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知音現(xiàn)象研究——以士人為中心
本文關鍵詞:中國古代知音現(xiàn)象研究——以士人為中心
更多相關文章: 中國古代音樂 交互主體性 特有現(xiàn)象 文人士大夫 文獻典籍 中國傳統(tǒng)文化 以心印心 音樂鑒賞 印契 鐘子期
【摘要】:正知音1,作為音樂生活中的一種特有現(xiàn)象,很早就被各類文獻典籍注意到,留下了數(shù)量可觀的文字記載。雖然就其廣義而論,涵蓋一切音樂理解現(xiàn)象,但就中國古代音樂文化及相關文論而言,卻主要指文人高士之間由樂而心的交互、印契,樂者與聽者以相知故,彼此引為知音。這就是說,知音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并不是一個寬泛的概念,而是一種有著鮮明特征與特殊意義的高文化的以文人音樂家為主要參與者的交互主體性行為,這就是知音的專指范
【作者單位】: 南京藝術學院音樂學院;
【關鍵詞】: 中國古代音樂;交互主體性;特有現(xiàn)象;文人士大夫;文獻典籍;中國傳統(tǒng)文化;以心印心;音樂鑒賞;印契;鐘子期;
【基金】:江蘇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創(chuàng)新計劃項目(編號:KYZZ0279)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J609.2
【正文快照】: 知音1,作為音樂生活中的一種特有現(xiàn)象,很早就被各類文獻典籍注意到,留下了數(shù)量可觀的文字記載。雖然就其廣義而論,涵蓋一切音樂理解現(xiàn)象,但就中國古代音樂文化及相關文論而言,卻主要指文人高士之間由樂而心的交互、印契,樂者與聽者以相知故,彼此引為知音。這就是說,知音在中國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6條
1 羅藝峰;;思想史、《中庸》與音樂美學的新進路[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2014年01期
2 周鐘;;近三十年我國佛教音樂哲學研究述評[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2014年03期
3 陳迪泳;梁桂華;;“知音”中的同情體驗與孤獨體驗——《文心雕龍》鑒賞批評論的美學生命探微[J];廣東海洋大學學報;2010年02期
4 羅藝峰;;音心不二論——仿僧肇筆意[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5 張文浩;;聲氣相求者謂之知音——《文心雕龍》“覘文見心”說[J];殷都學刊;2008年03期
6 何艷珊;;高山流水論“知音”——談古代的音樂理解問題[J];藝術評論;2012年10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2條
1 周鐘;;近三十年我國佛教音樂哲學研究述評[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2014年03期
2 胡慶;;深識見奧,惟知音耳——《文心雕龍·知音》之“知音”淺析[J];西部學刊;2014年07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孫小迪;參禪操琴 修心明性[D];西安音樂學院;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田青;從“廣陵散”到迦陵頻伽——中國佛教音樂談叢[J];佛教文化;1992年Z1期
2 于珊珊;;古琴音樂中所呈現(xiàn)的佛禪“頓悟”思想[J];歌海;2011年01期
3 李媛;禪與音樂[J];長春大學學報;2005年05期
4 康瑞軍;羅俊峰;;古代音樂表演實踐的生成-變遷機制——唐宋宮廷音樂文化轉型的制度分析[J];黃鐘(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5 羅藝峰;禪畫、禪樂與藝術上的“不表達”哲學[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1988年01期
6 田青;淺論佛教與中國音樂[J];音樂研究;1987年04期
7 劉勇;唐代到宋代音樂文化的變化是衰退還是轉型[J];音樂研究;1991年01期
8 苗建華;古琴美學中的儒道佛思想[J];音樂研究;2002年02期
9 司冰琳;;《枯木禪琴譜》內容與創(chuàng)作琴曲研究(下)[J];音樂研究;2008年03期
10 程乾;;“聲音之道可與禪通”——李贄音樂美學思想中的禪宗精神探幽[J];音樂研究;2009年06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劉莉;魏晉南北朝音樂美學思想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馬漢欽;老莊與中國古代音樂形神理論[J];萍鄉(xiāng)高等?茖W校學報;2005年02期
2 王夔;;音響一何悲——談中國古代音樂鑒賞中的“以悲為美”[J];浙江藝術職業(yè)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3 秦晉明;;禮俗音樂在中國古代音樂研究中的定位[J];中國音樂學;2006年04期
4 王安潮;;考鏡源流 辨章學術——評趙維平《中國古代音樂文化東流日本的研究》[J];黃鐘(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5 張熙瑩;駱云飛;;中國古代音樂的演變及審美特征[J];信陽農業(yè)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3期
6 高文厚;孫靜;王藝;;作為創(chuàng)新之路的中國古代音樂[J];人民音樂;2008年02期
7 張靜;;探析中國古代音樂養(yǎng)生思想[J];樂器;2009年12期
8 毛建明;;先秦時期的中國古代音樂心理學思想(下)[J];樂器;2010年09期
9 王安潮;;中國古代音樂體裁史學研究的內因與動因[J];鎮(zhèn)江高專學報;2010年02期
10 江妙民;;中國古代音樂功效之思辨[J];景德鎮(zhèn)高專學報;2010年03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7條
1 董雪靜;彌合古譜與五線譜的斷層[N];中國教育報;2001年
2 湖北省社科院楚文化所助理研究員 王準;曾侯乙編鐘與中國古代音樂[N];湖北日報;2014年
3 趙世民;不變生萬變[N];音樂周報;2014年
4 本報記者 崔悅;從春節(jié)的由來想到的[N];新農村商報;2014年
5 記者 王凡凡 馬昌豹;世界文化遺產南音在申報[N];新華每日電訊;2002年
6 韓赤軍邋實習生 周丹;保定汽配市場開業(yè)不搞慶典助古樂[N];保定日報;2008年
7 本報記者 鄧娜 廖玲藝 通訊員 張玉蓮 實習生 江吉鴻;南音在校園里縈繞[N];閩南日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2條
1 劉暢;中國古代音樂語言與文學語言之關系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2 戴微;江浙琴派溯流探源[D];上海音樂學院;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3條
1 穆童;中國古代音樂和朝鮮半島音樂的交流與影響[D];吉林大學;2009年
2 蔡靜;“情”“聲”“字”“氣”——中國古代音樂美學思想視野下的唱論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8年
3 郭佳;中國古代音樂的譯入語問題[D];天津音樂學院;2010年
,本文編號:80627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qiyueyz/806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