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三河市燕郊鎮(zhèn)喪葬儀式音樂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9-20 23:17
本文關(guān)鍵詞:河北省三河市燕郊鎮(zhèn)喪葬儀式音樂研究
【摘要】:在喪葬音樂文化的研究不斷得到眾多學者們的關(guān)注下,喪葬儀式音樂在音樂學界也逐漸成為了重要的研究領(lǐng)域。研究三河市燕郊鎮(zhèn)的喪葬儀式音樂能夠更好的了解當?shù)靥赜械奈幕曀、民眾的生命觀和價值觀等,讓現(xiàn)代社會中的人們重新審視傳統(tǒng)音樂文化所承載的社會功能、所體現(xiàn)的文化價值,,延續(xù)民族文化傳承的基因。文章通過實地調(diào)查的基礎(chǔ)上,結(jié)合與之相關(guān)的文獻把文章主要分為五部分: 第一部分是對當?shù)貑试醿x式音樂研究的現(xiàn)狀所進行的梳理; 第二部分是喪葬儀式音樂的實例調(diào)查;主要是從樂班成員的基本情況、樂班演出的場合和時間、樂班的性質(zhì)和班規(guī)、樂班的經(jīng)濟收入、樂班傳承方式、演奏曲目等方面進行比較詳細地闡述; 第三部分是對音樂本體進行詳細的分析;主要是從旋律發(fā)展手法和曲式結(jié)構(gòu)、及所使用的樂器進行詳細分析; 第四部分是喪葬儀式音樂的社會功能分析; 第五部分是喪葬儀式音樂的傳承模式分析; 通過以上的研究發(fā)現(xiàn)如今燕郊鎮(zhèn)的喪葬儀式仍然保留著傳統(tǒng)的程式化、民俗化模式,特別是喪葬儀式中的音樂充分體現(xiàn)著當?shù)孛癖姷纳^和價值觀。
【關(guān)鍵詞】:儀式音樂 喪葬禮俗 傳承
【學位授予單位】:新疆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J605
【目錄】: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1. 緒論7-13
- 1.1 選題源起及資料來源8-9
- 1.1.1 選題源起8
- 1.1.2 資料來源8-9
- 1.2 研究現(xiàn)狀9-12
- 1.2.1 對喪葬文化的研究9-10
- 1.2.2 對喪葬儀式音樂的研究10-12
-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對象12-13
- 1.3.1 研究方法12
- 1.3.2 研究對象12-13
- 2. 喪葬儀式音樂的產(chǎn)生和共存的地理與文化背景13-19
- 2.1 喪葬儀式音樂界定及喪葬習俗13-15
- 2.1.1 喪葬儀式音樂界定13
- 2.1.2 喪葬習俗13-15
- 2.2 燕郊喪葬儀式音樂的現(xiàn)狀15-19
- 2.2.1 燕郊鎮(zhèn)概況15-16
- 2.2.2 喪葬儀式音樂在燕郊的現(xiàn)狀16
- 2.2.3 三河市燕郊鎮(zhèn)喪葬樂班的特征16-19
- 3. 喪葬儀式音樂的實例調(diào)查19-30
- 3.1 樂班的組成狀況19-21
- 3.1.1 樂班組成19-21
- 3.1.2 技藝的傳承方式21
- 3.2 葬禮儀式背景21-22
- 3.3 儀式過程及音樂22-30
- 4. 儀式音樂特征分析30-47
- 4.1 演出形式30-33
- 4.2 喪葬儀式音樂的分析33-40
- 4.2.1 調(diào)式特征33
- 4.2.2 燕郊喪葬儀式音樂的旋律發(fā)展特點33-37
- 4.2.3 喪葬儀式音樂的曲式結(jié)構(gòu)37-40
- 4.3 使用樂器的研究40-47
- 4.3.1 膜鳴樂器40-41
- 4.3.2 體鳴樂器41-42
- 4.3.3 氣鳴樂器42-45
- 4.3.4 鍵盤樂器45-47
- 5. 喪葬儀式音樂的社會功能分析47-50
- 5.1 思親顯孝功能47
- 5.2 敬神功能47-48
- 5.3 娛樂功能48
- 5.4 社會關(guān)系的凝聚功能48-49
- 5.5 德育功能49-50
- 6. 喪葬儀式音樂的傳承模式分析50-53
- 6.1 藝人的學藝渠道50-51
- 6.1.1 祖?zhèn)?/span>50
- 6.1.2 拜師50-51
- 6.1.3 自學51
- 6.2 主要的授藝方式51-53
- 6.2.1 “口傳心授”51
- 6.2.2 樂譜傳承51-53
- 結(jié)論53-55
- 附錄55-57
- 附錄一55-56
- 附錄二56-57
- 參考文獻57-60
- 在讀期間發(fā)表的論文60-61
- 后記61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城;遲震;;梨鄉(xiāng)嗩吶樂班的田野考察[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2 曹本冶;;道樂研究與香港道樂[J];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1991年04期
3 金平;豫南民間道教音樂與喪葬民俗[J];黃鐘(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4 齊柏平;;土家族喪葬儀式音樂的模式研究[J];黃鐘(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5 齊琨;;空間:儀式音樂分析中的一個維度——以上海南匯婚禮和喪葬儀式為例[J];黃鐘(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6 劉富琳;中國傳統(tǒng)音樂“口傳心授”的傳承特征[J];音樂研究;1999年02期
7 薛藝兵;論儀式音樂的功能[J];音樂研究;2003年01期
8 項陽;;當下傳統(tǒng)音樂與民間禮俗的依附與共生現(xiàn)象[J];音樂研究;2005年04期
9 姚秀梅;劉勝男;;河北傳統(tǒng)音樂文化傳承與發(fā)展研究[J];石家莊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10 楊永兵;;晉南喪葬鑼鼓考述[J];天津音樂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本文編號:89098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qiyueyz/890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