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12-06 23:47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diào)“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滿足學生成長發(fā)展需求和期待,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坝H和力”這個凝聚著以人為本理念的名詞應時而生,它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效性提供了根本遵循。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是指在遵循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對大學生產(chǎn)生的親近感,以及在教學過程中,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認同感。關于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的探討是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著極其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論文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綜合運用文獻分析法、系統(tǒng)分析法、學科交叉綜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論文前期通過大量的文獻閱讀與收集,為論文提供理論支撐。再者根據(jù)對于權威調(diào)研數(shù)據(jù)的分析與整理,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現(xiàn)狀和主要問題進行分析,進而提出完善路徑。本文對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概念、特點、時代意義、理論基礎、構成要素、衡量標準、現(xiàn)狀分析、基本原則、存在問題、完善路徑等基本理論進行了研究。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具有情感感染性、針對性、系統(tǒng)性、滲透性的特征。論文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由教...
【文章頁數(shù)】:9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選題背景及意義
1.1.1 選題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
1.2.1 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
1.2.2 國外研究現(xiàn)狀
1.3 研究思路與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創(chuàng)新之處
第2章 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的相關概念和理論概述
2.1 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的相關概念
2.1.1 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的概念界定
2.1.2 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的基本特征
2.2 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的時代意義
2.3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的理論基礎
2.3.1 馬克思主義人學理論
2.3.2 馬克思主義認識論
2.3.3 心理學相關理論
2.3.4 思想政治教育主體論
2.3.5 環(huán)境影響理論
第3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的構成要素及衡量標準
3.1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的構成要素
3.1.1 教育目標親和力
3.1.2 教育者親和力
3.1.3 教育內(nèi)容親和力
3.1.4 教學方法親和力
3.1.5 課堂環(huán)境親和力
3.1.6 教育對象親和力
3.2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的衡量標準
3.2.1 思想政治理論課整體具有親和力的衡量標準
3.2.2 思想政治理論課各構成要素具備親和力的衡量標準
3.2.3 整體與要素之間的協(xié)同運作
第4章 當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的實踐及存在的問題
4.1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現(xiàn)狀
4.1.1 大學生對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效果的總體評價
4.1.2 思想政治理論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成效
4.1.3 大學生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分科評價
4.2 當前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缺乏親和力表現(xiàn)及原因分析
4.2.1 教育者對于教育目標認識不明確,導致教學實效性不足
4.2.2 部分教師綜合素質(zhì)不高,導致教育主體魅力不足
4.2.3 理論內(nèi)容講解浮于表面,導致教育內(nèi)容缺乏親和性
4.2.4 教育形式單一刻板,導致教育方法缺乏吸引力
4.2.5 課堂環(huán)境設計不科學,導致學生學習效率不高
4.2.6 教育對象自身問題,導致學生學習倦怠
第5章 新時代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的路徑
5.1 新時代增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的基本原則
5.1.1 堅持方向性原則
5.1.2 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原則
5.1.3 堅持時代性原則
5.1.4 堅持協(xié)同性原則
5.2 新時代增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的路徑分析
5.2.1 準確把握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新定位
5.2.2 培養(yǎng)具有理論魅力、人格魅力、教學魅力的教育者
5.2.3 拓展新時代思想政治理論課新內(nèi)容,強化教學內(nèi)容的“深度”
5.2.4 優(yōu)化教學方法,注重傳播方式的“溫度”
5.2.5 創(chuàng)建科學且具有濃烈育人氛圍的積極課堂環(huán)境
5.2.6 促使大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教育教學活動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充分彰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真理力量[J]. 王濤. 紅旗文稿. 2018(13)
[2]《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2018年版)》修訂說明[J]. 本教材修訂組,沈壯海.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2018(05)
[3]《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18年版)》修訂說明[J]. 秦宣.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2018(05)
[4]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努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與針對性[J]. 劉川生. 中國高教研究. 2018(02)
[5]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的思考[J]. 王學儉,阿劍波.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 2017(19)
[6]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探析[J]. 秦曉華.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 2017(19)
[7]新形勢下高校輔導員內(nèi)涵建設的歸宿[J]. 丁笑生.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2017(06)
[8]守正出新,在改進中加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育[J]. 艾四林,康沛竹. 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 2017(03)
[9]基于大數(shù)據(jù)的網(wǎng)絡意識形態(tài)安全治理研究[J]. 蒲清平,范海群,趙楠.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 2017(10)
