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繪畫語言對現代商業(yè)人像攝影的影響
本文關鍵詞:論繪畫語言對現代商業(yè)人像攝影的影響,,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 繪畫與攝影這兩種藝術表現形式一直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19世紀初,攝影術的產生給繪畫以極大地沖擊,以致于畫家們開始放棄一直以來堅持照搬現實的表現方式轉而開始探索多元化的繪畫形式。同樣,攝影從誕生之日起,就一直在借鑒繪畫的語言方式以幫助攝影作品實現更好的藝術效果。 隨著攝影技術進入數字化時代,傳統(tǒng)技術產生了質的變化,單反相機的產生,使攝影器材的普及率大大提高,而后期數碼圖片處理技術代替?zhèn)鹘y(tǒng)的暗房沖洗方式也使得照片的呈現效果更加多樣化和藝術化。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下,商業(yè)人像攝影得到了空前的發(fā)展。如果說在19世紀,技術還是攝影師拍攝的一道難關,那么現在,膠片時代的難題已經可以輕松解決,因為目前的技術手段和輔助道具都已發(fā)展到高度便利化以及易操作,易實現的狀態(tài)。而擺在從業(yè)人員面前的挑戰(zhàn),已經變?yōu)槿绾螌崿F攝影作品的藝術效果上,如何使作品達到更高的審美標準。而實現這一點,則不是簡單地掌握數碼相機的操作技術,或熟練應用后期處理軟件那么簡單,它要求從業(yè)者具備扎實的美術功底,具有較高的審美水品。在此背景下,如何將繪畫語言融合到商業(yè)人像作品中,以達到較高的藝術水品具有很高的現實意義。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以及信息時代的到來,人們的欣賞水平不斷的提高,對商業(yè)人像攝影作品的要求也愈發(fā)嚴格。一張照片不僅要記錄下當時被拍攝者的模樣,還必須耐看,好看。這些新的要求不斷激勵著從業(yè)者創(chuàng)作更多新的作品形式以及不斷的提高自身的美學素養(yǎng)。 商業(yè)人像攝影是一門綜合學科,涉及到攝影,化妝,設計,市場營銷,社會心理學等眾多學科。本文試圖從美學角度出發(fā),將攝影與繪畫做出比較,從中找出二者的共同點,并通過分析繪畫語言的特征,為商業(yè)人像攝影提供美學借鑒。
【關鍵詞】:繪畫語言 商業(yè)人像攝影 數碼技術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J413
【目錄】:
- 中文摘要8-9
- ABSTRACT9-11
- 第一章 緒論11-13
- 第一節(jié) 課題研究的背景11
- 第二節(jié) 課題研究的現狀與現實意義11-13
- 一.課題研究現狀11-12
- 二.課題研究的現實意義12
- 三.論文框架12-13
- 第二章 商業(yè)人像攝影概述13-18
- 第一節(jié) 商業(yè)人像攝影概念13
- 第二節(jié) 商業(yè)人像攝影的發(fā)展歷史13-18
- 一.早期的商業(yè)人像攝影13-15
- 二、近代商業(yè)人像攝影的發(fā)展15
- 三.現代商業(yè)人像攝影的發(fā)展15-16
- 四.當代商業(yè)人像攝影的發(fā)展16-18
- 第三章 肖像繪畫與人像攝影的關系18-24
- 第一節(jié) 繪畫語言與人像攝影18-19
- 一.繪畫語言的概念18
- 二.人像攝影概念18-19
- 第二節(jié).繪畫與商業(yè)攝影的異同19-24
- 一.肖像繪畫與商業(yè)人像攝影的聯系19-21
- 二、肖像繪畫與商業(yè)人像攝影的差異21-24
- 第四章 繪畫語言對當代商業(yè)人像攝影的影響24-48
- 第一節(jié) 當代商業(yè)數碼人像攝影的基本特征24-26
- 第二節(jié) 繪畫語言的構成要素:構圖,色彩,明暗,肌理26-28
- 第三節(jié).繪畫語言在商業(yè)人像攝影中的價值28-31
- 第四節(jié).商業(yè)人像攝影對繪畫語言借鑒的個案分析31-48
- 結語48-49
- 參考文獻49-51
- 致謝51-52
- 學位論文評閱及答辯情況表52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第七屆全國人像攝影十杰評選活動開始征稿[J];人像攝影;2011年09期
2 ;佳麗攝影[J];杭州(生活品質版);2011年Z1期
3 ;歷屆人像攝影十杰作品選[J];人像攝影;2011年09期
4 ;群英薈萃 推陳出新 歷屆全國人像攝影“十杰”評選活動回顧[J];人像攝影;2011年09期
5 ;殷孟珍:探求影像的持久生命力[J];人像攝影;2011年09期
6 ;人像攝影精英賽[J];人像攝影;2011年08期
7 ;巍崴:十年光陰,拾花彼岸[J];人像攝影;2011年09期
8 ;人像攝影精英賽[J];人像攝影;2011年09期
9 白杰;;機械復制與攝影[J];青春歲月;2011年12期
10 董春曉;;清末民初攝影術傳入對傳統(tǒng)視覺經驗及其趣味的影響[J];浙江海洋學院學報(人文科學版);2011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史民峰;;數字時代的攝影高等教育思考[A];首屆中國高校美術與設計論壇論文集(下)[C];2010年
2 李茂興;;攝影文化的新時代[A];圖文并重、兩翼齊飛——第四屆全國新聞攝影理論年會論文集[C];1990年
3 奚日泉;謝道海;郭亮;沈海林;胡春洪;高敏;徐乃元;;23例脾臟腫瘤的臨床、影像學表現分析[A];全國醫(yī)學影像技術學術會議(CMIT-2004)論文匯編[C];2004年
