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赫瑪尼諾夫《二十四首鋼琴前奏曲》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6-04 19:21
本文關鍵詞:拉赫瑪尼諾夫《二十四首鋼琴前奏曲》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拉赫瑪尼諾夫(1873—1943)是20世紀俄羅斯偉大的浪漫主義作曲家和鋼琴演奏家,是俄羅斯古典音樂傳統(tǒng)的繼承者,其旋律寫作大量汲取了俄羅斯民歌的風格特點。拉赫瑪尼諾夫作為晚期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其音樂創(chuàng)作十分豐富,涉及歌劇、交響樂、合唱、室內樂、歌曲等眾多的體裁,其中,鋼琴作品占有重要的地位。在鋼琴作品中,二十四首前奏曲是拉赫瑪尼諾夫成熟時期的主要作品,是最具代表性、最能表現(xiàn)他音樂風格的作品之一。本論文擬對拉赫瑪尼諾夫二十四首前奏曲的歷史脈絡、文化成因、音樂本體、風格特征及演奏詮釋方面作深入細致的論述,以求更好地理解拉赫瑪尼諾夫的這套重要作品,為今后的演奏與教學提供理論依據(jù)。 論文第一章是鋼琴前奏曲的歷史脈絡,著重梳理了鋼琴前奏曲的歷史發(fā)展情況。第二章是拉赫瑪尼諾夫鋼琴前奏曲的文化成因,主要從社會歷史背景和社會意識形態(tài)兩方面闡明。第三章是拉赫瑪尼諾夫鋼琴前奏曲的音樂本體分析,其中涉及到作品的曲式結構、調式調性、旋律構成、織體層次及和聲特點等多方面的分析。第四章是拉赫瑪尼諾夫鋼琴前奏曲的風格特征,包括其民族風格的繼承、浪漫風格的創(chuàng)新和悲劇風格的發(fā)揚。第五章是拉赫瑪尼諾夫鋼琴前奏曲的演奏詮釋,著重分析了演奏方法上的關鍵點:運用及擴展想象力、全副身心的投入、伸縮節(jié)奏的處理、音色及色彩、旋律及分句、高點、具體難點、難度分級與分類、曲目的選擇與搭配等。論文將演奏方法的科學運用提到重要地位,歸納總結了拉赫瑪尼諾夫鋼琴前奏曲的技術課題,有針對性的對本套作品的風格特征進行了演奏提示,并從音樂文化的角度論述了拉赫瑪尼諾夫的音樂個性和本套前奏曲的寶貴價值。
【關鍵詞】:拉赫瑪尼諾夫 鋼琴前奏曲 歷史脈絡 文化成因 本體分析 風格特征 演奏詮釋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6
【分類號】:J624.1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7
- 前言7-9
- 第一章 鋼琴前奏曲的歷史脈絡9-13
- 第二章 拉赫瑪尼諾夫前奏曲的本體分析13-30
- 一、調性布局13-17
- 二、旋律的構成17-21
- 三、和聲特點21-30
- (一) 色彩性和聲技法21-25
- (二) 自成一體的變音體系25-27
- (三) 有限的近現(xiàn)代和聲技法27-30
- 第三章 ——拉赫瑪尼諾夫前奏曲的文化成因30-40
- 一、社會歷史背景因素30-33
- (一) 個人背景30-31
- (二) 生活環(huán)境31-32
- (三) 社會形勢32-33
- 二、社會意識形態(tài)33-40
- (一) 風格演變中的浪漫主義33-34
- (二) 俄羅斯的新精神哲學34-38
- (三) 其它藝術思想的滲透38-40
- 第四章 拉赫瑪尼諾夫前奏曲的風格特征40-50
- 一、民族風格的繼承41-43
- 二、浪漫風格的創(chuàng)新43-44
- 三、悲劇風格的發(fā)揚44-50
- 第五章 拉赫瑪尼諾夫前奏曲的演奏詮釋50-63
- 一、運用及擴展想象力50-53
- 二、把握總體音強布局53-54
- 三、色彩及音色54-57
- 四、高點57-58
- 五、具體難點58-59
- 六、個人建議59-63
- (一) 版本的建議59-60
- (二) 難度分級與分類60-61
- (三) 曲目的選擇與搭配61-63
- 結論63-64
- 注釋64-66
- 參考文獻66-68
- 致謝68
【引證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王袁;;淺談肖邦前奏曲與拉氏前奏曲的風格差異[J];音樂大觀;2012年06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阮媛媛;拉赫瑪尼諾夫《24首鋼琴前奏曲》音響版本比較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2 李雅楠;拉赫瑪尼諾夫《d小調第三鋼琴協(xié)奏曲》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3 王婕斯;卡巴列夫斯基《二十四首前奏曲》結構分析[D];西南大學;2008年
4 許穎藝;浪漫主義時期鋼琴前奏曲的研究及在鋼琴教學中的運用[D];上海音樂學院;2012年
5 孫書雅;縮影與展開[D];武漢音樂學院;2012年
本文關鍵詞:拉赫瑪尼諾夫《二十四首鋼琴前奏曲》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2192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qiyueyz/421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