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體間性與女權主義的交織:杰西卡·本杰明的精神分析思想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7-25 18:32
杰西卡·本杰明(Jessica Benjamin,1946-)是一名猶太裔美國精神分析師,是當前關系精神分析和主體間性理論的重要代表人物,她現(xiàn)任職于紐約大學。在本杰明40多年的研究中,她為精神分析的理論、實踐以及應用做出了諸多基礎性和原創(chuàng)性的貢獻。在理論方面,她引入女權主義觀點創(chuàng)造性的提出母嬰主體間互動的概念;她強調相互認可在實現(xiàn)主體間性所起的重要作用,并認為相互認可是實現(xiàn)主體間性的必要基礎,通過破裂與修復之間的張力維持平衡;她還對當前心理學的發(fā)展模式有著獨到的見解,認為內心理論和雙人心理學應該同時被重視,探討關系應該與內心維度相結合。在臨床實踐方面,本杰明在治療過程中引入第三方,在咨詢師與患者之間構建一個心理空間,實現(xiàn)包容和治療;她反對將咨詢師看作白板完全反射來訪者談話內容和心理的傳統(tǒng)心理咨詢方式,認為在咨詢中雙方是平等的主體,并在相包容的空間內進行互動,以咨詢師完整的主體性幫助患者修復其不協(xié)調的主體性及關系。本杰明的主要貢獻在于解讀和傳播了精神分析主體間性的思想、開辟了研究關系精神分析的的新途徑、推動對精神分析女權主義領域的發(fā)展。其主要局限包括未提出系統(tǒng)的精神分析理論及技術、缺乏一...
【文章來源】:南京師范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8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論文選題的緣由和意義
二、國內外研究概況
三、論文的研究方法
四、論文的主要內容
五、論文的創(chuàng)新與不足
第一章 學術生平與著作
第一節(jié) 學術生平
一、早期經(jīng)驗
二、成為精神分析研究者
第二節(jié) 主要著作
第二章 思想來源
第一節(jié) 哲學背景
第二節(jié) 心理學背景
第三節(jié) 女權主義背景
第三章 精神分析主體間性思想
第一節(jié) 主體間性理論
一、相互認可的意義
二、早期關系中認可的發(fā)展
三、主體間性的意義
四、主體間性的過程
第二節(jié) 心理結構觀
第三節(jié) 心理發(fā)展觀
一、超越施動與受動
二、母嬰互動發(fā)展觀
第四章 精神分析的女權主義解讀
第一節(jié) 再看弗洛伊德的權力觀
第二節(jié) 再看俄狄浦斯情結之謎
一、舊俄狄浦斯情結中的父親:唯一的向導
二、被否認的原始母親
三、超越俄狄浦斯情結
第三節(jié) 女權主義視角下的自由觀
一、單人自由觀與雙人自由觀
二、本杰明對單人自由觀的批判
三、主觀自由雙人方式的歷史發(fā)展
四、主體間性自由觀:主觀自由的產(chǎn)生
第五章 心理治療理論與實踐
第一節(jié) 主體間性心理治療觀
一、分析師的立場:咨詢中的主體性
二、主體間性的實現(xiàn):第三方與第三性
第二節(jié) 心理治療技術
一、認同愛vs理想愛:移情與反移情
二、性欲反移情:女性分析師的主體性
第三節(jié) 案例分析
一、不穿黑色衣服的女人:雙女性分析場景中的主體間性
二、咨詢中迷失的咨詢師:努力保持主體性
三、冰激凌的隱喻:如何建立共享第三方
第六章 簡要評價
第一節(jié) 主要貢獻
一、開辟了研究關系精神分析的新途徑
二、拓寬了主體間性理論的運用范圍
三、對精神分析女權主義領域的貢獻
第二節(jié) 主要局限
一、沒有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
二、存在自相矛盾的觀點
三、缺少實證支撐
第三節(jié) 主要影響
一、對精神分析運動的影響
二、對主體間性理論的影響
三、對精神分析治療的影響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精神分析:單人心理學抑或雙人心理學?——關系精神分析觀點的解讀[J]. 丁飛,郗浩麗. 南京曉莊學院學報. 2014(01)
[2]胡塞爾從主體性到主體間性的哲學路徑[J]. 馬曉輝. 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02)
博士論文
[1]整合與發(fā)展:關系精神分析學研究[D]. 丁飛.南京師范大學 2016
碩士論文
[1]海倫妮·多伊奇精神分析思想研究[D]. 王禮軍.南京師范大學 2014
本文編號:3302550
【文章來源】:南京師范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8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論文選題的緣由和意義
二、國內外研究概況
三、論文的研究方法
四、論文的主要內容
五、論文的創(chuàng)新與不足
第一章 學術生平與著作
第一節(jié) 學術生平
一、早期經(jīng)驗
二、成為精神分析研究者
第二節(jié) 主要著作
第二章 思想來源
第一節(jié) 哲學背景
第二節(jié) 心理學背景
第三節(jié) 女權主義背景
第三章 精神分析主體間性思想
第一節(jié) 主體間性理論
一、相互認可的意義
二、早期關系中認可的發(fā)展
三、主體間性的意義
四、主體間性的過程
第二節(jié) 心理結構觀
第三節(jié) 心理發(fā)展觀
一、超越施動與受動
二、母嬰互動發(fā)展觀
第四章 精神分析的女權主義解讀
第一節(jié) 再看弗洛伊德的權力觀
第二節(jié) 再看俄狄浦斯情結之謎
一、舊俄狄浦斯情結中的父親:唯一的向導
二、被否認的原始母親
三、超越俄狄浦斯情結
第三節(jié) 女權主義視角下的自由觀
一、單人自由觀與雙人自由觀
二、本杰明對單人自由觀的批判
三、主觀自由雙人方式的歷史發(fā)展
四、主體間性自由觀:主觀自由的產(chǎn)生
第五章 心理治療理論與實踐
第一節(jié) 主體間性心理治療觀
一、分析師的立場:咨詢中的主體性
二、主體間性的實現(xiàn):第三方與第三性
第二節(jié) 心理治療技術
一、認同愛vs理想愛:移情與反移情
二、性欲反移情:女性分析師的主體性
第三節(jié) 案例分析
一、不穿黑色衣服的女人:雙女性分析場景中的主體間性
二、咨詢中迷失的咨詢師:努力保持主體性
三、冰激凌的隱喻:如何建立共享第三方
第六章 簡要評價
第一節(jié) 主要貢獻
一、開辟了研究關系精神分析的新途徑
二、拓寬了主體間性理論的運用范圍
三、對精神分析女權主義領域的貢獻
第二節(jié) 主要局限
一、沒有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
二、存在自相矛盾的觀點
三、缺少實證支撐
第三節(jié) 主要影響
一、對精神分析運動的影響
二、對主體間性理論的影響
三、對精神分析治療的影響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精神分析:單人心理學抑或雙人心理學?——關系精神分析觀點的解讀[J]. 丁飛,郗浩麗. 南京曉莊學院學報. 2014(01)
[2]胡塞爾從主體性到主體間性的哲學路徑[J]. 馬曉輝. 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02)
博士論文
[1]整合與發(fā)展:關系精神分析學研究[D]. 丁飛.南京師范大學 2016
碩士論文
[1]海倫妮·多伊奇精神分析思想研究[D]. 王禮軍.南京師范大學 2014
本文編號:330255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30255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