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四首作品論電子音樂創(chuàng)作中蘊藏的年代符號
發(fā)布時間:2017-07-26 10:11
本文關鍵詞:透過四首作品論電子音樂創(chuàng)作中蘊藏的年代符號
更多相關文章: 電子音樂 年代符號 皮埃爾·舍費爾 卡爾海因茨·施托克豪森 約翰·喬寧 皮埃爾·布列茲
【摘要】:本文根據“年代符號”的理論依據將電子音樂發(fā)展史大致劃分為四個年代:20世紀40年代末至60年代(“具體音樂”)、20世紀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磁帶音樂”)、20世紀60年代至21世紀(“電子聲學音樂”)、20世紀70年代至今(“計算機音樂與多媒體”)四個不同年代的不同作曲家皮埃爾·舍費爾、卡爾海因茨·施托克豪森、約翰·喬寧、皮埃爾·布列茲的幾部代表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技術背景以及主要技術手段特征分別進行分析和研究,歸納總結出每個年代最具代表性的技術手段,即“年代符號”,意對這種新的歸納方法進行可行性探索。探究這些作品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所運用的技術手段是沿著怎樣的一個軌跡發(fā)展至今的,又是怎樣隨著每個技術的誕生、輝煌、衰落再到又有新的技術的誕生的,我們可以找到電子音樂存在著潛在的發(fā)展規(guī)律,即電子音樂的“年代性”是電子音樂技術手段不斷革新所造成的。對電子音樂創(chuàng)作中蘊藏的年代符號的現實意義進行歸納,希望能夠起到為科學客觀的謀劃電子音樂的未來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也希望能夠幫助我們更快更好的找到未來電子音樂技術手段的發(fā)展方向,對當今的電子音樂教學和創(chuàng)作起到一定啟示作用。
【關鍵詞】:電子音樂 年代符號 皮埃爾·舍費爾 卡爾海因茨·施托克豪森 約翰·喬寧 皮埃爾·布列茲
【學位授予單位】:中央音樂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J604
【目錄】: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錄6-8
- 緒論8-13
- 第一節(jié) 研究的起點:“年代符號”的由來8-11
- 一、認知“符號”與“符號學”8-10
- 二、“年代”和“年代學”的基本概念10
- 三、“年代符號”的提出10-11
- 第二節(jié) 研究目的與研究方法11-13
- 一、研究目的11
- 二、研究方法11-13
- 第一章 《地鐵練習曲》中蘊藏的年代符號13-21
- 第一節(jié) 電子音樂啟蒙之路13-14
- 第二節(jié) 《地鐵練習曲》創(chuàng)作之概述14-17
- 第三節(jié) 《地鐵練習曲》的年代技術背景17-19
- 第四節(jié) 《地鐵練習曲》中蘊藏的“年代符號”19-21
- 第二章 《青年之歌》創(chuàng)作中蘊藏的年代符號21-30
- 第一節(jié) 電子音樂第一次浪潮21-23
- 第二節(jié) 《青年之歌》創(chuàng)作之概述23-24
- 第三節(jié) 《青年之歌》之年代技術背景24-27
- 一、磁帶錄音機24-25
- 二、電子振蕩器、濾波等電子設備25-27
- 第四節(jié) 《青年之歌》中蘊藏的“年代符號”27-30
- 第三章 Turenas蘊藏的年代符號30-40
- 第一節(jié) 電子音樂發(fā)展歷程中承上啟下的重要時期30-31
- 第二節(jié) Turenas作品概述31-32
- 第三節(jié) Turenas年代技術背景32-37
- 一、電子合成理論之FM調頻技術32-34
- 二、空間化技術34-35
- 三、模擬錄音帶向數字錄音帶的轉變與合成器的發(fā)明應用35-37
- 第四節(jié) Turenas中蘊藏的年代符號37-40
- 第四章 AnthemesⅡ中蘊藏的年代符號40-49
- 第一節(jié) 音樂藝術與科學技術碰撞的結晶40-41
- 第二節(jié) Anthemes-Ⅱ作品概述41-43
- 第三節(jié) Anthemes-Ⅱ的年代技術背景43-46
- 一、計算機輔助作曲軟件環(huán)境43-46
- 二、電子音樂與數字多媒體的交合46
- 第四節(jié) Anthemes-Ⅱ中蘊藏的年代符號46-49
- 結語49-51
- 參考文獻51-53
- 附錄53-54
- 后記54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趙毅衡;;重新定義符號與符號學[J];國際新聞界;2013年06期
2 吳粵北;;基于算法的頻譜作曲技法[J];黃鐘(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3 趙曉生;電子音樂技術概論[J];中國音樂學;1985年01期
,本文編號:57586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qiyueyz/575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