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東扶與河南箏派特色器樂化語匯形成的解析
發(fā)布時間:2021-07-13 06:11
文章以河南箏曲為例,將視野延長至其民間母體河南大調曲子、板頭曲之中,在實地考察與形態(tài)分析中,探析河南箏從大調曲子伴奏樂器到板頭曲主奏樂器,再從板頭曲合奏向河南箏曲獨奏進發(fā)的器樂化演進脈絡,并以河南箏派奠基人曹東扶為線索,探尋20世紀中葉中國器樂獨奏流派藝術從民間向學院轉型過程中,民間藝人身份轉型與器樂獨奏藝術流派形成之間的種種關聯(lián)。
【文章來源】: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 2018,(02)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16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融合與分離:主奏樂器在樂種中的藝術經驗體現(xiàn)——以絲竹樂、弦索樂為例[J]. 郭樹薈. 中央音樂學院學報. 2016(03)
[2]略論大調曲子對河南傳統(tǒng)箏樂的影響[J]. 王丹. 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2(03)
[3]河南箏曲與河南板頭曲和鼓子曲[J]. 王珣. 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 2010(01)
[4]河南箏樂考略[J]. 樊藝鳳. 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 1994(04)
[5]論“曹派”箏藝的演奏特色[J]. 李婉芬. 中國音樂. 1991(02)
[6]河南方言對河南箏曲風格的影響[J]. 周青青. 中央音樂學院學報. 1983(04)
[7]音腔論[J]. 沈洽. 中央音樂學院學報. 1982(04)
碩士論文
[1]河南箏曲地方性風格及其成因之探究[D]. 錢源源.西南大學 2016
[2]曹東扶古箏藝術探究[D]. 薛亮.江西師范大學 2010
[3]河南箏樂藝術風格及文化背景之研究[D]. 王丹.西安音樂學院 2007
本文編號:3281515
【文章來源】: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 2018,(02)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16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融合與分離:主奏樂器在樂種中的藝術經驗體現(xiàn)——以絲竹樂、弦索樂為例[J]. 郭樹薈. 中央音樂學院學報. 2016(03)
[2]略論大調曲子對河南傳統(tǒng)箏樂的影響[J]. 王丹. 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2(03)
[3]河南箏曲與河南板頭曲和鼓子曲[J]. 王珣. 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 2010(01)
[4]河南箏樂考略[J]. 樊藝鳳. 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 1994(04)
[5]論“曹派”箏藝的演奏特色[J]. 李婉芬. 中國音樂. 1991(02)
[6]河南方言對河南箏曲風格的影響[J]. 周青青. 中央音樂學院學報. 1983(04)
[7]音腔論[J]. 沈洽. 中央音樂學院學報. 1982(04)
碩士論文
[1]河南箏曲地方性風格及其成因之探究[D]. 錢源源.西南大學 2016
[2]曹東扶古箏藝術探究[D]. 薛亮.江西師范大學 2010
[3]河南箏樂藝術風格及文化背景之研究[D]. 王丹.西安音樂學院 2007
本文編號:328151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qiyueyz/3281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