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現代視角下對我國學校音樂教育的啟示
發(fā)布時間:2021-07-12 13:21
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后現代主義不斷發(fā)展與建立,對我國音樂教育產生著巨大的影響。近年來受到后現代思想的影響,我國學者對于多元音樂文化價值觀的相關研究愈發(fā)增加,這同樣也影響著我國基礎音樂教育觀念的轉變。本文基于后現代視角下的音樂文化價值觀念的轉變,從而微探其對于我國學校音樂教育的啟示。
【文章來源】:藝術評鑒. 2020,(20)
【文章頁數】:3 頁
【文章目錄】:
一、后現代主義內涵
二、后現代主義與音樂人類學
(一)差異性
(二)多元文化
(三)不確定性
三、后現代主義對我國學校音樂教育的啟示
(一)以中國傳統(tǒng)音樂主體為出發(fā)點,求同存異
(二)學會尊重與平等,樹立多元音樂文化價值觀
(三)注重音樂教育的過程與體驗
四、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后現代思想與音樂人類學(下)[J]. 宋瑾. 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 2011(03)
[2]后現代音樂人類學的思考與寫作[J]. 管建華. 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 2011(01)
[3]“雙重樂感”的人才培養(yǎng)設計——以新疆多元音樂文化為案[J]. 張歡,付曉東. 中國音樂. 2008(04)
[4]中國泉州南音教學大系[J]. 喬建中. 人民音樂. 2007(10)
[5]從后現代視角看音樂人類學的“音樂”觀[J]. 宋瑾. 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 2006(01)
本文編號:3279987
【文章來源】:藝術評鑒. 2020,(20)
【文章頁數】:3 頁
【文章目錄】:
一、后現代主義內涵
二、后現代主義與音樂人類學
(一)差異性
(二)多元文化
(三)不確定性
三、后現代主義對我國學校音樂教育的啟示
(一)以中國傳統(tǒng)音樂主體為出發(fā)點,求同存異
(二)學會尊重與平等,樹立多元音樂文化價值觀
(三)注重音樂教育的過程與體驗
四、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后現代思想與音樂人類學(下)[J]. 宋瑾. 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 2011(03)
[2]后現代音樂人類學的思考與寫作[J]. 管建華. 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 2011(01)
[3]“雙重樂感”的人才培養(yǎng)設計——以新疆多元音樂文化為案[J]. 張歡,付曉東. 中國音樂. 2008(04)
[4]中國泉州南音教學大系[J]. 喬建中. 人民音樂. 2007(10)
[5]從后現代視角看音樂人類學的“音樂”觀[J]. 宋瑾. 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 2006(01)
本文編號:327998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qiyueyz/3279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