4 鄭祥武;韓建成;吳恩福;;肺淋巴瘤的CT診斷[A];全國醫(yī)學影像技術學術會議(CMIT-2004)論文匯編[C];2004年
5 寧殿秀;李智勇;王克禮;苗延巍;伍建林;郎志謹;杜敏安;;MSCTA檢查方法及其臨床應用的研究[A];全國醫(yī)學影像技術學術會議(CMIT-2004)論文匯編[C];2004年
6 吳元佐;惲虹;楊振燕;唐俊軍;張蕾;馬鳳華;;縱隔腫瘤的CT診斷[A];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4年
7 宋云龍;張挽時;時惠平;魯曉燕;高和;;肺血管疾病螺旋CT肺動脈造影診斷的臨床應用研究[A];全國醫(yī)學影像技術學術會議(CMIT-2004)論文匯編[C];2004年
8 袁道明;;腦神經元移行異常的CT診斷與分析[A];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4年
9 舒澤金;;攝影文化論[A];圖文并重、兩翼齊飛——第四屆全國新聞攝影理論年會論文集[C];1990年
10 趙硅;;攝影與人類文化的傳播[A];圖文并重、兩翼齊飛——第四屆全國新聞攝影理論年會論文集[C];199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記者 史涌濤;市首屆“金視角”人像攝影展舉行[N];大同日報;2008年
2 林小瞄;弱光人像攝影實戰(zhàn)[N];中國攝影報;2009年
3 繆培昌;自動亮度優(yōu)化:解決人像攝影倆難題[N];中國攝影報;2010年
4 金海民;攝影與歷史[N];學習時報;2011年
5 孫慨 “TOP20·2011中國當代攝影新銳展”評選觀察員;新銳評選與攝影轉向[N];中國攝影報;2011年
6 宗石;個性中看潮流 時尚中尋缺失[N];中國攝影報;2005年
7 李海平;人像攝影三字經[N];中國攝影報;2006年
8 馬也;淺談人像攝影[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6年
9 實習記者 黃麗娜;人像影展:影樓業(yè)的盛宴[N];中國攝影報;2006年
10 ;人像攝影協會、雷克沙舉辦攝影師座談會[N];中國計算機報;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蔡萌;演變與建構:中國當代攝影研究(1976-2010)[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1年
2 李曉兵;多層螺旋CT在胰腺癌診斷中的價值及可切除性評價的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2年
3 林曰增;MR腦灌注成像在鼻咽癌放療后放射性腦損傷中的應用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軍醫(yī)大學;2003年
4 吳春根;冠狀動脈多層螺旋CT成像技術及臨床應用研究[D];復旦大學;2003年
5 劉陽;多層面螺旋CT圖像重建判斷中心型肺癌可切除性的研究——影像、病理與手術的相關性分析[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02年
6 白榮杰;原發(fā)性甲狀旁腺機能亢進甲狀旁腺細胞增生、凋亡與骨病影像、病理相關性實驗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4年
7 左傳濤;正電子發(fā)射斷層(PET)基礎與臨床研究:腦PET功能影像學技術平臺的建立及腦功能重塑研究中的應用[D];復旦大學;2004年
8 趙軍;正電子發(fā)射斷層(PET)基礎與臨床研究:帕金森病(PD)PET受體顯像實驗與臨床研究[D];復旦大學;2003年
9 常恒;肺轉移瘤的血供和血管生成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4年
10 馮令剛;從他者觀看到自我觀看[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邵曉靜;論繪畫語言對現代商業(yè)人像攝影的影響[D];山東大學;2010年
2 單陽;人像攝影的主觀性表現研究[D];延邊大學;2011年
3 張子涵;數碼技術下商業(yè)人像攝影的審美研究[D];河北大學;2011年
4 陳怡;私攝影述評與文化解讀[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5 鄭習滿;論工業(yè)產品的攝影傳達[D];山東輕工業(yè)學院;2011年
6 車快;攝影的困境:信任危機[D];中央美術學院;2012年
7 阮禮健;以攝影的名義—淺談中國當代觀念攝影的異化[D];中國美術學院;2011年
8 閆實;數字時代對攝影的影響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9 王菲;攝影:技術、藝術與文化[D];浙江農林大學;2010年
10 顧欣;當代觀念攝影表現方法的實踐與思考[D];蘇州大學;2010年
本文關鍵詞:論繪畫語言對現代商業(yè)人像攝影的影響,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6539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sheyingyishulunwen/265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