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大概念的高中生物學生命觀念素養(yǎng)的評價體系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1-17 15:29
當今知識經(jīng)濟時代面臨信息全球化的沖擊,世界各國與各地區(qū)開始思索當今時代需要怎樣的人才,21世紀的核心素養(yǎng)框架應運而生。國內政府和學者基于中國國情提出中國學生核心素養(yǎng)框架并逐漸落實到到基本學科中。在生物學學科中,教育部于2018年正式頒布《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提出了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包括生命觀念、科學探究、科學思維與社會責任四個維度。其中,生命觀念凸顯了生物學課程獨特的育人價值,是學生必備的關鍵素養(yǎng)和核心能力。大概念是處于學科核心地位的生物學骨干知識,與生命觀念有著緊密相連的關系。本研究圍繞生命觀念,以大概念為抓手,沿著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怎么樣的路線,展開了理論層面生命觀念素養(yǎng)評價體系的開發(fā)以及實踐層面生命觀念素養(yǎng)的測評研究,基本實現(xiàn)了預期的研究目標。本研究以參加生物學選考的高中生為研究對象,以定量研究為主要研究方法結合德爾菲法、文獻研究法、問卷調查法構建生命觀念素養(yǎng)的評價體系。評價體系的研制主要分為兩個階段,首先初步構建高中生物學生命觀念素養(yǎng)的測評指標及其權重,運用德爾菲法評估指標及其權重系數(shù)的合理程度,最終確定聚焦大概念的高中生物學生命觀念素養(yǎng)的評價指標體...
【文章來源】:浙江師范大學浙江省
【文章頁數(shù)】:12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研究思路圖
蟾拍睿??怯肷?镅?驢偽曛械納??勰畹乃囊?卮嬖諞燁???之妙,但是這不代表生命觀念只包含四個要素,生命觀念還應該有生命的物質觀、生態(tài)觀、信息傳遞觀等。生命觀念的內涵很豐富,具備的要素結構也十分眾多,本研究只選取生物學新課標中明確羅列的四個要素為研究對象以縮小研究范圍。結構與功能觀是形成其他生命觀念的基礎;物質與能量觀、穩(wěn)態(tài)與平衡觀是在結構與功能觀的基礎上形成的,反映了生命系統(tǒng)的運行規(guī)律;進化與適應觀是生命體不斷適應外界環(huán)境的過程的觀念,是生命系統(tǒng)發(fā)展的最終結果[2],其內在邏輯關系如圖3.1所示。圖3.1生命觀念各要素關系圖2.生命觀念的教育價值生命觀念是對生物學概念和規(guī)律進行提煉升華后,保留在學生頭腦中的觀念,它貫穿于生物學全部課程內容,有助于學生深刻理解與認識生物學的學科本質,探索生物學的規(guī)律。生命觀念具有持久的理解力,能夠在真實情境中遷移運用。接受簡單的事實性知識相對容易的,但是建立生命觀念是一個以概念性知識學習為基礎的漫長且艱難的過程,教師無法直接將生命觀念傳遞給學生。學生概括和抽象化有代表性的生物學事實,建立生物學次位概念,構建合理的知識結構形成核心觀念,在此基礎上提煉升華成為生命觀念,養(yǎng)成從生物學視角解決問題的思維模式。[1]哈倫.韋鈺譯.科學教育的原則和大概念[M].北京:科學普及出版社,2011:17.[2]曾國屏.系統(tǒng)進化觀與可持續(xù)發(fā)展[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02):24-28.
五、生命觀念素養(yǎng)測評工具的開發(fā)與修正57圖5.1總分的正態(tài)分布Q-Q圖經(jīng)過兩步的數(shù)據(jù)分析,不論是看正態(tài)性檢驗結果還是觀察測評卷樣本總分的Q-Q正態(tài)圖,都可以得到樣本的總分呈正態(tài)分布,表示測評卷整體的難度適中。除了計算測評卷整體的難度系數(shù),還需要估算每一項目的難度系數(shù),對于難度偏高或者偏低的題目進行修正。對于二分法項目的選擇題,通常用受試者的通過率來表示該題的難易程度。但是在選擇題中,有一些運氣的因素會給難度的計算帶來誤差。比如學生可以通過猜測答對,機遇和運氣的作用可能會使通過率變高。備選的選項數(shù)量越少,運氣和機遇作用成分就越大,越不能如實地反映題目的難度。吉爾福特(Guilford,JP)提出了一種難度校正公式,該公式通過校正在一定程度上減弱了備選選項數(shù)量對難度的干擾,如公式5.1所示。通過校正通過率這樣的難度系數(shù)的計算公式,可以減少偶然或者運氣的成分,使得選擇題難度系數(shù)的計算方式更加科學。諸如填空題、問答題等題型為非選擇題時,難度系數(shù)不能通過合格率來計算,此時通常使用該題的平均得分與該題總分數(shù)的比值來計算難度系數(shù),如公式5.2所示。%100NRP1-K1-KPCP(5.1)%100XmaxXP(5.2)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中美生物學課程標準中“大概念”的對比及啟示[J]. 許婷. 中學生物教學. 2019(21)
