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清駕鼓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6-15 11:18
臨清駕鼓,是臨清當?shù)氐囊环N民間鑼鼓樂。演奏樂器包括鼓、點鑼和篩鑼,是一種純打擊樂合奏的藝術形式。它的鼓點豐富多變、聲音洪亮威武、氣勢磅礴雄偉,被廣泛應用于節(jié)日慶典、社火表演和大型比賽等活動中,是當?shù)孛癖娤猜剺芬姷囊环N藝術形式。目前,臨清駕鼓已作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之一,在民族民間音樂中占據(jù)十分重要的地位,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文章分為五個部分對臨清駕鼓進行研究:第一章,是臨清駕鼓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首先講述了臨清駕鼓產(chǎn)生的運河文化背景進行簡要概括,并對臨清駕鼓的源起與發(fā)展進行梳理。第二章,是對臨清駕鼓的物質構成的分析。結合臨清駕鼓的藝術實踐和田野調查,對樂器、樂隊編制、演奏技法、演出形式及記譜法作了分類介紹,使人們對這一鼓種的基本面貌和個性特點有一個全面的認識。第三章,對臨清駕鼓的曲式結構、節(jié)奏形態(tài)及音樂發(fā)展手法進行了歸納分析,對同類鑼鼓樂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第四章,是臨清駕鼓的藝術特色及文化闡釋。從民族音樂學的角度,系統(tǒng)總結出其鮮明的藝術特色,結合民俗學、文化人類學、社會學和美學的理論知識,挖掘其豐富的民俗和文化內涵,在美學的層面對其進行深入研究。第五章,是臨清駕鼓的傳承與思考。通過對...
【文章來源】:聊城大學山東省
【文章頁數(shù)】:7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洪玉卿與他的徒弟們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博山鑼鼓的節(jié)奏、節(jié)拍研究[J]. 王雪. 音樂大觀. 2012(12)
[2]西安鼓樂的變奏手法[J]. 褚歷. 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 2007(01)
[3]鼓文化的審美構成[J]. 燕李萍. 民族論壇. 2006(08)
[4]山西威風鑼鼓的節(jié)奏構成[J]. 單紅龍. 中國音樂學. 2006(02)
[5]當下傳統(tǒng)音樂與民間禮俗的依附與共生現(xiàn)象[J]. 項陽. 音樂研究. 2005(04)
[6]民族音樂文化傳承與學校音樂教育[J]. 馮光鈺. 中國音樂. 2003(01)
[7]江蘇十番鑼鼓的節(jié)奏分析[J]. 張伯瑜. 音樂研究. 2001(03)
[8]曲藝音樂的傳播(上)[J]. 馮光鈺. 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 2000(04)
[9]西安鼓樂中鑼鼓樂的曲式結構[J]. 褚歷. 中國音樂學. 2000(02)
[10]“口傳心授”釋義[J]. 劉富琳. 中國音樂. 1997(04)
碩士論文
[1]浮山架子鼓調查研究[D]. 倪萍.山西大學 2013
[2]常山戰(zhàn)鼓調查與研究[D]. 于宙.河北師范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230957
【文章來源】:聊城大學山東省
【文章頁數(shù)】:7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洪玉卿與他的徒弟們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博山鑼鼓的節(jié)奏、節(jié)拍研究[J]. 王雪. 音樂大觀. 2012(12)
[2]西安鼓樂的變奏手法[J]. 褚歷. 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 2007(01)
[3]鼓文化的審美構成[J]. 燕李萍. 民族論壇. 2006(08)
[4]山西威風鑼鼓的節(jié)奏構成[J]. 單紅龍. 中國音樂學. 2006(02)
[5]當下傳統(tǒng)音樂與民間禮俗的依附與共生現(xiàn)象[J]. 項陽. 音樂研究. 2005(04)
[6]民族音樂文化傳承與學校音樂教育[J]. 馮光鈺. 中國音樂. 2003(01)
[7]江蘇十番鑼鼓的節(jié)奏分析[J]. 張伯瑜. 音樂研究. 2001(03)
[8]曲藝音樂的傳播(上)[J]. 馮光鈺. 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 2000(04)
[9]西安鼓樂中鑼鼓樂的曲式結構[J]. 褚歷. 中國音樂學. 2000(02)
[10]“口傳心授”釋義[J]. 劉富琳. 中國音樂. 1997(04)
碩士論文
[1]浮山架子鼓調查研究[D]. 倪萍.山西大學 2013
[2]常山戰(zhàn)鼓調查與研究[D]. 于宙.河北師范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23095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qiyueyz/3230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