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上海后工業(yè)化城市與人類棲居地
【學位單位】:上海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J405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進展
1.2.1 中國景觀攝影縮影
1.2.2 以杜塞爾多夫學派為例
第2章 影像:上海后工業(yè)化城市與人類棲居地
2.1 影像《看不見的城市》的社會動因、社會心理與社會學理論
2.2 記憶、表象與本質真實
第3章 影像構思與實踐創(chuàng)作
3.1 影像《看不見的城市》構思
3.2 影像《看不見的城市》實踐創(chuàng)作
3.3 從作品批判性聯(lián)系到美術館體制與藝術家定位
第4章 結論與展望
4.1 結論
4.2 進一步工作的方向
參考文獻
附錄 影像小樣
致謝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康燕;熊煒;;國際景觀設計視角下的城市景觀的設計思維及建議[J];建筑與文化;2018年12期
2 孫延軍;李澍;劉冰;;淺析城市景觀中的建筑[J];陜西建筑;2008年11期
3 ;淺談建筑與城市景觀[J];中國建設教育;2006年10期
4 劉杰;;日本《景觀法》對城市景觀的推動及借鑒[J];城市管理與科技;2018年02期
5 吳瓊;;色彩在包頭城市景觀中的應用系統(tǒng)研究[J];中國民族博覽;2017年06期
6 胡一辰;劉皓軒;張艷;張璐;朱愛華;;探析地域文化對巴黎城市景觀的影響[J];地理教育;2017年08期
7 高方;;城市景觀中傳統(tǒng)建筑的文化再生[J];文藝評論;2016年11期
8 劉虹弦;;《城市景觀》[J];武漢紡織大學學報;2016年06期
9 ;天津城市景觀叢書[J];歷史教學(下半月刊);2016年10期
10 張雅卓;;回歸自然的城市景觀[J];中外建筑;2017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芮建勛;基于遙感影像的城市景觀信息圖譜及其模型系統(tǒng)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2 陳燁;城市景觀的生成與轉換[D];東南大學;2005年
3 趙秀敏;杭州城市景觀網(wǎng)絡化體系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4 寧玲;城市景觀系統(tǒng)優(yōu)化原理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5 常歌;基于遙感數(shù)據(jù)的城市景觀建模技術研究與實踐[D];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2001年
6 高潔宇;城市景觀視覺環(huán)境評價實踐[D];中國地質大學;2014年
7 陽作軍;快速城市化進程中城市景觀演變及趨同性的規(guī)劃對策研究[D];中央美術學院;2012年
8 劉福智;城市景觀再生設計的理論及策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9年
9 李拉揚;“旅游凝視”視角下的城市研究:從城市性到城市景觀[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17年
10 侯碧清;株洲市城市植物造景研究[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繼逸;我國城市太陽能光伏設施對城市景觀的視覺影響評價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8年
2 楊青;基于環(huán)境心理學的城市景觀色彩設計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8年
3 朱凌瑋;關中文化元素在西安城市景觀中的設計與應用[D];西安工業(yè)大學;2018年
4 嚴翔;影像:上海后工業(yè)化城市與人類棲居地[D];上海師范大學;2018年
5 藍艷;南寧市與東蘭縣銅鼓藝術設計運用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8年
6 沈思;基于人文環(huán)境下的城市景觀形象設計研究[D];福州大學;2016年
7 張易丹;從作品《途觀》中看城市景觀的記錄與表達[D];湖北美術學院;2018年
8 孔令文;空間媒介觀下城市景觀傳播價值研究[D];遼寧大學;2017年
9 肖倩如;益陽市城市景觀色彩研究[D];中南大學;2014年
10 張子涵;青島近代歷史城市景觀構成及保護研究[D];北方工業(yè)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283669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sheyingyishulunwen/2836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