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和思想探析筋骨中和的內涵與外延
發(fā)布時間:2021-05-09 02:10
筋骨中和是維持筋骨系統(tǒng)功能穩(wěn)定的核心因素,也是維持人體平衡的關鍵因素。筋與骨在結構上相互依存,在功能上相互為用。慢性筋骨病以筋骨為病,以筋骨失和為病理表現,以"調氣血、榮筋骨、致中和"為內治原則,以"調筋骨、衡升降、致中和"為外治原則。準確掌握筋骨中和的內涵與外延,是提升中醫(yī)診療慢性筋骨病臨床療效的關鍵,也是發(fā)揮中醫(yī)骨傷科優(yōu)勢與特色的關鍵。本文以筋骨中和為切入點,在整體觀與辨證論治原則指導下,梳理國內外相關文獻,從氣血中和角度闡釋了筋骨中和的內涵,從人體平衡角度闡釋了筋骨中和的外延,為認識慢性筋骨病的病因、病機、治則、治法等提供了全新的視角。
【文章來源】:中醫(yī)正骨. 2020,32(11)
【文章頁數】:4 頁
【文章目錄】:
1 筋骨中和的內涵
1.1 氣血中和是維持機體內穩(wěn)態(tài)的基本條件
1.2 氣血中和是維持筋骨功能的核心因素
1.3 氣血失和是慢性筋骨病的核心病機
1.4 “調氣血、榮筋骨、致中和”是慢性筋骨病的內治原則
2 筋骨中和的外延
2.1 人體平衡是筋骨中和的集中體現
2.2 神經系統(tǒng)是維持筋骨中和的關鍵因素
2.3 力學失衡是筋骨失和的關鍵外在因素
2.4 “調筋骨、衡升降、致中和”是慢性筋骨病的外治原則
3 小 結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觸發(fā)點毫火針治療腦卒中后足下垂對平衡功能的影響[J]. 黃根勝,劉初容,冷情英,鄭文華,莫昊風. 實用中醫(yī)藥雜志. 2020(08)
[2]“調和氣血”法在腰三橫突綜合征治療中的運用[J]. 沈錦濤,張英杰,王上增. 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 2020(08)
[3]健康人平衡任務近紅外腦功能成像的系統(tǒng)研究[J]. 陳茜茜,陸琰,鮑春蓉,權宏磊,任婕,吳緒波.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20(12)
[4]平樂正骨“筋滯骨錯”理論對慢性筋骨病的臨床診治指導與探討[J]. 寇趙淅,趙明宇,張向東,廉杰. 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 2020(04)
[5]基于中和思想初探慢性筋骨病的防治新策略[J]. 李西海. 中華中醫(yī)藥雜志. 2020(04)
[6]太極拳運動對提升鍛煉者靜態(tài)平衡能力的研究[J]. 李曉利. 當代體育科技. 2019(29)
[7]肌電生物反饋療法對膝骨性關節(jié)炎患者膝關節(jié)運動和平衡能力的影響[J]. 梁杰,盧惠蘋,張高飛,盧萍丹,陳婧姈,陳昕. 江蘇醫(yī)藥. 2019(09)
[8]簡化五禽戲功法鍛煉對老年人動態(tài)平衡能力影響的臨床研究[J]. 曹彥俊,胡笑燊,何靜,朱烱偉,馮偉. 上海中醫(yī)藥雜志. 2019(05)
[9]易筋經練習對中老年下肢動力學及肌肉貢獻度的影響[J]. 井蘭香,黃靈燕,王亞薇,高明. 山東體育學院學報. 2019(02)
[10]不均勻沉降理論與膝骨關節(jié)炎筋骨失衡的關系[J]. 李西海,許麗梅,李慧,葉蕻芝. 中華中醫(yī)藥雜志. 2019(04)
本文編號:3176409
【文章來源】:中醫(yī)正骨. 2020,32(11)
【文章頁數】:4 頁
【文章目錄】:
1 筋骨中和的內涵
1.1 氣血中和是維持機體內穩(wěn)態(tài)的基本條件
1.2 氣血中和是維持筋骨功能的核心因素
1.3 氣血失和是慢性筋骨病的核心病機
1.4 “調氣血、榮筋骨、致中和”是慢性筋骨病的內治原則
2 筋骨中和的外延
2.1 人體平衡是筋骨中和的集中體現
2.2 神經系統(tǒng)是維持筋骨中和的關鍵因素
2.3 力學失衡是筋骨失和的關鍵外在因素
2.4 “調筋骨、衡升降、致中和”是慢性筋骨病的外治原則
3 小 結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觸發(fā)點毫火針治療腦卒中后足下垂對平衡功能的影響[J]. 黃根勝,劉初容,冷情英,鄭文華,莫昊風. 實用中醫(yī)藥雜志. 2020(08)
[2]“調和氣血”法在腰三橫突綜合征治療中的運用[J]. 沈錦濤,張英杰,王上增. 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 2020(08)
[3]健康人平衡任務近紅外腦功能成像的系統(tǒng)研究[J]. 陳茜茜,陸琰,鮑春蓉,權宏磊,任婕,吳緒波.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20(12)
[4]平樂正骨“筋滯骨錯”理論對慢性筋骨病的臨床診治指導與探討[J]. 寇趙淅,趙明宇,張向東,廉杰. 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 2020(04)
[5]基于中和思想初探慢性筋骨病的防治新策略[J]. 李西海. 中華中醫(yī)藥雜志. 2020(04)
[6]太極拳運動對提升鍛煉者靜態(tài)平衡能力的研究[J]. 李曉利. 當代體育科技. 2019(29)
[7]肌電生物反饋療法對膝骨性關節(jié)炎患者膝關節(jié)運動和平衡能力的影響[J]. 梁杰,盧惠蘋,張高飛,盧萍丹,陳婧姈,陳昕. 江蘇醫(yī)藥. 2019(09)
[8]簡化五禽戲功法鍛煉對老年人動態(tài)平衡能力影響的臨床研究[J]. 曹彥俊,胡笑燊,何靜,朱烱偉,馮偉. 上海中醫(yī)藥雜志. 2019(05)
[9]易筋經練習對中老年下肢動力學及肌肉貢獻度的影響[J]. 井蘭香,黃靈燕,王亞薇,高明. 山東體育學院學報. 2019(02)
[10]不均勻沉降理論與膝骨關節(jié)炎筋骨失衡的關系[J]. 李西海,許麗梅,李慧,葉蕻芝. 中華中醫(yī)藥雜志. 2019(04)
本文編號:317640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176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