, and hope that we can use this research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hyme teaching and Chinese classical dance discipline.
【作者單位】: 北京舞蹈學院
【分類號】:J722.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劉青弋;;關于中國古典舞的基本范疇與概念叢[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2 金浩;;論中國古典舞創(chuàng)作的“后身韻時段”[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玉能;席勒論戲劇的人類學功能[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06期
2 李偉民;;后經(jīng)典敘事中的黃梅戲:莎士比亞喜劇《無事生非》[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3 顧雪梅;;中國傳統(tǒng)戲劇藝術的價值分析[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7期
4 孟遠;;多重文化力量的融合與交鋒——歌劇《白毛女》誕生的文化語境[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5 紀平;熊柏軍;劉琪;;我國藝術體操運動員表現(xiàn)力風格的探尋[J];搏擊(體育論壇);2011年02期
6 楊鷗;論舞蹈學 專業(yè)特色的舞蹈技術課[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7 鄭璐;;中國古典舞本科教育課程結構研究初探[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7年03期
8 李杰明;;從戲曲之“雅俗共賞”談起——中國古典舞之核心參照系研究[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9 劉華;;關于普通高校舞蹈院系中國古典舞問題的思考[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10 李馨;;從“舞姿轉”的訓練談中國古典舞身韻動律[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傅謹;;東方藝術的身份確認——從梅蘭芳訪美切入[A];北京論壇(2005)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全球化視野中亞洲的機遇與發(fā)展:“大眾文化在亞洲:全球化、區(qū)域化和本土化”外國語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05年
2 朱文相;池浚;;京劇藝術的“三突出”[A];京劇的歷史、現(xiàn)狀與未來暨京劇學學科建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默瀚;新時期三十年中國戲劇理論流變論[D];上海戲劇學院;2010年
2 彭栓紅;元雜劇中的民俗文化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2年
3 孫淑芳;魯迅小說與戲劇[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4 楊毅;宗教與戲劇的文化交融[D];福建師范大學;2005年
5 顏全毅;清代京劇文學史[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6 陳剛;素樸與華麗:元明清戲曲美學風格嬗變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6年
7 毛忠;明代弋陽諸腔與民間文化[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7年
8 孫紅俠;二人轉戲俗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7年
9 陳彩玲;現(xiàn)代語境中的歷史劇創(chuàng)作[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7年
10 徐蔚;男旦:性別反串[D];廈門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湯其林;普通高校公共舞蹈課“2+3”立體教學模式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2 張婧;舞蹈教學語言藝術探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3 曹新玲;民國時期開封劇場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4 馬嘯;“單元式”民族民間舞蹈教學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5 彭嬋;中國古典舞計算機輔助教學系統(tǒng)的開發(fā)[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6 穆德慧;試論戲曲舞臺藝術的抒情性特征[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1年
7 周懿;戲曲動畫的特征及傳播途徑研究[D];中國美術學院;2011年
8 丁莉;試析“禮樂”思想在中國舞蹈作品中的體現(xiàn)[D];延邊大學;2011年
9 溫群荻;寧都民間戲班探究[D];贛南師范學院;2010年
10 洪斌;視角和聲音轉變對文本情感建構的影響[D];浙江師范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江靖弋;動作解構之于中國舞編導的功能[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呂藝生;試論中國古典舞的審美蛻變──兼評“古典舞身韻”[J];舞蹈;1994年03期
2 宋曉妍;;淺談中國古典舞身韻教學[J];教育前沿;2006年04期
3 寧丹;;淺析中國古典舞“身韻”的表現(xiàn)風格[J];中國校外教育;2011年07期
4 劉柳;“身韻”在當代中國古典舞建構中的作用[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5 曾明慧;;中國古典舞身韻組合研究[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0年03期
6 鄔偉;;淺論中國古典舞身韻在舞蹈教學中的作用[J];藝術教育;2010年10期
7 史佳琪;;淺談中國古典舞“身韻”形、神、勁、律[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8年23期
8 劉自國;;談談中國古典舞基礎的“凈化”問題[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8年S1期
9 王彤彤;;中國古典舞中的身韻研究[J];大舞臺;2010年10期
10 孫漢明;太極與中國古典舞身韻[J];舞蹈;1997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高善芬;雷詠時;周繼和;曾德濤;;中國古典舞基本功“元寶跳”技術動作生物力學分析[A];第十四屆全國運動生物力學學術交流大會論文集[C];2010年
2 王德福;;葉爾姆斯列夫的語言功能理論[A];語言學新思維[C];2004年
3 諸葛啟釧;李建策;潘進錢;黎金林;葉盛;張宇;吳近森;鐘鳴;鄭偉明;瞿宣興;;運動和語言功能核磁共振在顯微手術中的應用[A];首屆全國功能神經(jīng)影像學和神經(jīng)信息學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3年
4 楊明琪;王碩;張巖;王嶸;趙元立;張東;徐瓏;趙繼宗;王波;卓彥;陳琳;;功能磁共振神經(jīng)導航在定位和保護語言功能的應用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神經(jīng)外科學分會第九次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5 王飛;陳曉雷;趙巖;孫國臣;王宇博;宋志軍;許百男;;術中磁共振和功能神經(jīng)導航在語言功能區(qū)病變手術中的應用[A];中華醫(yī)學會神經(jīng)外科學分會第九次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6 宋蓮淑;時麗甫;胡俊雅;;全程清醒阻滯麻醉下切除語言功能區(qū)膠質瘤的圍手術期護理[A];中華護理學會2009全國外科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7 江濤;張忠;王忠誠;;喚醒麻醉下術中皮質電刺激指導語言功能區(qū)膠質瘤的手術治療[A];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神經(jīng)外科醫(yī)師分會首屆全國代表大會論文匯編[C];2005年
8 陳卓銘;陳艷;陳善成;殷萬春;王紅;費建林;鄺志強;;高壓氧治療對失語癥語言功能的影響研究[A];第九次全國神經(jīng)病學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6年
9 尹建忠;薛永剛;林鵬;翁旭初;祁吉;;喉癌術后病人發(fā)聲重建中語言功能腦區(qū)的fMRI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三屆全國放射學大會論文匯編(上冊)[C];2006年
10 徐潔;;言語行為理論與系統(tǒng)功能語法在外語教學中的應用[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6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李林;唐滿城與中國古典舞[N];光明日報;2005年
2 趙林春;扎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N];中國文化報;2009年
3 王棟邋胡文婷;中國古典舞身韻教學法解析[N];中國藝術報;2007年
4 本報記者 魯娜;看中國古典舞的藝術魅力[N];中國文化報;2010年
5 山西藝術職業(yè)學院舞蹈系主任 趙林春;研究和探索身韻教育的奧秘[N];山西日報;2009年
6 本報實習記者 王立元;《木蘭》:創(chuàng)新演繹中國古典舞[N];中國文化報;2010年
7 薛偉;傳承創(chuàng)新陶冶心靈[N];安徽日報;2005年
8 卿青;起舞婆娑叩問生命[N];北京日報;2009年
9 本報記者 李穎;專家盛贊《水月洛神》[N];鄭州日報;2011年
10 孫茜;高端對話 學科互動 共探中國古典舞發(fā)展之途[N];中國藝術報;2007年
,本文編號:245405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dlw/2454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