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圖騰與“S”隊形的衍生——天水地區(qū)秦安羊皮鼓舞隊形的文化研究
[Abstract]:Almost every of the 56 ethnic groups in China has its own unique drum culture. Wherever the Chinese land goes, as long as there are drums, there are dancing figure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study of lamb skin drum ritual dance in Qinan County, Tianshui region, Gansu Province, and takes the "S" shape, which is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of it, as the object of study to reveal its origin with the local Fuxi culture.
【作者單位】: 甘肅省西北師范大學敦煌藝術(shù)學院舞蹈系
【分類號】:J722.22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繼生,雷軍蓉;舞龍運動發(fā)展與前瞻[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3年05期
2 張星德;中國龍的歷史文化學闡述[J];北方文物;2003年03期
3 陸思賢;在“長江文化”中見到的“漁獵文明”的曙光[J];東南文化;1993年03期
4 周新華;“魚藻紋盆”芻議[J];東南文化;1994年01期
5 向麗;審美制度:日常生活的講述者——以廣西那坡縣黑衣壯為例[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6 何努;鳥街魚圖案的轉(zhuǎn)生巫術(shù)含意探討[J];江漢考古;1997年03期
7 劉曄;“佛舞一體”——談小乘佛教在傣族民間舞蹈中的體現(xiàn)[J];美與時代;2005年10期
8 高福進;太陽神及其形象——日神信仰歷程的初始階段探析[J];青海社會科學;1995年04期
9 周向永;夫余名義考釋[J];社會科學戰(zhàn)線;1996年01期
10 邵學海;;楚文化研究的歷史學考察——以楚文化現(xiàn)代價值研究為中心[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06年06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2條
1 潛明茲;;從薩滿教神話窺其生命觀[A];薩滿文化辯證——國際薩滿學會第七次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C];2004年
2 王劍芳;;淺談上黨賽社面具藝術(shù)風格[A];山西長治賽社與樂戶文化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皇甫曉濤;文化復興與比較文學研究——中國文學的再闡釋與現(xiàn)代文化的重構(gòu)[D];四川大學;2003年
2 申卉芪;論苗族傳統(tǒng)服飾圖案的現(xiàn)代應用[D];中央民族大學;2005年
3 張繼軍;先秦道德變遷論[D];黑龍江大學;2006年
4 羅斌;假面陰陽—安徽貴池儺舞的田野考察與研究[D];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2007年
5 慕羽;改革開放后中國(內(nèi)地)舞蹈創(chuàng)作與政治文化之關(guān)系,1979~2006[D];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2007年
6 潘麗;花鼓燈的現(xiàn)時調(diào)查與保護的思考[D];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2007年
7 王光華;簡帛禁忌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8 許薇;舞劇敘事性研究[D];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2008年
9 汪田明;中國龍的圖像研究[D];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2008年
10 段妃;新中國第一代舞蹈表演藝術(shù)家個案研究及對舞蹈表演訓練的探索[D];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員雪梅;三門峽市虢國墓地出土玉器考釋[D];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03年
2 李凡;中國建筑環(huán)境設計中的文化心理制約—論沖射觀念的意義整合與誤用[D];天津大學;2004年
3 沈越;我國高校體育教育專業(yè)開設舞蹈藝術(shù)課程的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4 吳莉萍;中國古典園林的濫觴[D];天津大學;2003年
5 柳銀珠;中、韓佛教儀式舞蹈比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5年
6 劉麗;“學院派”東北秧歌之文化形態(tài)研究[D];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2005年
7 白春霞;戰(zhàn)國秦漢時期龍蛇信仰的比較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5年
8 崔家田;從“無序”到“有規(guī)”[D];蘇州大學;2005年
9 雷娟;山西平定縣“武迓鼓”的田野調(diào)查與研究[D];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2006年
10 趙鴻灝;地域文化對當代中國建筑創(chuàng)作的影響[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6條
1 本報記者 姬旺芳 通訊員 王雙榮;創(chuàng)精品 結(jié)碩果 譜新曲[N];天水日報;2008年
2 本報記者 姬旺芳;枝繁葉茂碩果飄香[N];天水日報;2008年
3 陳曉明;武山旋鼓:由民間藝術(shù)向文化產(chǎn)業(yè)的嬗變[N];天水日報;2006年
4 姬旺芳;往昔歲月崢嶸 今朝新姿凸顯[N];天水日報;2008年
5 姬旺芳;驚濤掠過自成峰[N];天水日報;2008年
6 游上;絕代琵琶的千年傳奇[N];成都日報;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鄧茹;漢中勉縣社火[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30649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dlw/2306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