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旅舞蹈創(chuàng)作的“新古典主義”走向
本文選題:古典舞 + 新古典主義; 參考:《解放軍藝術(shù)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摘要】:解放軍藝術(shù)學院舞蹈系在新世紀學科建設中嘗試了一種全新的舞蹈創(chuàng)作審美取向,這一審美取向的創(chuàng)新意義表現(xiàn)在美學風格、創(chuàng)作精神、歷史價值三方面。簡而言之,軍藝舞蹈系正在走出一條"軍旅舞蹈創(chuàng)作的新古典主義"美學追求之路,它標示出中國舞蹈藝術(shù)充滿希望的未來。
[Abstract]:The dance department of PLA Academy of Art has tried a new aesthetic orientation of dance cre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discipline in the new century. The creative significance of this aesthetic orientation lies in three aspects: aesthetic style, creative spirit and historical value. In short, the Department of military Dance is following a "Neo-classicism" aesthetic pursuit of military dance creation, which indicates the promising future of Chinese dance art.
【作者單位】: 解放軍藝術(shù)學院舞蹈系;
【分類號】:J70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德華 ,少鴻;法國現(xiàn)代小說史的插曲——試談法國的“新小說”[J];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1980年05期
2 程代熙;萊辛和他的《拉奧孔》——讀書札記[J];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04期
3 廖乃雄;;西方現(xiàn)代音樂初探(三)[J];音樂藝術(shù)-上海音樂學院學報;1980年02期
4 蔣士枚;于海燕;;漫話巴基斯坦舞蹈[J];世界知識;1980年08期
5 錢景長;;席里柯是怎樣創(chuàng)作《梅杜薩之筏》的[J];新美術(shù);1980年02期
6 王義國;;《了不起的蓋茨比》與“迷惘的一代”[J];山東外語教學;1980年02期
7 陳兆榮;;新古典主義的歷史背景[J];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0年03期
8 王德華;少鴻;;法國現(xiàn)代小說史的插曲——試談法國的“新小說”[J];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05期
9 蔣孔陽;;西方美學研究中的一項重要成果——評介《西方美學史》[J];文學評論;1980年02期
10 王元驤;;論典型化[J];文學評論;1980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魏塤;;當代三大價值—價格理論體系的比較(摘要)[A];中國《資本論》研究會第11次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2年
2 魏塤;;當代三大價值——價格理論體系的比較[A];中國《資本論》研究會第11次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2年
3 楊建飛;;加爾布雷斯社會的企業(yè)控制思想[A];2003年中國自然辯證法學術(shù)發(fā)展年會論文集[C];2003年
4 張靜;;斯特拉文斯基民族主義作品風格的縮影——芭蕾舞劇《春之祭》賞析[A];學校藝術(shù)教育與素質(zhì)教育論壇文集[C];2004年
5 王穎;;華茲華斯田園詩的美學風格[A];中外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國際)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6 張偉;;后發(fā)優(yōu)勢與貿(mào)易發(fā)展[A];云南省國際貿(mào)易學會理事會暨2005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5年
7 劉鳳義;;資本主義多樣性研究的方法論探討——新古典經(jīng)濟學、演化經(jīng)濟學與馬克思主義經(jīng)濟學的比較[A];中國《資本論》研究會第13次學術(shù)研討會代表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孫玉山;教育的出路在于改革創(chuàng)新[N];北京日報;2000年
2 劉煉;新世紀的舞蹈演員什么樣[N];吉林日報;2000年
3 車鐵范;朝鮮族的民間舞蹈[N];中國檔案報;2001年
4 本報記者 徐小東;《情天恨海圓明園》的五大看點[N];華夏時報;2001年
5 王梅芳;新古典主義泰斗——靳尚誼[N];遼寧日報;2001年
6 譚解文;樣板戲橫看成嶺側(cè)成峰[N];文藝報;2001年
7 郭熙保;發(fā)展經(jīng)濟學的新發(fā)展[N];中華讀書報;2001年
8 伍江(上海同濟大學教授、博士);包豪斯在上海的影響[N];中華讀書報;2001年
9 藺海波;卡諾瓦雕像的啟示[N];中華讀書報;2001年
10 鮑宏錚;中芭《淚泉》意義非凡[N];北京日報;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黃海晴;余光中新古典主義詩學論[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2 徐孟東;20世紀帕薩卡里亞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00年
3 劉瑾;薩蒂研究:風格、技術(shù)與價值[D];上海音樂學院;2006年
4 張繼紅;18世紀上半葉意大利正歌劇詠嘆調(diào)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邢榮發(fā);十九世紀澳門的城市建筑發(fā)展[D];暨南大學;2001年
2 陳紅巖;本特松十五首二部創(chuàng)意曲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1年
3 李杰義;產(chǎn)權(quán)理論與金融企業(yè)制度的產(chǎn)權(quán)分析[D];中南林學院;2001年
4 張笑塹;余光中詩論[D];蘇州大學;2002年
5 牛勇平;中國吸引外國直接投資的績效分析[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6 李青;中西繪畫形式美的異同及其思維根源初探[D];江西師范大學;2003年
7 李建國;我國出口產(chǎn)品遭受反傾銷的理論及其實證研究[D];暨南大學;2003年
8 劉偉麗;全球化背景下的發(fā)展經(jīng)濟學研究[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02年
9 葉丹;立場[D];中國美術(shù)學院;2004年
10 葉思敏;簡析斯特拉文斯基《士兵的故事》復調(diào)思維作用下的拼貼技法[D];上海音樂學院;2004年
,本文編號:179185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dlw/1791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