[2]科學教育中的大概念:內涵、價值及實現(xiàn)[J]. 閻元紅,郭文華. 教育理論與實踐. 2019(29)
[3]高中生物學科學探究素養(yǎng)測評模型初探[J]. 趙金玉,陳秉初. 生物學教學. 2019(10)
[4]跨學科素養(yǎng)測評的國際經(jīng)驗:PISA命題與啟示[J]. 閆白洋. 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 2019(08)
[5]對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理解(一)——生命觀念的內涵和意義[J]. 趙占良. 中學生物教學. 2019(11)
[6]試談高觀點視角下的小學數(shù)學教學[J]. 周衛(wèi)東. 小學教學參考. 2019(08)
[7]班主任核心素養(yǎng)及專業(yè)標準體系建構——基于德爾菲法的研究[J]. 江濤. 教育科學研究. 2018(12)
[8]基于大概念發(fā)展學生生命觀念的策略——以“細胞是生物體結構與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為例[J]. 黃少旭. 中學生物教學. 2018(19)
[9]國外圍繞大概念進行課程設計模式探析及其啟示[J]. 李剛,呂立杰. 比較教育研究. 2018(09)
[10]大概念課程設計:指向學科核心素養(yǎng)落實的課程架構[J]. 李剛,呂立杰. 教育發(fā)展研究. 2018(Z2)
博士論文
[1]科學教育中的跨學科素養(yǎng)測評框架建構及應用研究[D]. 宋歌.華東師范大學 2019
[2]科學大概念的課程轉化研究[D]. 李剛.東北師范大學 2019
[3]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國際大規(guī)?茖W學業(yè)評估框架與試題研究[D]. 王俊民.西南大學 2018
[4]小學生幾何直觀能力測評模型的構建研究[D]. 張和平.西南大學 2018
[5]數(shù)學技能發(fā)展評價研究[D]. 劉丹.華東師范大學 2008
碩士論文
[1]我國STEM教育項目評價指標體系研究[D]. 張芮.北京郵電大學 2019
[2]高中生物核心概念及其體系的探索與構建研究[D]. 張悅.延安大學 2019
[3]高中生物學科學思維評價體系建構與實證研究[D]. 王程媛.河南大學 2019
[4]“5E”教學模式下高中生生命觀念形成的應用研究[D]. 李盈訸.杭州師范大學 2019
[5]高中生數(shù)學抽象素養(yǎng)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及應用研究[D]. 石獻記.西南大學 2019
[6]深度教學視角下高中生物學生命觀念的教學探索[D]. 楊柳玥.華中師范大學 2019
[7]基于美國NAEP科學測評的高中生物學試題的命制研究[D]. 蘇曉丹.陜西師范大學 2019
[8]基于結構與功能觀、進化與適應觀的高中生生命觀念的培育研究[D]. 謝毓玲.華中師范大學 2019
[9]高中生物教材“思考與討論”欄目滲透生物學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現(xiàn)狀及策略研究[D]. 徐雪梅.西華師范大學 2019
[10]小學生數(shù)學閱讀習慣測評指標體系構建研究[D]. 肖江.西南大學 2018
本文編號:3594978
【文章來源】:浙江師范大學浙江省
【文章頁數(shù)】:12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研究思路圖
蟾拍睿??怯肷?镅?驢偽曛械納??勰畹乃囊?卮嬖諞燁???之妙,但是這不代表生命觀念只包含四個要素,生命觀念還應該有生命的物質觀、生態(tài)觀、信息傳遞觀等。生命觀念的內涵很豐富,具備的要素結構也十分眾多,本研究只選取生物學新課標中明確羅列的四個要素為研究對象以縮小研究范圍。結構與功能觀是形成其他生命觀念的基礎;物質與能量觀、穩(wěn)態(tài)與平衡觀是在結構與功能觀的基礎上形成的,反映了生命系統(tǒng)的運行規(guī)律;進化與適應觀是生命體不斷適應外界環(huán)境的過程的觀念,是生命系統(tǒng)發(fā)展的最終結果[2],其內在邏輯關系如圖3.1所示。圖3.1生命觀念各要素關系圖2.生命觀念的教育價值生命觀念是對生物學概念和規(guī)律進行提煉升華后,保留在學生頭腦中的觀念,它貫穿于生物學全部課程內容,有助于學生深刻理解與認識生物學的學科本質,探索生物學的規(guī)律。生命觀念具有持久的理解力,能夠在真實情境中遷移運用。接受簡單的事實性知識相對容易的,但是建立生命觀念是一個以概念性知識學習為基礎的漫長且艱難的過程,教師無法直接將生命觀念傳遞給學生。學生概括和抽象化有代表性的生物學事實,建立生物學次位概念,構建合理的知識結構形成核心觀念,在此基礎上提煉升華成為生命觀念,養(yǎng)成從生物學視角解決問題的思維模式。[1]哈倫.韋鈺譯.科學教育的原則和大概念[M].北京:科學普及出版社,2011:17.[2]曾國屏.系統(tǒng)進化觀與可持續(xù)發(fā)展[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02):24-28.
