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到底”教學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課中的運用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4-27 22:45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年版)》有關(guān)教學與評價的建議中指出要以案例為載體開展教學,不斷優(yōu)化案例,實現(xiàn)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由此,廣大高中思想政治教師進行了積極探索,其中“一案到底”教學法得到了廣大思想政治教師的重視,并在教學實踐中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實踐過程中也不可避免存在一些問題,需進一步采取相應措施,加強其教學效果的落實。由此,本文從該教學法的認識著手,克服其所存在的問題,努力探求“一案到底”教學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課中的運用對策。本文的正文部分主要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從案例教學法的內(nèi)涵入手,并從“一”、“案”、“到底”三個維度加以分析“一案到底”教學法概念,并對二者之間的差異進行比較。同時,該教學法在教學實踐中具有一定的特征,且該教學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課運用中具有一定的意義:有利于增強教學情境的完整性和系統(tǒng)性;有利于促進學生基于案例的深度學習;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有利于深化思想政治課深度教學改革。第二部分:分析該教學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課運用中存在的問題,體現(xiàn)在:第一,缺乏科學設(shè)計,準備不夠充分;包括對“一案”的選編不合理,案例不夠豐富,缺乏對“...
【文章來源】:華中師范大學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6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導論
(一) 研究緣起及意義
1. 研究緣起
2. 研究意義
(二) 國內(nèi)外相關(guān)研究綜述
1. 國外相關(guān)研究
2. 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
(三) 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方法
1. 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
一、“一案到底”教學法及其在高中思想政治課運用中的意義
(一) “一案到底”教學法的內(nèi)涵
1. 案例教學法
2. “一案到底”教學法
(二) “一案到底”教學法的特征
1. 執(zhí)簡統(tǒng)繁,典型一案貫穿
2. 邏輯嚴密,注重知識結(jié)構(gòu)
3. 合作探究,發(fā)展高階思維
(三) “一案到底”教學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課運用中的意義
1. 有利于增強教學情境的完整性和系統(tǒng)性
2. 有利于促進學生基于案例的深度學習
3. 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
4. 有利于深化思想政治課深度教學改革
二、“一案到底”教學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課運用中存在的問題
(一) 缺乏科學設(shè)計,準備不夠充分
1. “一案”的選編不合理,案例不夠豐富
2. 缺乏對“一案”輔助情境的合理設(shè)計
3. 設(shè)問多采用低階思維,重預設(shè)輕生成
(二) “一案”與教學內(nèi)容呈現(xiàn)“兩張皮”
1. 教學停留在案例的展演上,堆砌材料
2. 對“一案”沒有充分利用,就理論理
3. 形式主義突出,缺乏變式運用
(三) 學生地位仍舊被動,主體性缺失
1. 學生有效參與度低
2. 學生自主性不夠高
三、“一案到底”教學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課運用中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 優(yōu)質(zhì)案例資源缺乏造成
1. 資源開發(fā)不足且更新慢
2. 耗費時間過長且難度大
(二) 教師認識偏差與專業(yè)素養(yǎng)參差不齊使然
1. 對該教學法的正確認識存在偏差
2. 教師知識儲備不足致使教學力不從心
3. 教師課堂駕馭能力不強導致效果難以達到
(三) 學生參與該教學法的意識和能力不夠所致
1. 部分學生對該課程學習認識不當
2. 新課程下學生難以適應角色轉(zhuǎn)變
3. 學生自身能力不足阻礙積極參與
四、“一案到底”教學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課中的運用對策
