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書法裝飾藝術的審美特征
本文選題:書法 切入點:陶瓷 出處:《中國陶瓷》2007年04期
【摘要】:中國書法藝術運用于陶瓷裝飾有著悠久的歷史,她不但豐富了陶瓷裝飾的元素,突破了圖案和繪畫的單一模式,而且增強了陶瓷工藝的形式美與意境美。
[Abstract]:The application of Chinese calligraphy to ceramic decoration has a long history. It not only enriches the elements of ceramic decoration, breaks through the single pattern of pattern and painting, but also strengthens the beauty of form and artistic conception of ceramic technology.
【作者單位】: 湖州職業(yè)技術學院
【分類號】:J527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田博文;;中國古今書法與現(xiàn)代陶瓷裝飾[J];景德鎮(zhèn)陶瓷;2010年01期
2 林正茂(林衛(wèi)國);;淺析陶瓷與書法的藝術特征[J];陶瓷研究;2010年03期
3 鄧維明;;長沙窯陶瓷書法審美特征淺析[J];美術大觀;2010年05期
4 唐世德;;論書法藝術的美感與個性[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02期
5 李曉輝;;書法藝術在陶瓷裝飾中的應用[J];陶瓷研究;2009年03期
6 劉升輝;論陶瓷工藝技術對裝飾藝術形式的影響[J];江蘇陶瓷;2000年04期
7 李志華;;積淀與突破——梁修書法藝術述評[J];青年思想家;1998年02期
8 劉海英;;淺談漢字在陶瓷裝飾中的運用[J];科技信息;2009年20期
9 曹文華;林正茂;;淺析陶瓷中書法的藝術特征[J];陶瓷研究;2010年02期
10 何漢卿;;經典的誕生——觀孫伯翔書法[J];書畫藝術;2010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莫小不;;梁啟超美學思想對書法藝術的啟示[A];中國現(xiàn)代美學與文論的發(fā)動:“中國現(xiàn)代美學、文論與梁啟超”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選集[C];2008年
2 沈樹華;;聯(lián)墨·書法·時代·創(chuàng)新[A];聯(lián)墨藝術與時代——全國第三屆聯(lián)墨名家邀請展暨第二屆全國對聯(lián)論壇論文集[C];2011年
3 夏東榮;;漢字成為書法藝術的中國文化因素[A];新世紀美學與藝術——江蘇省美學學會第七屆會員大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4 鄧清遠;;簡論書法藝術與經濟價值的轉化及異化[A];貴州省寫作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5 魏伯慶;;書法需要批評[A];三秦文化研究會年錄(二0一一年)[C];2011年
6 李會;;淺談如何創(chuàng)造書法藝術的意境之美[A];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āng)建設與發(fā)展初探[C];2010年
7 劉鋒;;清代楹聯(lián)大家的書法藝術簡論[A];聯(lián)墨藝術與時代——全國第三屆聯(lián)墨名家邀請展暨第二屆全國對聯(lián)論壇論文集[C];2011年
8 田利穎;;菊花與環(huán)境裝飾藝術[A];中國菊花研究論文集(1997-2001)[C];2001年
9 尚紅燕;;現(xiàn)代包裝設計與裝飾藝術[A];湖北省第十一屆楚天創(chuàng)新包裝設計評比論文集[C];2004年
10 許以僖;;鄂倫春族的裝飾藝術[A];民族學研究第三輯[C];198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副主席,江蘇省文聯(lián)副主席、書記處書記 言恭達;書法藝術的時代審美轉型[N];光明日報;2008年
2 記者 賀少成;中國唐詩宋詞書法碑林文化工程啟動[N];工人日報;2010年
3 記者 舒鑒明 通訊員 閔宣;中國書法藝術執(zhí)著的傳播者[N];東方城鄉(xiāng)報;2010年
4 謝慶立;筆歌墨舞見精神[N];中國文物報;2011年
5 江東;當舞蹈遭遇書法[N];中國文化報;2011年
6 本報記者 劉亞輝 劉虎 通訊員 王新平;翰墨飄香溢滿園[N];保定日報;2011年
7 ;唐云來書法藝術[N];中國藝術報;2005年
8 龐雄;瘦動 豪放 爽利[N];金昌日報;2005年
9 金桓;書如佳酒不宜甜[N];吉林日報;2005年
10 帥民風;因情生文 因文見情[N];文藝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濤;東晉“新體”書法成因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0年
2 辛勛;論朝鮮后半期書法藝術的發(fā)展[D];復旦大學;2009年
3 周延;弘一書法研究[D];中央美術學院;2012年
4 杜浩;同構與沖突[D];中央美術學院;2011年
5 李偉華;中國書法藝術對明式家具的影響研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2005年
6 頓子斌;文人畫的書法化傾向研究[D];中央美術學院;2005年
7 謝勇;西方美學情感范疇論[D];復旦大學;2005年
8 楊疾超;古代書法批評模式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9 李彤;論非藝術因素與書法藝術的發(fā)展[D];南京藝術學院;2005年
10 羅燕萍;宋詞與園林[D];蘇州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俞在玉;漢字筆畫“鉤”的文字學意義及其美學特征[D];青島大學;2010年
2 耿燦;孫過庭書法情性觀的美學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1年
3 楊蓓;平面構成中書法藝術的應用及教學[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4 徐娟;劉自櫝書學精神及其現(xiàn)代意義[D];西安工業(yè)大學;2010年
5 王成聚;論梁啟超的書學思想及實踐[D];暨南大學;2011年
6 趙慧;倪元璐書法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7 鄒華;顏真卿及其書法藝術對書法教學的影響[D];江西師范大學;2006年
8 崔永升;永tF刻帖與題跋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9 周紅旗;字體設計與中國書法藝術相關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10 敖俠;曾國藩及其書學理論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72457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1724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