五、生命觀念素養(yǎng)測評工具的開發(fā)與修正57圖5.1總分的正態(tài)分布Q-Q圖經(jīng)過兩步的數(shù)據(jù)分析,不論是看正態(tài)性檢驗結果還是觀察測評卷樣本總分的Q-Q正態(tài)圖,都可以得到樣本的總分呈正態(tài)分布,表示測評卷整體的難度適中。除了計算測評卷整體的難度系數(shù),還需要估算每一項目的難度系數(shù),對于難度偏高或者偏低的題目進行修正。對于二分法項目的選擇題,通常用受試者的通過率來表示該題的難易程度。但是在選擇題中,有一些運氣的因素會給難度的計算帶來誤差。比如學生可以通過猜測答對,機遇和運氣的作用可能會使通過率變高。備選的選項數(shù)量越少,運氣和機遇作用成分就越大,越不能如實地反映題目的難度。吉爾福特(Guilford,JP)提出了一種難度校正公式,該公式通過校正在一定程度上減弱了備選選項數(shù)量對難度的干擾,如公式5.1所示。通過校正通過率這樣的難度系數(shù)的計算公式,可以減少偶然或者運氣的成分,使得選擇題難度系數(shù)的計算方式更加科學。諸如填空題、問答題等題型為非選擇題時,難度系數(shù)不能通過合格率來計算,此時通常使用該題的平均得分與該題總分數(shù)的比值來計算難度系數(shù),如公式5.2所示。%100NRP1-K1-KPCP(5.1)%100XmaxXP(5.2)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中美生物學課程標準中“大概念”的對比及啟示[J]. 許婷. 中學生物教學. 2019(21)
[2]科學教育中的大概念:內涵、價值及實現(xiàn)[J]. 閻元紅,郭文華. 教育理論與實踐. 2019(29)
[3]高中生物學科學探究素養(yǎng)測評模型初探[J]. 趙金玉,陳秉初. 生物學教學. 2019(10)
[4]跨學科素養(yǎng)測評的國際經(jīng)驗:PISA命題與啟示[J]. 閆白洋. 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 2019(08)
[5]對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理解(一)——生命觀念的內涵和意義[J]. 趙占良. 中學生物教學. 2019(11)
[6]試談高觀點視角下的小學數(shù)學教學[J]. 周衛(wèi)東. 小學教學參考. 2019(08)
[7]班主任核心素養(yǎng)及專業(yè)標準體系建構——基于德爾菲法的研究[J]. 江濤. 教育科學研究. 2018(12)
[8]基于大概念發(fā)展學生生命觀念的策略——以“細胞是生物體結構與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為例[J]. 黃少旭. 中學生物教學. 2018(19)
[9]國外圍繞大概念進行課程設計模式探析及其啟示[J]. 李剛,呂立杰. 比較教育研究. 2018(09)
[10]大概念課程設計:指向學科核心素養(yǎng)落實的課程架構[J]. 李剛,呂立杰. 教育發(fā)展研究. 2018(Z2)
博士論文
[1]科學教育中的跨學科素養(yǎng)測評框架建構及應用研究[D]. 宋歌.華東師范大學 2019
[2]科學大概念的課程轉化研究[D]. 李剛.東北師范大學 2019
[3]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國際大規(guī)?茖W學業(yè)評估框架與試題研究[D]. 王俊民.西南大學 2018
[4]小學生幾何直觀能力測評模型的構建研究[D]. 張和平.西南大學 2018
[5]數(shù)學技能發(fā)展評價研究[D]. 劉丹.華東師范大學 2008
碩士論文
[1]我國STEM教育項目評價指標體系研究[D]. 張芮.北京郵電大學 2019
[2]高中生物核心概念及其體系的探索與構建研究[D]. 張悅.延安大學 2019
[3]高中生物學科學思維評價體系建構與實證研究[D]. 王程媛.河南大學 2019
[4]“5E”教學模式下高中生生命觀念形成的應用研究[D]. 李盈訸.杭州師范大學 2019
[5]高中生數(shù)學抽象素養(yǎng)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及應用研究[D]. 石獻記.西南大學 2019
[6]深度教學視角下高中生物學生命觀念的教學探索[D]. 楊柳玥.華中師范大學 2019
[7]基于美國NAEP科學測評的高中生物學試題的命制研究[D]. 蘇曉丹.陜西師范大學 2019
[8]基于結構與功能觀、進化與適應觀的高中生生命觀念的培育研究[D]. 謝毓玲.華中師范大學 2019
[9]高中生物教材“思考與討論”欄目滲透生物學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現(xiàn)狀及策略研究[D]. 徐雪梅.西華師范大學 2019
[10]小學生數(shù)學閱讀習慣測評指標體系構建研究[D]. 肖江.西南大學 2018
本文編號:359497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59497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