(一) 廓清認識,弄清“一案到底”教學法本源要義
1. 源于案例教學,但不是“舉例教學”
2. 有如情境教學,但不是“一灌到底”
3. 講事實重實效,不過于“追求熱鬧”
(二) 增強理論素養(yǎng),拓寬思想政治教師的知識儲備
1. 增強學科專業(yè)知識素養(yǎng)
2. 提高教育教學理論素養(yǎng)
3. 提高跨學科理論素養(yǎng)
(三) 提升駕馭能力,靈活運用“一案到底”教學法
1. 做好課前準備,精心預設(shè)
2. 組織高效教學,有機整合
3. 加強課后反思,注重效果
(四) 學生要積極有效參與教學,防止形成思維定勢
1. 轉(zhuǎn)變學習觀念
2. 樹立主體意識
3. 提升合作能力
(五) 集思廣益,促進思想政治案例資源開發(fā)和共享
1. 加強集體備課,共同開發(fā)案例
2. 拓展交流空間,共享優(yōu)質(zhì)資源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本文編號:3164277
【文章來源】:華中師范大學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6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導論
(一) 研究緣起及意義
1. 研究緣起
2. 研究意義
(二) 國內(nèi)外相關(guān)研究綜述
1. 國外相關(guān)研究
2. 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
(三) 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方法
1. 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
一、“一案到底”教學法及其在高中思想政治課運用中的意義
(一) “一案到底”教學法的內(nèi)涵
1. 案例教學法
2. “一案到底”教學法
(二) “一案到底”教學法的特征
1. 執(zhí)簡統(tǒng)繁,典型一案貫穿
2. 邏輯嚴密,注重知識結(jié)構(gòu)
3. 合作探究,發(fā)展高階思維
(三) “一案到底”教學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課運用中的意義
1. 有利于增強教學情境的完整性和系統(tǒng)性
2. 有利于促進學生基于案例的深度學習
3. 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
4. 有利于深化思想政治課深度教學改革
二、“一案到底”教學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課運用中存在的問題
(一) 缺乏科學設(shè)計,準備不夠充分
1. “一案”的選編不合理,案例不夠豐富
2. 缺乏對“一案”輔助情境的合理設(shè)計
3. 設(shè)問多采用低階思維,重預設(shè)輕生成
(二) “一案”與教學內(nèi)容呈現(xiàn)“兩張皮”
1. 教學停留在案例的展演上,堆砌材料
2. 對“一案”沒有充分利用,就理論理
3. 形式主義突出,缺乏變式運用
(三) 學生地位仍舊被動,主體性缺失
1. 學生有效參與度低
2. 學生自主性不夠高
三、“一案到底”教學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課運用中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 優(yōu)質(zhì)案例資源缺乏造成
1. 資源開發(fā)不足且更新慢
2. 耗費時間過長且難度大
(二) 教師認識偏差與專業(yè)素養(yǎng)參差不齊使然
1. 對該教學法的正確認識存在偏差
2. 教師知識儲備不足致使教學力不從心
3. 教師課堂駕馭能力不強導致效果難以達到
(三) 學生參與該教學法的意識和能力不夠所致
1. 部分學生對該課程學習認識不當
2. 新課程下學生難以適應角色轉(zhuǎn)變
3. 學生自身能力不足阻礙積極參與
四、“一案到底”教學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課中的運用對策
(一) 廓清認識,弄清“一案到底”教學法本源要義
1. 源于案例教學,但不是“舉例教學”
2. 有如情境教學,但不是“一灌到底”
3. 講事實重實效,不過于“追求熱鬧”
(二) 增強理論素養(yǎng),拓寬思想政治教師的知識儲備
1. 增強學科專業(yè)知識素養(yǎng)
2. 提高教育教學理論素養(yǎng)
3. 提高跨學科理論素養(yǎng)
(三) 提升駕馭能力,靈活運用“一案到底”教學法
1. 做好課前準備,精心預設(shè)
2. 組織高效教學,有機整合
3. 加強課后反思,注重效果
(四) 學生要積極有效參與教學,防止形成思維定勢
1. 轉(zhuǎn)變學習觀念
2. 樹立主體意識
3. 提升合作能力
(五) 集思廣益,促進思想政治案例資源開發(fā)和共享
1. 加強集體備課,共同開發(fā)案例
2. 拓展交流空間,共享優(yōu)質(zhì)資源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本文編號:316427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16427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