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路上的現(xiàn)代舞者——贊曹誠淵先生
本文選題:現(xiàn)代舞 + 中國現(xiàn)代藝術(shù); 參考:《舞蹈》1997年06期
【摘要】:回歸路上的現(xiàn)代舞者——贊曹誠淵先生楊美琦李軍環(huán)雖然整整過去五年了,曹誠淵先生對于那一天仍然記憶猶新。1992年的6月,他從廣東現(xiàn)代舞團團長楊美琦手中接過了任職廣東現(xiàn)代舞團藝術(shù)指導(dǎo)的聘書,正式成為廣東現(xiàn)代舞團的一員。這一天,,也同時標志著曹誠淵先生在中國...
[Abstract]:The modern dancer on the way back to the motherland-praise Mr. Cao Chengyuan, Yang Mei-qi, Li Junhuan, though for the past five years, Mr. Cao Chengyuan still remembers that day. June, 1992. Yang Meiqi, head of Guangdong Modern Dance Troupe, took over the offer of art director of Guangdong Modern Dance Troupe and became a member of Guangdong Modern Dance Troupe. This day, also marks Mr. Cao Chengyuan in China at the same time.
【分類號】:J711.1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約瑟夫·馮·斯登堡 ,方舟;電影表演和舞臺表演[J];世界電影;1980年01期
2 亞歷山大·諾克斯 ,一匡 ,辛雨;進行表演和保持本色[J];世界電影;1980年01期
3 謝·格拉西莫夫 ,馮由禮;導(dǎo)演處理演員的工作[J];世界電影;1980年01期
4 馮健男;逼真與認真[J];文藝研究;1980年04期
5 新鳳霞;跟青年演員談?wù)勓輵蚪?jīng)驗[J];戲曲藝術(shù);1980年01期
6 蘇移;京劇簡史(連載)[J];戲曲藝術(shù);1980年03期
7 趙自鐸;關(guān)于民族民間舞蹈演員的專業(yè)培訓問題[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02期
8 祁淵;要有正確的評論態(tài)度——對《早春的寒潮》一文的商榷[J];人民音樂;1980年01期
9 俊蘭;河北省民間歌舞業(yè)余演出隊在京演出[J];人民音樂;1980年01期
10 敏紅;小議“掌聲”[J];人民音樂;1980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鄭衛(wèi)莉;;走進水水[A];我的角色與我們的劇團——第六屆電影表演藝術(shù)學會獎文集[C];1997年
2 黃素影;;試論劇本是演員創(chuàng)作角色的依據(jù)[A];我的角色與我們的劇團——第六屆電影表演藝術(shù)學會獎文集[C];1997年
3 寧靜;;我的電影表演創(chuàng)作[A];我的角色與我們的劇團——第六屆電影表演藝術(shù)學會獎文集[C];1997年
4 張瑞芳;;兩代青年演員的對話[A];我的角色與我們的劇團——第六屆電影表演藝術(shù)學會獎文集[C];1997年
5 徐如中;;寧靜——明星加演員[A];我的角色與我們的劇團——第六屆電影表演藝術(shù)學會獎文集[C];1997年
6 ;改革的現(xiàn)狀(長影)[A];我的角色與我們的劇團——第六屆電影表演藝術(shù)學會獎文集[C];1997年
7 ;第六屆電影表演藝術(shù)學會獎獲獎演員名單[A];我的角色與我們的劇團——第六屆電影表演藝術(shù)學會獎文集[C];1997年
8 ;第六屆電影表演藝術(shù)學會獎獲獎演員介紹[A];我的角色與我們的劇團——第六屆電影表演藝術(shù)學會獎文集[C];1997年
9 佟瑞欣;;從瑣碎到完整[A];新世紀電影表演論壇(上)——第七屆“電影表演藝術(shù)學會獎”文集[C];1999年
10 契·那日圖;;我演札木合的體會[A];新世紀電影表演論壇(上)——第七屆“電影表演藝術(shù)學會獎”文集[C];1999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鳴戈;面向市場的全新藝術(shù)教育基地[N];中國文化報;2000年
2 詠為;自由自在現(xiàn)代舞[N];吉林日報;2000年
3 記者 任維東;深圳市文化建設(shè)精品迭出 局面喜人[N];人民日報;2000年
4 李開方;舞蹈的希望[N];陜西日報;2000年
5 本報記者 高小立;奔走在人類精神的荒原[N];文藝報;2000年
6 羅辛;姑且稱之為“新芭蕾”[N];文藝報;2000年
7 楊少莆;20世紀芭蕾的三大變化[N];中國文化報;2001年
8 邊人;小劇場銘[N];中國文化報;2001年
9 本報特派記者 趙忱;柏林鼓蕩“中國風”[N];中國文化報;2001年
10 杜佐祥;舞出中國風 揚起民族情[N];中國文化報;2001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范麗敏;清代北京劇壇花、雅之盛衰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2年
2 白秀芹;迎神賽社與民間演劇[D];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2004年
3 錢久元;海派京劇初探[D];上海戲劇學院;2004年
4 陳建華;元雜劇批評史論——古代部分[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5 赫廣霖;戲曲與儒學[D];山東大學;2005年
6 盧煒;從辯證到綜合[D];蘇州大學;2006年
7 陳國華;二十世紀豫劇藝術(shù)改革發(fā)展研究[D];上海戲劇學院;2006年
8 李傳華;社會表演學視野下電視劇中法律工作者的表演[D];上海戲劇學院;2006年
9 李濤;大眾文化語境下的上海職業(yè)話。1937—1945)[D];上海戲劇學院;2006年
10 劉慶;上;稣揫D];上海戲劇學院;2006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姜濤;論新時期小劇場戲劇的觀演關(guān)系[D];上海戲劇學院;2000年
2 趙靖夏;焰火、涅盤與自由戲劇觀[D];上海戲劇學院;2001年
3 徐國峰;非幻覺主義的幻覺[D];上海戲劇學院;2001年
4 黃雪蓓;理性——演員創(chuàng)造角色的靈魂[D];上海戲劇學院;2001年
5 曹婷;與生活空間互融的現(xiàn)代戲劇演出空間[D];上海戲劇學院;2001年
6 胡慶齡;戲劇審美接受心理研究綱要[D];曲阜師范大學;2002年
7 錢正;放飛自然之聲——論舞臺演員的個性化發(fā)聲[D];上海戲劇學院;2002年
8 全小斌;實驗戲劇的文本變革[D];上海戲劇學院;2002年
9 吳靖青;極端手段下的極度體驗——格洛托夫斯基藝術(shù)精神與訓練實踐的共振[D];上海戲劇學院;2003年
10 甄慶貴;論演員在影視作品中肖像權(quán)的法律保護[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197133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dlw/1971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