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的審美范式
[Abstract]:Chinese calligraphy is one of the elite art represented by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it is also a concrete expression of the particularity of Chinese culture. It is reflected in parallel with the art forms such as piano, chess, painting, and Sther, which reveals the universality of understanding of human beings themselves. This kind of special art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way of life and thinking of the subject, and its time effect with Chinese nationality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aesthetic state it presents, and this kind of art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life style and the way of thinking of the subject. This aesthetic pattern is through the internal spirit of the subject externalized in the way of expression of the object, mainly through the subject's emotion, interest, academic accomplishment, artistic pursuit, and its general rules and requirements of calligraphy aesthetic grasp, and so on. Further evolve to take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as its inner meaning
【分類號】:J292.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個三;;淺談中國書法對佛法的融合[J];文藝生活(藝術(shù)中國);2015年03期
2 郝春祿;;儒家思想對中國書法藝術(shù)的影響[J];藝術(shù)品;2014年12期
3 王中江;;道與事物的自然:老子“道法自然”實義考論[J];哲學研究;2010年08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洪興;;從“道法自然”到“萬物殊理”——論莊子對老子“道法自然”思想的繼承與發(fā)展[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18年04期
2 劉笑敢;;老子哲學的思想體系:一種模擬性重構(gòu)[J];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2018年02期
3 沈順福;;作為摹狀詞的“《老子》之道”[J];哲學動態(tài);2018年02期
4 宋寬鋒;;《老子》規(guī)范性政治思考的多重意蘊及其內(nèi)在統(tǒng)一性探析[J];中原文化研究;2018年01期
5 彭佳;;試論《文心雕龍》的物感符號過程——以符號現(xiàn)象學觀之[J];內(nèi)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2018年01期
6 鄭開;;道家形而上學的理論特質(zhì)——以“道德之意”為中心的討論[J];中國社會科學;2017年11期
7 梅珍生;;王夫之視域中“自然”的四重意蘊——以《老子衍》為中心[J];江漢論壇;2017年11期
8 潘麗娜;;中國書法在白酒包裝設計中的應用[J];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7年02期
9 葉樹勛;;道家“自然”觀念的演變——從老子的“非他然”到王充的“無意志”[J];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年03期
10 周耿;;“做自己”:“道法自然”哲學意義新探[J];哲學動態(tài);2017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邱振中;我們的傳統(tǒng)與人類的傳統(tǒng)——關于中國書法在西方傳播的若干問題[J];美術(shù)研究;2000年02期
2 茹桂;《中國書法經(jīng)典百品》序[J];西北美術(shù);2000年01期
3 孫大星;從“和而不同”看中國書法與儒學精神[J];畢節(ji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綜合版);2001年02期
4 黃君;;二十一世紀中國書法蠡測[J];書法之友;2002年11期
5 王勇;中國書法之“氣”[J];福建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6 張士鈞;中國書法的民族文化精神[J];上饒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7 張渝;;涌入20世紀90年代的中國書法回眸[J];中國書畫;2004年12期
8 ;中國書法海外藏品選[J];中國書畫;2004年09期
9 鄭利權(quán);論大眾傳媒對當代中國書法的影響[J];金華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10 尉天池;中國書法的國際交流[J];w攣胖蕓,
本文編號:243841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shufayishu/2438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