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藝術在中國“民族化”的歷程與影響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5-15 04:10
本文關鍵詞:小提琴藝術在中國“民族化”的歷程與影響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自小提琴藝術從西方傳入我國始,我國的小提琴藝術就在進行“民族化”的探索,一大批作曲家創(chuàng)作出了一批優(yōu)秀的中國小提琴作品,如司徒夢巖、司徒華城、馬思聰、蕭友梅、冼星海、陳洪、陳鋼、何占豪、李自立、杜鳴心等作曲家,都是對中國小提琴藝術發(fā)展做出了杰出貢獻的人。 司徒夢巖是我國第一位用西方樂器演奏中國民族音樂的人;司徒華城進行了大量的民樂改編工作;馬思聰開創(chuàng)了“以民歌為素材”的中國小提琴音樂之路;陳鋼、何占豪創(chuàng)作的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成為中國小提琴藝術“民族化”之路的經(jīng)典作品。 本文的研究,主要從有記載的小提琴傳入我國始,到現(xiàn)今小提琴藝術的發(fā)展。以小提琴“民族化”的發(fā)展為軸線和歷史軌跡,力求從具體的史實、作曲家的生平、音樂作品分析中得到富有探索性的思考與闡釋,并將其上升到音樂美學的高度,深入分析作曲家所持有的音樂美學觀念,并結合具體的音樂作品,分析其所具有的音樂美學觀念對音樂創(chuàng)作的影響,從中來研究中國小提琴藝術“民族化”發(fā)展的脈絡,找尋中國小提琴藝術“民族化”發(fā)展的獨特規(guī)律,并探究對當下小提琴藝術“民族化”發(fā)展的影響。
【關鍵詞】:小提琴 民族化 音樂美學觀念 馬思聰 陳鋼
【學位授予單位】:云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J622.1
【目錄】: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緒論7-13
- 一、選題緣由7-8
- 二、選題的目的與意義8-9
- 三、關于選題研究的歷史與現(xiàn)狀9-11
- 四、選題研究的思路與方法11-13
- 第一章 小提琴藝術在中國的發(fā)展13-23
- 第一節(jié) 小提琴藝術的傳入13-16
- 一、小提琴藝術傳入之前的西方音樂的傳播與發(fā)展13-14
- 二、小提琴藝術的初傳入時期14-16
- 第二節(jié) 小提琴藝術的發(fā)展16-23
- 一、“學堂樂歌”時期的小提琴音樂發(fā)展16-17
- 二、20世紀上半葉的專業(yè)小提琴藝術發(fā)展17-20
- 三、20世紀中后期小提琴藝術發(fā)展的成熟期20-23
- 第二章 小提琴藝術的“民族化”歷程23-42
- 第一節(jié) 中國小提琴藝術“民族化”的初創(chuàng)階段23-28
- 一、中國傳統(tǒng)音樂對小提琴藝術“民族化”在起步階段的影響23-24
- 二、代表人物的小提琴音樂創(chuàng)作——司徒夢巖與他的學生們24-25
- 三、代表作品“民族化”特征分析25-28
- 第二節(jié) 中國小提琴藝術“民族化”的發(fā)展探索階段28-34
- 一、中國傳統(tǒng)音樂對這一時期小提琴藝術“民族化”發(fā)展的影響28-29
- 二、代表人物的小提琴音樂創(chuàng)作——馬思聰?shù)男√崆僖魳穭?chuàng)作29-31
- 三、代表作品“民族化”特征分析31-34
- 第三節(jié) 中國小提琴藝術“民族化”的進一步發(fā)展階段34-41
- 一、中國傳統(tǒng)音樂與中國小提琴藝術“民族化”的進一步融合34-36
- 二、代表人物的小提琴音樂創(chuàng)作——陳鋼的小提琴音樂創(chuàng)作36-37
- 三、代表作品“民族化”特征分析37-41
- 第四節(jié) 小結41-42
- 第三章 近現(xiàn)代小提琴藝術創(chuàng)作中體現(xiàn)的美學觀念42-49
- 第一節(jié) 司徒華城改編創(chuàng)作中的美學觀念——學習民間、深入生活的“民族化”之路42-44
- 第二節(jié) 馬思聰音樂創(chuàng)作中的美學觀念——吸取土地、忠于土地的“民族化”之路44-47
- 第三節(jié) 陳鋼音樂創(chuàng)作中的美學觀念——“洋”與“混”相結合的“民族化”之路47-48
- 第四節(jié) 小結48-49
- 第四章 小提琴藝術“民族化”產(chǎn)生的原因及其對當下的影響49-59
- 第一節(jié) 小提琴“民族化”產(chǎn)生的原因49-53
- 第二節(jié) 小提琴“民族化”對當下小提琴藝術的影響53-59
- 一、對藝術創(chuàng)作的影響53-56
- 二、對藝術表演的影響56-58
- 三、對藝術評價的影響58-59
- 結語59-61
- 參考文獻61-63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完成的科研成果63-64
- 致謝64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殷翰;;中國民族特色小提琴音樂中的滑音技巧探析 以《梁山伯與祝英臺》為例[J];大家;2010年06期
2 張靜蔚;近代中國音樂思潮[J];音樂研究;1985年04期
3 馬思聰;作曲家要有自己的個性和獨特的風格[J];人民音樂;1956年08期
4 梁茂春;冼星海的音樂觀[J];人民音樂;1985年04期
5 張靜蔚;馬思聰?shù)囊魳穭?chuàng)作[J];人民音樂;1985年06期
6 李西安 ,瞿小松 ,葉小鋼 ,譚盾;現(xiàn)代音樂思潮對話錄[J];人民音樂;1986年06期
7 梁茂春;深入開掘旋律之美——評杜鳴心《小提琴協(xié)奏曲》[J];人民音樂;1989年04期
8 姜素民;一個需要繼續(xù)堅持和努力的目標——重溫“小提琴民族樂派”的實踐[J];人民音樂;2002年06期
9 譚抒真;;回a侗本┐笱б衾諴誠八湍輪廄逑壬鶾J];音樂藝術;1993年02期
10 陳聆群;馬思聰之前的中國小提琴音樂述略[J];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1995年0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陳習;中國小提琴音樂創(chuàng)作史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關鍵詞:小提琴藝術在中國“民族化”的歷程與影響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6686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qiyueyz/366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