[10]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需把握的幾重關系[J]. 白顯良. 思想理論教育. 2017(04)
博士論文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研究[D]. 李建.西南交通大學 2018
碩士論文
[1]高等院校高效率學習空間的設計研究[D]. 陳巧云.東北林業(yè)大學 2014
[2]加強大學生體驗式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研究[D]. 曹山娜.東北師范大學 2013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原則與途徑研究[D]. 陳媛.湖南大學 2010
[4]高校政治輔導員親和力研究[D]. 林斌.福建師范大學 2010
[5]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研究[D]. 練慶偉.福建師范大學 2007
[6]新時期高校德育親和力研究[D]. 李春.西南師范大學 2004
本文編號:3711846
【文章頁數(shù)】:9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選題背景及意義
1.1.1 選題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
1.2.1 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
1.2.2 國外研究現(xiàn)狀
1.3 研究思路與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創(chuàng)新之處
第2章 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的相關概念和理論概述
2.1 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的相關概念
2.1.1 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的概念界定
2.1.2 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的基本特征
2.2 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的時代意義
2.3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的理論基礎
2.3.1 馬克思主義人學理論
2.3.2 馬克思主義認識論
2.3.3 心理學相關理論
2.3.4 思想政治教育主體論
2.3.5 環(huán)境影響理論
第3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的構成要素及衡量標準
3.1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的構成要素
3.1.1 教育目標親和力
3.1.2 教育者親和力
3.1.3 教育內(nèi)容親和力
3.1.4 教學方法親和力
3.1.5 課堂環(huán)境親和力
3.1.6 教育對象親和力
3.2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的衡量標準
3.2.1 思想政治理論課整體具有親和力的衡量標準
3.2.2 思想政治理論課各構成要素具備親和力的衡量標準
3.2.3 整體與要素之間的協(xié)同運作
第4章 當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的實踐及存在的問題
4.1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現(xiàn)狀
4.1.1 大學生對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效果的總體評價
4.1.2 思想政治理論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成效
4.1.3 大學生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分科評價
4.2 當前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缺乏親和力表現(xiàn)及原因分析
4.2.1 教育者對于教育目標認識不明確,導致教學實效性不足
4.2.2 部分教師綜合素質(zhì)不高,導致教育主體魅力不足
4.2.3 理論內(nèi)容講解浮于表面,導致教育內(nèi)容缺乏親和性
4.2.4 教育形式單一刻板,導致教育方法缺乏吸引力
4.2.5 課堂環(huán)境設計不科學,導致學生學習效率不高
4.2.6 教育對象自身問題,導致學生學習倦怠
第5章 新時代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的路徑
5.1 新時代增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的基本原則
5.1.1 堅持方向性原則
5.1.2 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原則
5.1.3 堅持時代性原則
5.1.4 堅持協(xié)同性原則
5.2 新時代增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的路徑分析
5.2.1 準確把握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新定位
5.2.2 培養(yǎng)具有理論魅力、人格魅力、教學魅力的教育者
5.2.3 拓展新時代思想政治理論課新內(nèi)容,強化教學內(nèi)容的“深度”
5.2.4 優(yōu)化教學方法,注重傳播方式的“溫度”
5.2.5 創(chuàng)建科學且具有濃烈育人氛圍的積極課堂環(huán)境
5.2.6 促使大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教育教學活動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充分彰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真理力量[J]. 王濤. 紅旗文稿. 2018(13)
[2]《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2018年版)》修訂說明[J]. 本教材修訂組,沈壯海.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2018(05)
[3]《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18年版)》修訂說明[J]. 秦宣.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2018(05)
[4]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努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與針對性[J]. 劉川生. 中國高教研究. 2018(02)
[5]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的思考[J]. 王學儉,阿劍波.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 2017(19)
[6]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探析[J]. 秦曉華.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 2017(19)
[7]新形勢下高校輔導員內(nèi)涵建設的歸宿[J]. 丁笑生.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2017(06)
[8]守正出新,在改進中加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育[J]. 艾四林,康沛竹. 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 2017(03)
[9]基于大數(shù)據(jù)的網(wǎng)絡意識形態(tài)安全治理研究[J]. 蒲清平,范海群,趙楠.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 2017(10)
[10]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需把握的幾重關系[J]. 白顯良. 思想理論教育. 2017(04)
博士論文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研究[D]. 李建.西南交通大學 2018
碩士論文
[1]高等院校高效率學習空間的設計研究[D]. 陳巧云.東北林業(yè)大學 2014
[2]加強大學生體驗式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研究[D]. 曹山娜.東北師范大學 2013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原則與途徑研究[D]. 陳媛.湖南大學 2010
[4]高校政治輔導員親和力研究[D]. 林斌.福建師范大學 2010
[5]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研究[D]. 練慶偉.福建師范大學 2007
[6]新時期高校德育親和力研究[D]. 李春.西南師范大學 2004
本文編號:371184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71184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