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化的身體——古典浪漫芭蕾身體美學研究之二
本文選題:芭蕾 切入點:男人 出處:《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跳躍”曾使芭蕾舞中的男性成為芭蕾之王,而足尖的發(fā)明以及接踵而來的“雙人舞”中托舉的創(chuàng)造,則使芭蕾中的男人從舞臺中心消失了,甚至使舞臺上的男人變成“準男人”。另外,古典芭蕾,尤其是古典芭蕾代表性舞劇中反復呈現的是:人類童話世界中的“結婚母題”,并且,在這些結婚母題的背后,隱藏著古典芭蕾表現人的一個特殊的視角:即女人看待男人的視角——定男人的視角。分析男人消失的現象與母題呈現的特點及其視角,揭示其象征意義與隱喻意義,是我們完整認識古典芭蕾的文化意味、美學特點與價值取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特別是,古典芭蕾在表現這一童話母題與其原型之間的聯系與變異關系,成為我們深刻解讀古典芭蕾舞劇文本的關鍵。
[Abstract]:"Jump" made the male ballet king, and the invention of the toe and the subsequent creation of the "double" removed the men from the center of the stage. And what's more, the classic ballet, especially the classic ballet, is repeated in the "marriage motif" of the human fairy tale world, and behind these wedding motifs, There is a special angle of view of classical ballet, that is, a woman's view of a man, a man's angle of view, an analysis of the phenomenon of men's disappearanc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tif, and its visual angle of view, revealing its symbolic and metaphorical meanings. It is an important link for us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cultural meaning,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and value orientation of classical ballet. In particular, the relationship and variation between this fairy tale motif and its archetype is represented by classical ballet. It is the key for us to interpret the classical ballet text deeply.
【作者單位】: 北京舞蹈學院
【分類號】:J70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魏美仙;童話中結婚母題的意義闡釋[J];云南藝術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吳正陽;;論《格林童話》中的人獸變形童話[J];中國兒童文學;2012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戴嵐;女性創(chuàng)作與童話模式[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周北川;“解難題”母題的文化人類學溯源[J];民間文學論壇;1998年04期
2 周北川;;“解難題”母題的文化人類學溯源[J];民間文學論壇;1998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汪明明;商海潮頭舞翩躚——訪金芭蕾化妝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過小紅[J];華人時刊;1995年03期
2 ;舞者語——楊新華新世紀芭蕾專場[J];上海藝術家;2001年Z1期
3 許定中;來自國外的評委如是說[J];舞蹈;1996年01期
4 葉進;現代品味的“芭蕾周”[J];舞蹈;1996年03期
5 楊少莆;世界芭蕾明星對北京觀眾美的沖擊[J];舞蹈;1997年05期
6 憶南;芭蕾夢[J];大舞臺;1997年03期
7 楊越;多層面的芭蕾普及時不可待[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1999年04期
8 姬茅;普通高校芭蕾教學探討──教學心得[J];舞蹈;2000年01期
9 王彬;俄羅斯的芭蕾情結[J];俄羅斯文藝;2003年03期
10 嚴翔;我跳過芭蕾[J];上海藝術家;1997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8條
1 張文;李光晨;朱元娣;王濤;;芭蕾(舞美)蘋果雜種苗幾個形態(tài)指標的遺傳分析[A];中國園藝學會第九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1年
2 楊芳;李艷翎;;蹦床運動員注意特征的研究[A];第七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二)[C];2004年
3 凌蜀琪;易琳;王煜;周靜;李莎;;中藥浸泡治療藝術體操運動員足部損傷的研究[A];2002年第9屆全國運動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2年
4 郭子徽;;談談兒童舞蹈的教材和教學[A];中國少年兒童舞蹈論文比賽獲獎作品集[C];2005年
5 章奎生;王靜波;;章奎生聲學設計研究所負責建聲設計的武漢琴臺大劇院竣工使用,音質優(yōu)良[A];中國聲學學會2007年青年學術會議論文集(上)[C];2007年
6 姜殿玉;;一類無Schelling點雙矩陣對策及其期望Nash均衡[A];中國運籌學會第八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6年
7 曾洪立;;與“自然”融合——秀起堂VS落水山莊[A];中國風景園林學會2009年會論文集[C];2009年
8 穆蘭;;校園舞蹈——一股強勁的舞風[A];高等黨校藝術教育理論研究與實踐[C];200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劉洪波;“東方芭蕾”[N];中華工商時報;2004年
2 曉星 余福 華耀;建寧:農民進城看芭蕾[N];三明日報;2010年
3 ;這一次來了德國芭蕾[N];北京日報;2000年
4 楊格;哈木提:緣結芭蕾[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1年
5 記者 陸一波;居民“家門口”就能看芭蕾[N];解放日報;2008年
6 丁瑩;芭蕾在飛翔[N];中國婦女報;2002年
7 楊少莆;20世紀芭蕾的三大變化[N];中國文化報;2001年
8 笑娛;最高級的浪漫芭蕾《吉賽爾》[N];中國文化報;2001年
9 單三婭;五大芭團共獻“中國芭蕾力量”[N];光明日報;2000年
10 本報記者路艷霞;大眾芭蕾京城一景[N];北京日報;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東旭;男人的祖先,女人的神[D];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
2 滕朝軍;靜與動[D];華僑大學;2005年
3 何杰;男人·女人·自然·和諧[D];信陽師范學院;2011年
4 于真子;從迷戀到厭棄[D];山東大學;2005年
5 黃家燕;杜拉斯小說創(chuàng)作中的自戀傾向[D];南昌大學;2005年
6 李鳳蓮;被言說的“婦人殺夫”[D];吉林大學;2008年
7 周建梅;站在“男人”肩膀上[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8 章婷婷;女性身份:從缺失到建構—《愛孩子的男人》和《僅僅為了愛》[D];安徽大學;2012年
9 楊志曉;“交響編舞”探究之:群舞編排中的復調求異思維[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10 邱曉晨;當代中國古典舞發(fā)展軌跡之探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61318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dlw/1613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