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湖南傳統(tǒng)儀式“哭嫁”的舞蹈編創(chuàng)
本文選題:湖南傳統(tǒng)儀式 + 哭嫁。 參考:《北京舞蹈學院》2016年碩士論文
【摘要】:本論文研究的是湖南傳統(tǒng)儀式“哭嫁”的舞蹈編創(chuàng),其目的是把湖南傳統(tǒng)儀式“哭嫁”中的精華部分植入到舞蹈中,經過舞蹈藝術的加工和創(chuàng)造,使舞蹈作品在極具觀賞性的同時突顯出湖南傳統(tǒng)儀式感。論文從以下幾個部分進行闡述:1、緒論;闡述選擇湖南傳統(tǒng)儀式“哭嫁”為研究對象的原因、背景,以及研究的方法和所要解決的難點、問題。2、介紹湖南土家族傳統(tǒng)婚俗“哭嫁”儀式的特點、人物、地域、服飾。3、在作品《跳小鬼》中以舞蹈道具編舞,其中包括民族道具和環(huán)境道具。4、在作品《跳小鬼》中以舞蹈動作編舞,其中包括動作編舞、動勢編舞。通過對湖南土家族傳統(tǒng)儀式“哭嫁”的研究分析和對實踐作品《跳小鬼》的編創(chuàng),找到傳統(tǒng)儀式與舞蹈之間的藝術聯系,運用湖南傳統(tǒng)儀式中的形式、特點,以現代性的編舞方式進行編創(chuàng),這或許能為舞蹈編導提供一個創(chuàng)作思路。
[Abstract]: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ut the essence of Hunan traditional ritual "crying and marrying" into the dance, which is processed and created by dance art. Dance works in a highly appreciative while highlighting the traditional sense of ceremony in Hunan.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following parts: 1, introduction, the reasons, background, methods and difficulties of choosing Hunan traditional ritual "crying and marrying" as the object of study, Question No. 2, introduc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ditional marriage custom of Tujia nationality in Hunan "crying and marrying" ceremony, characters, region, dress. 3, choreographed with dance props in the works "Imp Dance", These include folk props and environmental props. 4, choreographed by dance movements, including action choreographers and dynamic choreographers. Through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the traditional ritual of Tujia nationality in Hunan Province "crying and marrying" and the compilation of the practical work "little dance", this paper finds out the artistic connection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ritual and dance, and applies the form and characteristics of Hunan traditional ritual. The creation of modern choreography may provide a creative idea for choreographers.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舞蹈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J70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祝紅;;舞蹈與戲劇的一次親密接觸[J];舞蹈;2003年01期
2 賈琳;淺談舞蹈的速度[J];美與時代;2004年07期
3 劉春;數字化舞蹈[J];藝術評論;2004年05期
4 賈琳;舞蹈與音樂的互動[J];美與時代;2004年10期
5 ;北京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 舞蹈學學科建設[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6 郭勇健;;論“舞蹈是藝術之母”[J];藝苑;2005年04期
7 ;充分發(fā)揮歌舞之鄉(xiāng)優(yōu)勢 構建新疆舞蹈教研新風貌[J];新疆藝術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8 車延芬;;揭秘“舞蹈人類學”——讀《人類學與人體運動:舞蹈的研究》[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9 孟堯;張銳;;2008年首屆全國舞蹈科學學術研討會綜述[J];吉林藝術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10 于平;;面對詰難的舞蹈批評[J];舞蹈;2008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劉亞娟;;后奧運時代下體育院校舞蹈類專業(yè)的定位與責任[A];全民健身科學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2 柴亞萍;;讓舞蹈為孩子們帶來快樂[A];中國新時期思想理論寶庫——第三屆中國杰出管理者年會成果匯編[C];2007年
3 馬文靜;張麟;;美在真實 貴在獨特:少數民族傳統(tǒng)舞蹈的舞臺魅力[A];民族文化與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研究論叢(第三輯)[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陳莉萍 浙江省平陽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藝術創(chuàng)作室,副研究館員;淺談社會舞蹈的“社會性”特征及發(fā)展現狀[N];音樂生活報;2011年
2 著名舞蹈家 北京舞蹈學院教授 呂藝生;舞蹈是跳出來的不是理論出來的[N];中國藝術報;2012年
3 汪建根;專家:舞蹈普及教育需要“正名”[N];中國文化報;2007年
4 汪建根;舞蹈普及教育的喜與憂[N];中國文化報;2007年
5 車延芬;筆耕不止 再譜新聲[N];中國藝術報;2007年
6 于平;舞蹈書寫的軌跡[N];中國藝術報;2008年
7 黃際影;一次與年輕舞蹈學子的談話[N];中國藝術報;2008年
8 ;舞蹈學系:舞苑基石 桃李芬芳[N];中國文化報;2004年
9 張素琴 劉建;“舞蹈”與“舞蹈學”[N];中國藝術報;2011年
10 中國舞蹈家協會;舞蹈步入了波瀾壯闊的歷史時期[N];中國藝術報;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徐頏;“凝視”與“超越凝視”[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2年
2 劉漫;唱曲舞蹈考略[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2年
3 王昕;功修、祭儀、節(jié)慶中旋跳的舞蹈[D];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
4 閆晶;舞蹈中共享的身體印跡—云南蘭坪雜居民族的圈舞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5年
5 張曉東;試論身體與運動的藝術關系[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曹文利;中專舞蹈教學中舞蹈表現力的培養(yǎng)初探[D];西北師范大學;2006年
2 李響;舞蹈傳播方式分析與比較研究[D];延邊大學;2011年
3 張晶晶;律動教學與舞蹈啟蒙教育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5年
4 潘陽;舞蹈的多媒體呈現方式探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5年
5 陳s,
本文編號:203464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dlw/2034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