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影慧遠“量論”思想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0-19 12:37
凈影寺慧遠作為隋代佛教三大師之一,其著作《大乘義章》更是南北朝佛教集大成之作,而其中的《三量智義》則是中國佛教現(xiàn)存著作中第一篇論述"量論"的專文。佛教的"量論"主要探討正確的知識從何而來,以及其在解脫的趣向中有何重要性;圻h在《三量智義》分別闡釋了"現(xiàn)量"、"比量"和"教量"的三量說,認為知識的真實性與修行者的境界有對應關系,境界越高,則能得到更真實的認知;而真確的知識亦有助修行者培養(yǎng)智慧,以邁進更殊勝之境界;圻h亦以具有中國思想特色的"理事觀"去詮釋"量論",從中可以看到佛教"量論"的中國化;亦從側面反映了南北朝是佛教中國化的重要時期,而慧遠所代表的思想則在其中有著承前啟后的作用。
【文章來源】:佛學研究. 2017,(01)CSSCI
【文章頁數(shù)】:13 頁
【文章目錄】:
一、凈影寺慧遠的生平及《三量智義》略述
二、“三量”的源流——《相續(xù)解脫如來所作隨順處了義經(jīng)》
三、“三量”與理事觀
(一)“現(xiàn)量”——現(xiàn)前、直接之知
(二)“比量”——推理、間接之知
(三)“教量”——須借教而能知
四、“量”與解脫
(一)“量論”以及“量”在解脫道上的意義
(二)不同修行位階中的“量”及其意義
五、結語
本文編號:3444887
【文章來源】:佛學研究. 2017,(01)CSSCI
【文章頁數(shù)】:13 頁
【文章目錄】:
一、凈影寺慧遠的生平及《三量智義》略述
二、“三量”的源流——《相續(xù)解脫如來所作隨順處了義經(jīng)》
三、“三量”與理事觀
(一)“現(xiàn)量”——現(xiàn)前、直接之知
(二)“比量”——推理、間接之知
(三)“教量”——須借教而能知
四、“量”與解脫
(一)“量論”以及“量”在解脫道上的意義
(二)不同修行位階中的“量”及其意義
五、結語
本文編號:344488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44488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