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現(xiàn)代舞動作構(gòu)成中的表意特征
[Abstract]:Modern dance advocates that the metaphorical function of body language should be fully played in the process of expressing meaning,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ignifier and signifier in dance vocabulary should be reconstructed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restriction, thus forming a new set of functions. More expressive dance action language system.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novation and breakthrough of modern dance in the direction of "metaphor" and "metaphorical inner view" in the movement constitution from two aspects of dimensional space and action subject. And its irreplaceable role in the transmission of ideas.
【作者單位】: 南京藝術(shù)學院舞蹈學院;
【基金】:南京藝術(shù)學院校級研究課題《全球化語境下中國現(xiàn)代舞的創(chuàng)作與表達方式研究》階段性成果之一
【分類號】:J722.6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河寧;;組織意象圖式中的組織傳播隱喻[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2 蔣道華;英漢隱喻語用操作對比研究[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5期
3 任風雷;;隱喻意識,隱喻能力和二語習得[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年04期
4 朱曉紅;從認知角度看“上”和“下”的方位性隱喻[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5 袁海霞;;從方位詞“內(nèi)”、“外”探討親屬稱謂的空間隱喻[J];安康師專學報;2006年05期
6 賈玉娟;英漢概念隱喻的相似性與相悖性[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7 宇杰;歷史之謎:從一種假說到科學的嬗變——兼談維科對馬克思的影響[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S1期
8 朱德發(fā),溫奉橋;非理性視野中的現(xiàn)代中國文學[J];北方論叢;2003年04期
9 于沛;對近代大國崛起的文化思考[J];北方論叢;2005年01期
10 張京菁;隱喻在詞匯系統(tǒng)發(fā)展中的作用[J];北京市經(jīng)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7條
1 袁娟;;隱喻認知推理機制的受制變量研究[A];重慶工程圖學學會第十四屆圖學研討會交流暨第二屆CAD應用、CAI軟件演示交流大會論文集[C];2004年
2 邱凱端;;英漢廣告語言特性與廣告圖文隱喻初探[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5年年會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3 莊麗媚;;當代語言哲學的隱喻研究及其意義[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5年年會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4 孫芳琴;;中西修辭語用中的飲食文化探析[A];貴州省翻譯工作者協(xié)會第6屆會員代表大會暨2007年翻譯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7年
5 吳校華;;漢語象聲詞理據(jù)初探[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6 蔡若蓮;;中國人倫關(guān)系的構(gòu)建——《詩經(jīng)》中禽鳥意象的探討[A];第七屆《詩經(jīng)》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一)[C];2006年
7 楊春時;;中西主體間性美學的互補:審美同情說與審美理解說[A];美學、文藝學基本理論建設全國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
本文編號:215548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dlw/2155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