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傳播藝術之美倡導不同文明之間的對話
本文關鍵詞:以傳播藝術之美倡導不同文明之間的對話
更多相關文章: 藝術之美 舞蹈編導 美學 中國藝術 民族舞蹈 孔雀舞 藝術家 對話 文明 傳播
【摘要】:百年講堂靜臥燕園胸懷,這里的帷幕開啟了第十八屆世界美學大會的奇幻景致。3年一屆被譽為世界美學學術轉向"風向標"的世界美學大會,帶著"美學的多樣性"的主題,首次來到中國并帶給我們一系列的數(shù)據(jù):集千位海內外美學專家、學者;9日至13日五天時間;大會設有10個"議題,并設立藝術教育、中國藝術與舞蹈美學三個分會場;包括全體大會、圓桌會議、分場會議和分組會議近180場;舞蹈分會場參會代表200人;"大美不言、國舞集萃"專場演出包括三個主題、十二個劇目,百余名演員陣容;舞蹈分會場發(fā)言人近90余人,提交90 篇論文成果。北京舞蹈學院作為此次國際美學界最規(guī)模與水準大會的合辦方,標志著舞蹈人開始有意識地融入到世界美學的洪流中,并與其它藝術門類并肩進行著中國藝術的心靈探索。 8月11日上午11時,在北京大學第二教學樓101教室進行的第十八屆美學大會圓桌會議上,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著名舞蹈學學者資華筠先生,以她對藝術一貫的嚴謹態(tài)度以及老一輩藝術家對中國舞蹈的深切情感,從廣博的舞蹈文化視角,與來自世界各國的專家、學者們對"以傳播藝術之美,倡導不同文明的對話"這一主題進行了闡述。資先生代表藝術界在世界美學大會作英文發(fā)言,在本刊發(fā)中文稿。
【關鍵詞】: 藝術之美 舞蹈編導 美學 中國藝術 民族舞蹈 孔雀舞 藝術家 對話 文明 傳播
【分類號】:J792
【正文快照】: 當 人類幸運地跨入了21世 紀,享有著前所未有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成果的同時,在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的清勢下,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zhàn)。經歷了發(fā)展社會生產力過程中所付出的種種代價,我們更渴望呀毗皆,,—維系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以及人類社會的和諧。這是近年來“保護文化多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青弋;;堪寧漢:追問舞蹈和世界的本相(上)[J];舞蹈;2010年10期
2 慕羽;卿青;;環(huán)球舞訊[J];舞蹈;2010年02期
3 潘多玲;;舞蹈編導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目標及定位淺見[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S1期
4 張瑜;;淺談舞蹈編導[J];大舞臺;2011年08期
5 李炎璐;;論舞蹈編導專業(yè)學生應具備的專業(yè)素養(yǎng)[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年23期
6 遲佳;;舞蹈編導的基本素養(yǎng)與能力淺析[J];才智;2011年16期
7 趙品;;如沐春風 如飲醇酒——以“八只眼”為例試論男聲四重唱組合的藝術之美[J];大家;2011年15期
8 王海峰;;論音樂對舞蹈創(chuàng)作的重要性[J];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9 卿青;;環(huán)球舞訊[J];舞蹈;2010年01期
10 劉昊;;舞蹈編導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要掌握不同的特點[J];成才之路;2011年1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其木格;麥麗素;賽音其木格;;《蒙古族傳統(tǒng)舞蹈教學實踐研究》階段性總結 2009年3月——6月[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內蒙古卷)[C];2010年
2 李晨暉;;對大型綜藝晚會舞蹈的思考[A];2007“校本培訓”主題論壇論文集[C];2007年
3 胡偉華;;在綠葉舞韻中塑造美麗童心 在尊重童心中創(chuàng)編少兒舞蹈——我的少兒舞蹈實踐與思考[A];中國少年兒童舞蹈論文比賽獲獎作品集[C];2005年
4 李其木格;麥麗素;賽音其木格;;《蒙古族傳統(tǒng)舞蹈教學實踐研究》階段性總結 2007年9月——12月[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內蒙古卷)[C];2010年
5 王珍珍;;結構,舞蹈創(chuàng)編的重中之重——舞蹈語言服務于舞蹈結構[A];中國少年兒童舞蹈論文比賽獲獎作品集[C];2005年
6 陳默;;淺析舞蹈創(chuàng)作的步驟——小舞劇《荷花仙子》的創(chuàng)作體會[A];學校藝術教育與素質教育論壇文集[C];2004年
7 韓維鳴;;中國兒童舞蹈二十年的發(fā)展與現(xiàn)狀[A];中國少年兒童舞蹈論文比賽獲獎作品集[C];2005年
8 田靜;;兒童舞蹈作品與素質教育[A];中國少年兒童舞蹈論文比賽獲獎作品集[C];2005年
9 舒通玉;;試談兒童舞蹈教學中教師的教態(tài)與教法[A];中國少年兒童舞蹈論文比賽獲獎作品集[C];2005年
10 李其木格;麥麗素;賽音其木格;;《蒙古族傳統(tǒng)舞蹈教學實踐研究》階段性總結 2008年3月——12月[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內蒙古卷)[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瑩 鄧曉焰;安徽舉辦首屆舞蹈編導高級研修班[N];中國藝術報;2009年
2 撫州采茶歌舞劇院 劉莉;淺談群眾藝術中的舞蹈編導法則[N];撫州日報;2009年
3 北京舞蹈學院教授 王玫 自由編導 王舸 記者 張生;“她創(chuàng)作”之舞蹈編導訪談錄[N];中國藝術報;2011年
4 嘉賓 中央芭蕾舞團團長 馮英 采訪 本報記者 喬申穎;為傳播芭蕾藝術之美辛勤耕耘[N];經濟日報;2011年
5 孫慧;長穗花鼓舞春秋[N];中國藝術報;2010年
6 王臻青;春晚舞蹈引發(fā)文化思考[N];遼寧日報;2007年
7 羅斌;昆舞:亦昆亦舞 化古而新[N];光明日報;2010年
8 資華筠;以傳播藝術之美倡導不同文明之間的對話[N];中國文化報;2010年
9 高德鳳(作者單位:河北唐山豐潤鎮(zhèn)文化站);將自然之美化為藝術之美[N];中國藝術報;2004年
10 周靜 鄭紅 雷波;專家點評我省舞蹈新作[N];貴州日報;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許薇;舞劇敘事性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8年
2 慕羽;改革開放后中國(內地)舞蹈創(chuàng)作與政治文化之關系,1979~2006[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舒;藝術院校高中生的舞蹈編導教育問題研究[D];云南藝術學院;2011年
2 李銳;普通高等院校舞蹈編導專業(yè)課程建設與改革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3 曲立聰;舞蹈創(chuàng)作的原點[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9年
4 袁亞妹;從“舞蹈的仆人”到“舞劇的靈魂”[D];天津音樂學院;2005年
5 陳麗竹;即興舞蹈的言語與呈現(xiàn)[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6 向楠;漢民族、朝鮮民族“袖”舞比較研究[D];延邊大學;2007年
7 楊璐璐;由肢體語言到圖形語言[D];南京藝術學院;2009年
8 衛(wèi)艷蕾;肖蘇華舞劇創(chuàng)作理念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9年
9 平原;關于舞蹈音樂的應用與選擇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10 楊志曉;“交響編舞”探究之:群舞編排中的復調求異思維[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1212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dlw/1121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