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位法閱讀”與都市攝影的營銷功能自覺——對一種攝影力量的自覺與建構
本文選題:都市攝影 + “對位法閱讀” ; 參考:《新聞知識》2012年01期
【摘要】:長期以來,都市攝影主要以深刻與尖銳的都市文化批判"單面相特性"行世,真實的"AND"構成,遭遇人類偏好的擠壓,呈現(xiàn)出扁平的面貌。在新的知識框架的引領下,借助于薩義德的"對位法閱讀"主張,人類可以部分地規(guī)避偏狹與局促,恢復都市攝影的恢弘氣象,重新發(fā)現(xiàn)攝影的營銷價值,以及通過都市攝影獲得城市形象建構的諸多可能性。在工具解放的同時,獲得更大的自由與解放。
[Abstract]:For a long time, urban photography has been characterized by its profound and sharp criticism of "uni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real "AND", which has been squeezed by human preferences and presented a flat face.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new knowledge framework, with the help of Saeed's "Reading to the position", human beings can partly avoid intolerance and constraints, restore the grand atmosphere of urban photography, and rediscover the marketing value of photography.And through the city photography to obtain the city image construction many possibilities.At the same time of the liberation of tools, to obtain greater freedom and liberation.
【作者單位】: 西北大學新聞學院;
【分類號】:J41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汪明香;從“文化帝國主義”到“跨文化傳播”[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年01期
2 孫妮;評《三位女性的文本與帝國主義的批判》譯本——兼論西方文論的翻譯標準[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3 韓亞文;跨文化交際中的誤征探析[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4 徐在中;;從《魯賓遜漂流記》看西方殖民過程[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5 羅少清;;吉卜林的殖民主義情結——解讀《基姆》[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11期
6 杜興梅;;殖民地女性找尋自我的悲歌——《藻海無邊》解讀[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3期
7 吳偉;李冬梅;;淺談《非洲的笑聲》的文體實驗與敘述創(chuàng)新[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1期
8 劉曉晗;;福爾摩斯眼中的殖民倫敦形象[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6期
9 王舒涵;;文化帝國主義是否是一個科學的歷史定義[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11期
10 馬麗蓉;論西方傳媒在中阿合作中的阻障作用[J];阿拉伯世界;2005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何小菲;;“雜交性”策略在跨文化符碼中的運用及受眾的解讀——北京奧運會吉祥物案例研究[A];2006中國傳播學論壇論文集(Ⅱ)[C];2006年
2 魯明軍;;誰之批判?何種現(xiàn)代性?——當代藝術批評的價值重思與實踐檢省(1990-)[A];中央美術學院青年藝術批評獎獲獎論文集[C];2008年
3 葛士恒;;后殖民語境下的文化資本爭奪戰(zhàn)——對“中國符號”熱的再探討[A];中央美術學院青年藝術批評獎獲獎論文集[C];2008年
4 馬丹丹;;流亡者的“想象共同體”——改革開放30年流亡電影的中產(chǎn)階層意識[A];社會主義與中國現(xiàn)代化 政治·法律與社會: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會學科卷[C];2009年
5 李今;;晚清語境中的魯濱孫漢譯——《大陸報》本《魯濱孫飄流記》的革命化改寫[A];《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30年精編:文學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6 楊嵐;;普世價值觀建構與多元文化的相互制衡[A];現(xiàn)代化的機遇與挑戰(zhàn)——第八期中國現(xiàn)代化研究論壇論文集[C];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金哲;平面化:后現(xiàn)代文化表征的多維闡釋[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付明端;從傷痛到彌合[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苗永敏;拒絕妥協(xié)[D];蘇州大學;2010年
4 黃芳;跨語際文學實踐中的多元文化認同[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楊席珍;資本主義擴張路徑下的殖民傳播[D];浙江大學;2010年
6 謝宏忠;基于文化多樣性視野的大學生價值觀導向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7 伍先成;民族文化保持的影像到場[D];云南大學;2010年
8 王志彬;當代臺灣少數(shù)民族文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郭繼文;文化軟實力的歷史觀闡釋[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10 張寅;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國家建構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盧春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義務[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2 王政吉;東方主義在《女勇士》中的解構:性別、種族和文化[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3 王君;論詹姆遜的全球化文化思想[D];湘潭大學;2010年
4 金玲;《大地》三部曲的跨文化解讀[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5 任春平;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視域下的文化認同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0年
6 江華;艱難的聯(lián)結—E·M·福斯特小說潛含的現(xiàn)代性主題[D];廣西民族大學;2010年
7 顏培;跨文化書寫[D];江南大學;2010年
8 陳海紅;論薩義德的文學觀[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李楊;《曼斯菲爾德莊園》中的帝國話語[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趙靜;奧斯丁小說的政治和道德傾向性[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74864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sheyingyishulunwen/1748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