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析《長白瀑布》
本文選題:傳統(tǒng)舞蹈 + 朝鮮族舞蹈 ; 參考:《舞蹈》1995年06期
【摘要】:小析《長白瀑布》李愛順雄偉的長白山、安詳?shù)奶斓、狂暴般的瀑布給編導以靈感,也激起了編導對生活的敏感與超越以得心靈的冥思和拓展。編導向開明──以情去全身心地擁抱那塊土地、那里的生活以及朝鮮族舞蹈世界,沒有編導對朝鮮民族傳統(tǒng)舞蹈濃厚風格的喜愛和表現(xiàn)力的發(fā)...
[Abstract]:The Great White Mountain , the quiet world , and the violent waterfall give inspiration to life and the meditation and expansion of life . It also provokes the meditation and expansion of life . It is directed to the enlightened - to embrace the land with love and soul , where life and the Korean dance world do not have a strong preference for the traditional dance of the Korean nationality and the power of expressive force .
【分類號】:J7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高紅女;;舞巫的世界——金梅子“創(chuàng)舞會”國家大劇院公演記[J];舞蹈;2010年02期
2 薛月霞;;中國古典舞蹈作品欣賞[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1年10期
3 金千興;奚治茹;;金千興《心韶金千興舞樂七十年》節(jié)選[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4 馬蓮;;古典舞和戲曲舞蹈異同探[J];四川戲劇;2011年04期
5 邱翔;;淺析飛天舞的表現(xiàn)特色[J];大眾文藝;2011年11期
6 侯慶琦;;試解讀大型原創(chuàng)民族舞劇《紅樓夢》的藝術(shù)風格[J];美與時代(下);2011年07期
7 陳潔;;從漢代“百戲”看雜技對舞蹈的影響[J];蘭臺世界;2011年17期
8 張麗華;;舞蹈教學方法探討[J];才智;2011年16期
9 彭蔚;;普通高校本土民間舞蹈教學再思考[J];舞蹈;2010年04期
10 劉青弋;;堪寧漢:追問舞蹈和世界的本相(下)[J];舞蹈;2010年1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5條
1 李其木格;;“蒙古舞傳統(tǒng)舞蹈實驗教學”終期實驗報告[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內(nèi)蒙古卷)[C];2010年
2 李其木格;;2007年下半年“蒙古族傳統(tǒng)舞蹈實驗教學研究”計劃[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內(nèi)蒙古卷)[C];2010年
3 李其木格;麥麗素;賽音其木格;;《蒙古族傳統(tǒng)舞蹈教學實踐研究》階段性總結(jié) 2007年9月——12月[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內(nèi)蒙古卷)[C];2010年
4 李其木格;麥麗素;賽音其木格;;《蒙古族傳統(tǒng)舞蹈教學實踐研究》階段性總結(jié) 2008年3月——12月[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內(nèi)蒙古卷)[C];2010年
5 游惠海;;序[A];中國少年兒童舞蹈論文比賽獲獎作品集[C];2005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李艷紅 記者 齊展;“長白神韻”走進遼源[N];吉林日報;2011年
2 姜學軍;盛世歡歌 舞動長白[N];中國文化報;2011年
3 本報記者 朱怡;《長白神韻》帶來持續(xù)精彩[N];長春日報;2010年
4 整理 王興隆 孟凌云;繪長白畫卷 展吉林風采[N];光明日報;2011年
5 周靜;賽事規(guī)則要求選手賽舞蹈比學問[N];貴州日報;2007年
6 肖南;彝族傳統(tǒng)舞蹈特色解析[N];云南日報;2002年
7 記者 呂曉揚 實習生 陳素瀚;文化盛宴演繹親密情誼[N];潮州日報;2007年
8 劉敏君;舞蹈 讓民眾品嘗遺產(chǎn)保護的甘甜[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6年
9 崔寅;文化交流的魅力[N];人民日報;2007年
10 朱紅;漢代玉舞人和舞蹈[N];中國文化報;2006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樸永光;四川涼山彝族傳統(tǒng)舞蹈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3年
2 韓瑾;當代中國古典舞教學體系的構(gòu)建與發(fā)展[D];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2006年
3 許銳;傳承與變異 互動與創(chuàng)新[D];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2006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莎莎;傣族孔雀舞的傳承與變異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2 裴亞建;論舞蹈教學中民間舞蹈的“風格性”[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3 耿君;當代中國古典舞的劇目分析與探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4 趙晶晶;韓國傳統(tǒng)音樂文化與教學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7年
5 王英楣;寧夏涇源回族“踏腳”的考察與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6 安曉春;滿族“東海莽式”分析及教材建構(gòu)[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7 樸正花;延邊安圖縣新村農(nóng)樂舞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8 王童;儺舞的形成、儺文化特征與歷史價值[D];陜西師范大學;2008年
9 許恩;吳地舞蹈文化源流研究[D];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2006年
10 趙克軍;古龜茲舞蹈試探[D];中央民族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02674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dlw/2026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