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瑄倫理思想探考
發(fā)布時間:2021-05-17 15:38
元明之際,理學到了時代轉(zhuǎn)型的關(guān)節(jié)點。薛瑄作為明初朱子學的代表人物,對朱子學進行修正和突破,實現(xiàn)了“理”向“氣”,有了內(nèi)在轉(zhuǎn)化,其重視自然使然的“復性說”,躬行踐履、經(jīng)世致用的思想更是開了明代實學的先聲。本文克服以黃宗羲的《明儒學案》為出發(fā)點的,對明初朱子學不經(jīng)反思、取徑單一的通行范式,結(jié)合哲學倫理學及史學方法,對薛瑄倫理思想展開基于文獻的體系性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薛瑄的思想最為重氣,其思想傾向是氣本論。朱熹關(guān)于理氣關(guān)系的討論紛繁復雜,經(jīng)朱子門人及元代、明代朱子學的闡發(fā),朱熹的理氣關(guān)系說被定調(diào)為理本論。薛瑄的氣本論就是對理本論這一思想的修正,也是明清實學的先聲。薛瑄在認識論上主張“耳目口鼻各專一事,而心則無不通”,重視感性認識,但是他的認識并不停止于感性階段,且進一步認為理性認識高于感性認識。一方面,薛瑄在本體論意義上主張以氣為本,另一方面,在價值論上又提倡以理為本,薛瑄的這種二元論思想正反映了朱子哲學的分化,同時也說明了理學在明初的轉(zhuǎn)化,一是理氣觀向氣本論的轉(zhuǎn)向,二是修養(yǎng)論由重“道問學”向重“尊德性”的轉(zhuǎn)變。其次,“復性”為宗的倫理思想。薛瑄倫理思想的核心范疇是“心”與“...
【文章來源】:遼寧大學遼寧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4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0.1 選題背景及意義
0.2 研究現(xiàn)狀
0.3 研究方法和創(chuàng)新點
1 理氣不相離的道德基礎論
1.1 理乘氣而動的動靜觀
1.2 理氣不相離的關(guān)系論
1.3 氣本兼具理本的二元思想
2 “復性”為宗的道德修養(yǎng)論
2.1 心性論
2.1.1 天地之性與氣質(zhì)之性
2.1.2 性為天下之大本
2.1.3 心為一身之主宰
2.2 “復性”說
2.2.1 何以復性
2.2.2 復性之方
3 “躬行踐履”的實學思想
3.1 修身之學在于經(jīng)世致用
3.2 對明清實學的推動
結(jié)束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論文以及參加科研情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薛瑄天理史觀初探[J]. 韓金晶,王勝軍. 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08)
[2]民國以來薛瑄研究文獻綜述[J]. 韓金晶. 懷化學院學報. 2016(03)
[3]為官清正執(zhí)法如山的清官薛瑄[J]. 谷峰. 文史月刊. 2015(05)
[4]析薛瑄的復性說——兼論黃宗羲在《明儒學案》中對薛瑄的評價[J]. 姚文永. 中國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04)
[5]淺析王陽明致良知與薛瑄復性說的關(guān)聯(lián)[J]. 姚文永,王明云. 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3(03)
[6]薛瑄心學簡論[J]. 姚文永. 運城學院學報. 2013(01)
[7]近三十年薛瑄哲學思想研究述評[J]. 高瓊. 船山學刊. 2010(03)
[8]薛瑄官箴研究[J]. 彭忠德,黃詠歡. 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6(04)
[9]論薛瑄的教育思想[J]. 朱漢民. 湖南大學學報. 1991(06)
[10]簡論薛瑄的“性”學[J]. 尹協(xié)理. 中州學刊. 1991(03)
博士論文
[1]明初朱子學研究[D]. 郭鋒航.陜西師范大學 2012
[2]生命踐履與“性天通”——薛瑄哲學思想研究[D]. 高瓊.陜西師范大學 2010
[3]河東學派考論[D]. 常裕.南開大學 2006
碩士論文
[1]薛瑄復性思想研究[D]. 王巖.曲阜師范大學 2013
[2]論薛瑄的“太極”說[D]. 樊蘭蘭.湖北大學 2011
本文編號:3192014
【文章來源】:遼寧大學遼寧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4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0.1 選題背景及意義
0.2 研究現(xiàn)狀
0.3 研究方法和創(chuàng)新點
1 理氣不相離的道德基礎論
1.1 理乘氣而動的動靜觀
1.2 理氣不相離的關(guān)系論
1.3 氣本兼具理本的二元思想
2 “復性”為宗的道德修養(yǎng)論
2.1 心性論
2.1.1 天地之性與氣質(zhì)之性
2.1.2 性為天下之大本
2.1.3 心為一身之主宰
2.2 “復性”說
2.2.1 何以復性
2.2.2 復性之方
3 “躬行踐履”的實學思想
3.1 修身之學在于經(jīng)世致用
3.2 對明清實學的推動
結(jié)束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論文以及參加科研情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薛瑄天理史觀初探[J]. 韓金晶,王勝軍. 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08)
[2]民國以來薛瑄研究文獻綜述[J]. 韓金晶. 懷化學院學報. 2016(03)
[3]為官清正執(zhí)法如山的清官薛瑄[J]. 谷峰. 文史月刊. 2015(05)
[4]析薛瑄的復性說——兼論黃宗羲在《明儒學案》中對薛瑄的評價[J]. 姚文永. 中國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04)
[5]淺析王陽明致良知與薛瑄復性說的關(guān)聯(lián)[J]. 姚文永,王明云. 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3(03)
[6]薛瑄心學簡論[J]. 姚文永. 運城學院學報. 2013(01)
[7]近三十年薛瑄哲學思想研究述評[J]. 高瓊. 船山學刊. 2010(03)
[8]薛瑄官箴研究[J]. 彭忠德,黃詠歡. 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6(04)
[9]論薛瑄的教育思想[J]. 朱漢民. 湖南大學學報. 1991(06)
[10]簡論薛瑄的“性”學[J]. 尹協(xié)理. 中州學刊. 1991(03)
博士論文
[1]明初朱子學研究[D]. 郭鋒航.陜西師范大學 2012
[2]生命踐履與“性天通”——薛瑄哲學思想研究[D]. 高瓊.陜西師范大學 2010
[3]河東學派考論[D]. 常裕.南開大學 2006
碩士論文
[1]薛瑄復性思想研究[D]. 王巖.曲阜師范大學 2013
[2]論薛瑄的“太極”說[D]. 樊蘭蘭.湖北大學 2011
本文編號:319201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19201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