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埃爾·喬得洛斯基《對話/自
發(fā)布時間:2023-02-15 18:29
本文從聲音組織與結構形態(tài)入手對《對話/自省》進行分析,以探尋電子音樂、電子音樂與常規(guī)樂器相結合的作品之創(chuàng)作手法與結構方式。
【文章頁數】:7 頁
【文章目錄】:
引 言
一、 長笛部分的聲音組織
(一) 聲音形態(tài)
(二) 音高組織
(三) 音色設計
(四) 節(jié)奏安排
二、 電子部分的音響組織
(一) 音響形態(tài)
(二) 音響材料
(三) 節(jié)奏安排
三、 電子媒介與長笛結合時的關聯
(一) 電子媒介部分的聲音組織方式
(二) 兩者相結合時各聲音因素的運用方式與配器特征
四、 結構形態(tài)的宏觀與微觀探討
(一) 作品整體結構框架
(二) 引子和呈示部分結構微觀探討
五、 電子媒介與常規(guī)樂器相結合的作品在創(chuàng)作中的形式化特點
(一) 關于結構
(二) 關于聲音及其“配器”
本文編號:3743610
【文章頁數】:7 頁
【文章目錄】:
引 言
一、 長笛部分的聲音組織
(一) 聲音形態(tài)
(二) 音高組織
(三) 音色設計
(四) 節(jié)奏安排
二、 電子部分的音響組織
(一) 音響形態(tài)
(二) 音響材料
(三) 節(jié)奏安排
三、 電子媒介與長笛結合時的關聯
(一) 電子媒介部分的聲音組織方式
(二) 兩者相結合時各聲音因素的運用方式與配器特征
四、 結構形態(tài)的宏觀與微觀探討
(一) 作品整體結構框架
(二) 引子和呈示部分結構微觀探討
五、 電子媒介與常規(guī)樂器相結合的作品在創(chuàng)作中的形式化特點
(一) 關于結構
(二) 關于聲音及其“配器”
本文編號:374361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qiyueyz/3743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