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陜北秧歌的淵源演進及現(xiàn)實走向
本文選題:傳統(tǒng)秧歌 + 陜北文化; 參考:《藝術評論》2010年03期
【摘要】:正陜北秧歌是陜北文化中最為絢麗的一顆明珠。它是陜北人民對生活的熱愛和頑強不懈的表現(xiàn),是勇于面對困境的真實寫照。本文主要是以陜北秧歌的淵源為線索,闡明陜北秧歌在歷史發(fā)展中的變化和特點,以及新秧歌運動對
[Abstract]:The Yangge of Northern Shaanxi is the most splendid pearl in the culture of Northern Shaanxi. It is the love and unremitting expression of the people's life and the true portrayal of the dilemma. This article is mainly based on the origin of the Yangge song of Northern Shaanxi as the clue, and clarifies the chang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Yangge song in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the new Yangge Movement.
【作者單位】: 上海戲劇學院舞蹈學院;
【分類號】:J722.2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沈杏培,彭接燕;被遮蔽的知識分子群像——論《紅旗譜》中的知識分子形象[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2 方元務,張繼延;美育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啟示[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3年02期
3 李慧慧;;文藝思想在意識形態(tài)下的選擇——論胡風超越時代的文藝思想特質[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4期
4 李祖德;;現(xiàn)代性、地方經(jīng)驗與人民立場——論毛澤東文藝思想的歷史語境與意識結構[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5 白長青,徐明君;中國共產(chǎn)黨文藝方針政策形成之探索[J];遼東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6 李松;;建國后十七年通俗文學的生存狀況[J];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7 毛丹武;現(xiàn)代性視野中的20世紀中國文學史寫作[J];東南學術;2001年01期
8 劉小新;人的文學[J];東南學術;2003年02期
9 孔永松,張侃;永安抗戰(zhàn)文化是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J];黨史研究與教學;2005年04期
10 李道新;新中國喜劇電影的歷史境遇及其觀念轉型[J];電影藝術;2003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黃紅英;;淺析新時期下的我國會計職業(yè)道德教育[A];會計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第四屆會計與財務問題國際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2 范玉吉;;毛澤東文藝思想對涉法文學的現(xiàn)時代意義[A];延安文藝與先進文化建設研究——“紀念毛澤東同志《講話》發(fā)表60周年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何笑;社會性規(guī)制的協(xié)調機制研究[D];江西財經(jīng)大學;2009年
2 任茹文;世俗性與革命性的進退浮沉[D];蘇州大學;2008年
3 李榮秀;走進新時代——試論若干現(xiàn)代作家建國后的心路歷程[D];山東大學;2009年
4 朱秀清;延安文學傳播形態(tài)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5 劉碩偉;詩品詩學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6 郭素媛;《三國演義》詮釋史論[D];山東大學;2009年
7 喬亮;趙樹理文學:軌跡與“方向”[D];上海大學;2009年
8 趙牧;“后革命”:話語與敘事[D];上海大學;2009年
9 李會先;抗戰(zhàn)時期陜甘寧邊區(qū)民眾動員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8年
10 肖敏;文革主流小說的話語形態(tài)及其延伸[D];首都師范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月鳳;論孔子義利觀的現(xiàn)代轉換[D];湖南科技大學;2007年
2 湯l,
本文編號:194001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dlw/1940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