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舞蹈博覽印象
本文選題:舞蹈藝術(shù) 切入點:香港文化 出處:《舞蹈》1998年06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第三屆香港舞蹈博覽于8月14日晚在香港文化中心舉行開幕典禮。香港舞蹈總會會長朱蓮芬女士主持儀式,香港民政事務局局長藍鴻震太平紳士、臨立會議員霍震霆先生親臨祝賀,香港舞蹈總會主席、副主席、執(zhí)行理事、理事均出席了開幕典禮。在隆重而簡潔的儀式中拉開了“香港...
[Abstract]: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third Hong Kong dance expo was held at the Hong Kong cultural centre on the evening of August 14th. The president of the Hong Kong dance association, miss Lianfen Chu, was officiated by the secretary for home affairs, Mr David lan, JP. Provisional Legislative Councillor Mr Timothy Fok attended the opening ceremony. The chairman, vice chairman, executive director and director of the Hong Kong Dance Association all attended the opening ceremony.
【分類號】:J7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本土舞蹈文化的自覺──香港舞簡介[J];舞蹈;2001年05期
2 ;紫荊飛舞映神州──歡慶香港回歸[J];舞蹈;1997年03期
3 郭世毅;“香港舞蹈博覽’九八”的熱潮[J];舞蹈;1998年06期
4 譚美蓮;香港舞蹈博覽印象[J];舞蹈;1998年06期
5 姬茅;普通高校舞蹈教學應以我國民間舞為主[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6 孫大同,關(guān)翹;談民間舞創(chuàng)作中的幾個問題[J];舞蹈;1996年02期
7 馬承魁;民間舞蹈娛人與自娛的思考[J];解放軍藝術(shù)學院學報;2001年03期
8 劉春;;亞洲舞蹈影像巡禮[J];舞蹈;2009年02期
9 孫愛莉;;如何把握民間舞蹈深邃的文化內(nèi)涵[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0年13期
10 ;重要文章索引[J];人民音樂;1986年05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徐士紅;;對一例神經(jīng)性貪食癥患者進行舞蹈治療的體會[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四屆學術(shù)大會論文匯編[C];2003年
2 穆蘭;;校園舞蹈——一股強勁的舞風[A];高等黨校藝術(shù)教育理論研究與實踐[C];2002年
3 金梅;朱軍;;特殊體育教育中的舞蹈教學[A];殘疾人體育研究——首屆全國殘疾人體育科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選編[C];2004年
4 楊昌國;;工具·藝術(shù):苗族舞蹈走向生活[A];苗學研究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C];1989年
5 伍世良;;香港水土流失及其防治研究[A];第二屆水土保持生態(tài)環(huán)境研討會暨第六屆海峽兩岸水土保持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6 廖平蘭;;淺談舞蹈教育對中學生智能的開發(fā)[A];《新時代的腳步聲》之五——現(xiàn)代教育新論[C];2002年
7 ;香港中廈建筑國際有限公司 香港大廈藝術(shù)文化有限公司[A];華南地區(qū)古村古鎮(zhèn)保護與發(fā)展(廣州)研討會文集[C];2008年
8 周志斌;;戰(zhàn)后中英香港受降之爭[A];百年滄桑論香港——江蘇省暨南京市各界舉行慶祝香港回歸祖國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1997年
9 余立基;;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構(gòu)架下看香港的規(guī)劃[A];中國大陸、香港、澳門、臺灣兩岸四地城市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02年
10 楊穎;;香港精神科的全人治療[A];全國精神科護理學術(shù)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3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鄧聿文;鋼絲上的舞蹈[N];中國經(jīng)濟時報;2002年
2 本報記者 李曉林;永不枯竭的生活[N];中國文化報;2000年
3 駐廣東記者 于萬東;廣東舞蹈的三個“十分之一”[N];中國文化報;2001年
4 ;來,與墨西哥一起跳舞吧[N];中國文化報;2003年
5 ;廣西參加“桃李杯”舞蹈大賽喜獲豐收[N];中國文化報;2003年
6 本報記者 張林;消失的東嘎舞步[N];甘孜日報(漢文);2006年
7 記者 高鐵耕;朝鮮族農(nóng)民歡歌曼舞過大年[N];佳木斯日報;2008年
8 本報記者 宋延濤;青。涸谄放粕衔璧竅N];經(jīng)理日報;2003年
9 劉姍;普及性·實踐性·針對性[N];中國文化報;2005年
10 ;中國舞考級教育中充滿樂趣的教學方法[N];中國藝術(shù)報;2004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鄭永樂;先秦兩漢魏晉六朝舞蹈文學研究[D];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2004年
2 馮雙白;青海藏傳佛教寺院羌姆舞蹈和民間祭禮舞蹈研究[D];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2003年
3 樸永光;四川涼山彝族傳統(tǒng)舞蹈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3年
4 周雙全;大陸作家在香港(1945-1949)[D];復旦大學;2004年
5 鄭明璋;漢代文化視角下的漢賦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6 趙汝慶;二十世紀以來香港中文報紙語言的變異[D];中央民族大學;2005年
7 鄧城鋒;香港學制演變:文化角度的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8 周福如;香港現(xiàn)代派小說論[D];蘇州大學;2002年
9 余志文;香港校本課程發(fā)展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10 肖亞紅;內(nèi)地與香港銀行規(guī)制的比較研究[D];遼寧大學;2006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鍾晶;走向本土——論香港城市當代舞蹈團的創(chuàng)建宗旨及其創(chuàng)作實踐[D];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2001年
2 胡繼芳;古代華南少數(shù)民族的舞蹈與社會生活[D];暨南大學;2002年
3 羅丹;當代香港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實踐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4年
4 閻麗鴻;論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形成與發(fā)展[D];湖南大學;2001年
5 梁鳳翔;香港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在大陸和香港的發(fā)展對策研究[D];暨南大學;2003年
6 黃若爾;香港和新加坡國際金融中心的比較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7 王靜霞;大陸、香港和臺灣高中化學課程比較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8 陳艷梅;香港在中國區(qū)域經(jīng)濟合作中的定位[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6年
9 李朝暉;香港和大陸房地產(chǎn)業(yè)政府管理與政策比較研究[D];武漢科技大學;2003年
10 張雪;香港《中國語文課程指引》與內(nèi)地《語文課程標準》比較[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62241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dlw/1622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