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shù)”高千丈與“業(yè)”落歸根:靳之林繪畫的民藝匠心思想研究
發(fā)布時(shí)間:2024-03-03 13:08
油畫家兼本原文化研究學(xué)者靳之林先生逝世至今已有一段時(shí)間了,然而其民藝匠心精神卻依然激勵著來者。靳之林早期20世紀(jì)30年代至50年代初在京冀求學(xué)時(shí)存"真"圖"意"的寫境造境觀和中期50年代初期至70年代初期在京滿工作時(shí)懷"素"抱"樸"的盡精微、厚土味意識復(fù)合生成了其"術(shù)"高千丈的主客兩分技道意識。靳之林晚期7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中后期的陰陽生生觀和末期90年代后期至21世紀(jì)10年代后期技進(jìn)于道上的覓本尋源與寄情示氣觀則復(fù)合升華為其"業(yè)"落歸根這一物我為一的匠心意識。顯然,靳之林油畫觀物取象中的生命之星、樹、花、果之民藝思想既與其系列民藝專著思想遙相呼應(yīng),也與之一同構(gòu)成了其中國本原文化思想的完整體系。"術(shù)"高千丈與"業(yè)"落歸根,靳之林為藝治學(xué)的一生無疑就是其生生不息的民藝匠心思想內(nèi)化于其身的一生。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導(dǎo)論
一、“術(shù)”高千丈:靳之林早中期存真圖意與懷素抱樸的民藝匠心思想
(一)存“真”圖“意”:早期學(xué)生時(shí)代的寫境造境觀
1. 存“真”寫境:中小學(xué)時(shí)代的“傳移模寫”意識
2. 圖“意”造境:大學(xué)時(shí)代沉潛的東方“詩意”夢想
(二)懷“素”抱“樸”:中期的盡精微厚土味意識
1. 懷“素”精進(jìn):50年代初至60年代初在京工作時(shí)的“盡精微”意識
2. 抱“樸”厚質(zhì):20世紀(jì)60年代早中期至70年代早中期厚“土”味的意識
二、“業(yè)”落歸根:靳之林晚期和末期的覓本尋源與寄情示氣意識
(一)覓本尋源:晚期在延安及重返北京時(shí)的陰陽與生生意識
1. 覓“本”還“鄉(xiāng)”:7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中后期的陰陽意識
2. 尋“源”并流:80年代晚期至90年代晚期的“生生”意識
(二)寄情示氣:末期的技道同工與物我為一意識
1. 寄情取象:20世紀(jì)90年代后期至21世紀(jì)00年代后期的技道同工觀念
2. 示氣忘我:21世紀(jì)00年代后期至10年代后期的物我為一觀念
三、星樹花果:先生油畫人物、山水和花鳥中觀物取象中的民藝匠心思想
余論
本文編號:3917830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導(dǎo)論
一、“術(shù)”高千丈:靳之林早中期存真圖意與懷素抱樸的民藝匠心思想
(一)存“真”圖“意”:早期學(xué)生時(shí)代的寫境造境觀
1. 存“真”寫境:中小學(xué)時(shí)代的“傳移模寫”意識
2. 圖“意”造境:大學(xué)時(shí)代沉潛的東方“詩意”夢想
(二)懷“素”抱“樸”:中期的盡精微厚土味意識
1. 懷“素”精進(jìn):50年代初至60年代初在京工作時(shí)的“盡精微”意識
2. 抱“樸”厚質(zhì):20世紀(jì)60年代早中期至70年代早中期厚“土”味的意識
二、“業(yè)”落歸根:靳之林晚期和末期的覓本尋源與寄情示氣意識
(一)覓本尋源:晚期在延安及重返北京時(shí)的陰陽與生生意識
1. 覓“本”還“鄉(xiāng)”:7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中后期的陰陽意識
2. 尋“源”并流:80年代晚期至90年代晚期的“生生”意識
(二)寄情示氣:末期的技道同工與物我為一意識
1. 寄情取象:20世紀(jì)90年代后期至21世紀(jì)00年代后期的技道同工觀念
2. 示氣忘我:21世紀(jì)00年代后期至10年代后期的物我為一觀念
三、星樹花果:先生油畫人物、山水和花鳥中觀物取象中的民藝匠心思想
余論
本文編號:391783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91783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