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廣西壯族民歌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傳承
發(fā)布時間:2021-04-14 17:16
壯族民歌作為廣西少數(shù)民族音樂文化的集中體現(xiàn),是廣大勞動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其藝術特征鮮明、區(qū)域音樂風格獨特被大眾所熟知。然而,在當前多元文化發(fā)展背景下,壯族民歌傳承路徑略顯狹窄且發(fā)展力量相對薄弱,當?shù)馗叩仍盒W鳛榻逃齻鞒兄氐貞敁撈饌鞒信c發(fā)展少數(shù)民族音樂文化的責任,將壯族民歌融入到高校聲樂教學之中,優(yōu)化教學內(nèi)容與模式,實現(xiàn)廣西壯族民歌及其音樂文化的深入研究與多維度發(fā)展。
【文章來源】:大慶社會科學. 2020,(04)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一、傳承的必要性及現(xiàn)狀分析
1. 必要性。
2. 現(xiàn)狀分析。
二、融入教學的可行性
1. 藝術特征鮮明。
2. 教師意識較強。
3學生優(yōu)勢顯著。
4. 文化價值凸顯。
5. 民族文化的載體優(yōu)越。
三、實施對策
1. 豐富教學內(nèi)容。
2. 優(yōu)化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
3. 積極展開實踐活動。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壯族原生民歌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融入[J]. 易瀟萍. 參花(上). 2020(04)
[2]湘西苗族民歌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運用——以苗歌傳承人翠翠的唱腔為例[J]. 姚春曉,楊卓. 音樂生活. 2019(10)
[3]論壯族原生民歌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融入[J]. 烏日娜. 當代音樂. 2019(10)
本文編號:3137705
【文章來源】:大慶社會科學. 2020,(04)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一、傳承的必要性及現(xiàn)狀分析
1. 必要性。
2. 現(xiàn)狀分析。
二、融入教學的可行性
1. 藝術特征鮮明。
2. 教師意識較強。
3學生優(yōu)勢顯著。
4. 文化價值凸顯。
5. 民族文化的載體優(yōu)越。
三、實施對策
1. 豐富教學內(nèi)容。
2. 優(yōu)化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
3. 積極展開實踐活動。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壯族原生民歌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融入[J]. 易瀟萍. 參花(上). 2020(04)
[2]湘西苗族民歌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運用——以苗歌傳承人翠翠的唱腔為例[J]. 姚春曉,楊卓. 音樂生活. 2019(10)
[3]論壯族原生民歌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融入[J]. 烏日娜. 當代音樂. 2019(10)
本文編號:313770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qiyueyz/3137705.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