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風雅舞育新苗──記北京舞院附中畢業(yè)演出
[Abstract]:Folk style, elegant dance, nurturing new seedlings At that time and passionate, sometimes beautiful implicit feelings, can make you calm, indifferent state of mind, suddenly become agitated. When the curtain falls, hold your hand.
【分類號】:J792.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資華筠;關于強化舞蹈版權意識的思考[J];舞蹈;2002年05期
2 劉繼蘭;;舞蹈怎樣欣賞與評價[J];戲劇文學;2003年12期
3 劉金吾 ,聶乾先;40年舞蹈藝術之路[J];民族藝術研究;1989年S1期
4 王思民;野卉山花色正艷──布依族舞蹈《穿胸官》簡介[J];民族藝術;1994年02期
5 韓燕平;尼泊爾的音樂和舞蹈[J];中國音樂;1994年03期
6 劉秀鄉(xiāng);文獻資料對當代舞蹈發(fā)展的重要作用[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1994年01期
7 嬴楓;吳曉邦舞蹈生涯及其新舞蹈教育學派[下][J];新文化史料;1995年02期
8 邢浪平;談《女祭》和《舞蹈與觀眾》[J];舞蹈;1996年03期
9 邢曉瑜;英雄出少年,嶄然見頭角──四川省青年歌舞團舞蹈專場首演追記[J];舞蹈;1996年06期
10 周怡;原始美術與原始舞蹈[J];齊魯藝苑;1996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穆蘭;;校園舞蹈——一股強勁的舞風[A];高等黨校藝術教育理論研究與實踐[C];2002年
2 楊昌國;;工具·藝術:苗族舞蹈走向生活[A];苗學研究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89年
3 陳夢影;;邁向21世紀的舞蹈教育[A];高等黨校藝術教育理論研究與實踐[C];2002年
4 楊全忠;楊忠信;;淺談威寧苗族蘆笙舞蹈[A];苗學研究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89年
5 袁玉珍;;緊緊抓住民族民間文化精髓不放——兼談舞蹈《苗女嬉炊》的編創(chuàng)意圖[A];荊楚文化與民俗論叢——1997—2001湖北省群眾文化獲獎論文匯編[C];2001年
6 羅春蕙;;對改制后幼兒師范舞蹈教育教學的思考[A];高等學校藝術教育研究[C];2003年
7 周瀅;;舞蹈伴奏之我見[A];高等學校藝術教育研究[C];2003年
8 朱立新;;試論舞蹈教學中音樂的特殊作用[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音樂專輯)[C];2006年
9 王構;;“天魔”舞的傳播及淵源[A];蒙古史研究(第八輯)[C];2005年
10 周曉燕;;青銅時代——樂舞的神化與人文啟蒙[A];高等黨校藝術教育理論研究與實踐[C];200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李曉林;永不枯竭的生活[N];中國文化報;2000年
2 駐廣東記者 于萬東;廣東舞蹈的三個“十分之一”[N];中國文化報;2001年
3 ;來,與墨西哥一起跳舞吧[N];中國文化報;2003年
4 本報記者 張林;消失的東嘎舞步[N];甘孜日報(漢文);2006年
5 顏慧;讓愛恨在死亡和舞蹈中完結[N];文藝報;2004年
6 駐四川記者 干德明;四川舞蹈大賽舞出新天地[N];中國文化報;2000年
7 駐四川記者 干德明;項目選手都增加[N];中國文化報;2003年
8 ;來自伏爾加河的舞蹈旋風[N];中國文化報;2003年
9 本報記者 李文健;翩翩起舞競風流[N];西藏日報;2004年
10 記者 徐晉;專家評點中國音樂舞蹈現狀[N];中國文化報;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馮雙白;青海藏傳佛教寺院羌姆舞蹈和民間祭禮舞蹈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3年
2 樸永光;四川涼山彝族傳統(tǒng)舞蹈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3年
3 袁禾;論中國宮廷舞蹈[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0年
4 史紅;新時期舞蹈審美創(chuàng)造芻議[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3年
5 張曉東;試論身體與運動的藝術關系[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3年
6 李廷海;社會文化變遷與中國民族舞蹈藝術教育創(chuàng)新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胡繼芳;古代華南少數民族的舞蹈與社會生活[D];暨南大學;2002年
2 孫倩;中國古代舞蹈藝術發(fā)展史中的重要階段——漢魏六朝時期樂舞探微[D];鄭州大學;2004年
3 李睿;多梅尼科·斯卡拉蒂作品中的意大利風格[D];山東師范大學;2004年
4 李小兵;永新盾牌舞音樂文化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5 劉佳家;坳瑤傳統(tǒng)黃泥鼓舞蹈文化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07年
6 王玲;大學音樂教育資源的社會服務功能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7 強妮娜;英國音樂劇《貓》的分析與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08年
8 于曉晶;泰國傳統(tǒng)音樂文化的教學[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9 葉婭丹;中國秧歌的社會功能研究與地方健身秧歌的創(chuàng)作構想[D];福建師范大學;2008年
10 姚佩嬋;廣東小金口麒麟舞的田野調查與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9年
本文編號:227616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dlw/2276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