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與話語操演中的口述音樂史表述
發(fā)布時間:2021-08-22 09:51
<正>受年鑒學派與新歷史主義思潮的影響,當下口述音樂史研究不但倡導關注大歷史(主要是指官方與精英歷史)的研究,同時也要關注小人物、民間藝人等草根階層"小歷史",以及強調音樂文化的生活史、社會史等等的研究。其次,受美國口述音樂史的影響,近年來中國民族音樂學界開始將這一研究維度運用到口述歷史文獻資料的搜集與整理中,在某種程度上拓寬了文獻資料的搜集渠道。特別是2014年在中國
【文章來源】:人民音樂. 2018,(11)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一、權力與話語操演背景中的口述音樂史建構
二、采錄的主體性不同口述信息完整性與準確性之影響
三、兼具傳承人與研究者雙重文化身份的口述音樂史敘事問題
四、口述音樂史:一種多聲道或“復調”性質的音樂歷史表述
五、口述音樂史的書寫是基于訪談雙方在場的一種互為主體性建構
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民族音樂學研究的后現(xiàn)代思維——基于中國少數(shù)民族音樂研究的反本質主義思考[J]. 趙書峰. 音樂研究. 2017(04)
[2]音樂口述史研究問題的新思考[J]. 趙書峰,單建鑫. 中國音樂. 2016(01)
[3]“口述音樂史”漫議[J]. 梁茂春. 福建藝術. 2014(04)
[4]賽義德后殖民理論對?潞偷吕镞_理論的借鑒[J]. 王家傳. 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1(03)
本文編號:3357520
【文章來源】:人民音樂. 2018,(11)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一、權力與話語操演背景中的口述音樂史建構
二、采錄的主體性不同口述信息完整性與準確性之影響
三、兼具傳承人與研究者雙重文化身份的口述音樂史敘事問題
四、口述音樂史:一種多聲道或“復調”性質的音樂歷史表述
五、口述音樂史的書寫是基于訪談雙方在場的一種互為主體性建構
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民族音樂學研究的后現(xiàn)代思維——基于中國少數(shù)民族音樂研究的反本質主義思考[J]. 趙書峰. 音樂研究. 2017(04)
[2]音樂口述史研究問題的新思考[J]. 趙書峰,單建鑫. 中國音樂. 2016(01)
[3]“口述音樂史”漫議[J]. 梁茂春. 福建藝術. 2014(04)
[4]賽義德后殖民理論對?潞偷吕镞_理論的借鑒[J]. 王家傳. 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1(03)
本文編號:335752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qiyueyz/3357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