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民族”的名義──由尼日利亞民間舞團訪華演出想到的
[Abstract]: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tradition and culture is a problem I have been thinking about for a long time. From my experience and experience, I feel that a family, a country, a group, a people, if they can cherish and respect their own cultural traditions, and use this as a prerequisite to expand inter-ethnic exchanges, often can get mutual respect for each other. Of course, everyone as an individual, will have their own not.
【分類號】:J794.374
【相似文獻(xiàn)】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于平;;民族認(rèn)同格局與舞蹈認(rèn)知中介——關(guān)于“民間舞生命力之所在”的思考[J];民族藝術(shù);1987年03期
2 張富秦;談民間舞蹈教學(xué)[J];吉林藝術(shù)學(xué)院學(xué)報;1988年S1期
3 殷亞昭;民間舞的舞蹈精神[J];藝術(shù)百家;1990年01期
4 ;友好往來[J];中外文化交流;1992年01期
5 潘志濤;承前啟后,繼往開來[J];北京舞蹈學(xué)院學(xué)報;1992年02期
6 資華筠;東瀛舞鳳仙——日本鳳仙功舞踴訪華演出述評[J];文藝?yán)碚撆c批評;1993年06期
7 ;美術(shù)與攝影[J];中外文化交流;1993年05期
8 范曉航;藝術(shù)大師與文化使者[J];中外文化交流;1994年04期
9 賀敬之;訪日雜詠(上)[J];中外文化交流;1994年05期
10 許良華;福建民間舞蹈的地域特點輿時代精神[J];福建藝術(shù);1994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陳亞顰;;西雙版納傣族民間舞在旅游消費中的重構(gòu)特征[A];中國地理學(xué)會2006年學(xué)術(shù)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吳名輝 陳小茹;陳翹的情感與藝術(shù)[N];中國文化報;2000年
2 劉煉;新世紀(jì)的舞蹈演員什么樣[N];吉林日報;2000年
3 羅辛;既是民族的 又是世界的[N];文藝報;2000年
4 羅辛;姑且稱之為“新芭蕾”[N];文藝報;2000年
5 葛樹蓉;傣族舞蹈雄踞中國舞壇的啟示[N];云南日報;2000年
6 ;“平四王子”楊藝舞進(jìn)人民大會堂“和平之夜”[N];北京日報;2001年
7 車鐵范;朝鮮族的民間舞蹈[N];中國檔案報;2001年
8 彭萬榮;余笑予與“導(dǎo)演中心”[N];中國文化報;2001年
9 劉穎;生命的釋放[N];中國文化報;2001年
10 冰迅;在高雅和通俗間制造巔峰[N];中國文化報;2001年
本文編號:21874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dlw/2187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