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亞佐拉《班多鈕手風琴協(xié)奏曲》分析
【學位單位】:中國音樂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4
【中圖分類】:J624.3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郭霞;;淺談羅西娜的人物形象特點與演唱技巧[J];北方音樂;2014年12期
2 魏彥娜;;貝多芬《G大調第四鋼琴協(xié)奏曲》調性布局及演奏中對調性色彩的控制[J];歌海;2014年06期
3 董國輝;;初級產(chǎn)品出口與阿根廷的早期現(xiàn)代化——拉美獨立運動爆發(fā)200周年的反思[J];世界歷史;2011年04期
4 李向前;王崗;;從阿根廷籃球崛起看籃球文化融合的重要性[J];體育文化導刊;2006年10期
5 宮富藝;;拉威爾《F大調弦樂四重奏》第一樂章的調式和聲語言探析[J];齊魯藝苑;2014年06期
6 任紅軍;;前無古人,后有來者——菲爾德夜曲創(chuàng)作的藝術貢獻[J];音樂創(chuàng)作;2014年05期
7 閻冰;;莫扎特《A大調鋼琴協(xié)奏曲》(K.488)詮釋分析[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14年03期
8 陳華;;巴赫《F大調意大利協(xié)奏曲》的創(chuàng)作與演奏解析[J];藝海;2014年11期
9 吳家軍;;論高為杰《遠夢》音高組織的結構作用[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15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董國輝;;初級產(chǎn)品出口與阿根廷的早期現(xiàn)代化——拉美獨立運動爆發(fā)200周年的反思[A];中國拉丁美洲史研究會第17屆年會暨“紀念拉美獨立200周年”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周建平;新時期中國文藝管理體制研究[D];暨南大學;2003年
2 黃祖平;古拜杜琳娜音樂中“字謎”結構思維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靜;博爾赫斯作品中匕首意象分析[D];廣西師范大學;2005年
2 李楠;博爾赫斯小說中的倫理問題[D];黑龍江大學;2009年
3 蘇方崇;探析杜兆植作品《成陵祭》[D];廈門大學;2014年
4 張曉敏;肖邦鋼琴協(xié)奏曲創(chuàng)作特點的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4年
5 崔辰;箏樂鋼琴伴奏藝術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年
6 萬紅;廖勝京《中國節(jié)令風情》作品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年
7 袁勤豹;哈恰圖良芭蕾組曲《斯巴達克》第一組曲的旋律結構與和聲語言研究[D];西南大學;2014年
8 熊欣;德彪西的音樂創(chuàng)作理念在和聲學創(chuàng)新教學中運用的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4年
9 王辰令;論梅西安作品《哈拉維》中的和聲語匯[D];上海音樂學院;2014年
10 徐賽飛;淺析《貝多芬降B大調第二鋼琴協(xié)奏曲》的演奏特征[D];延邊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281769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qiyueyz/2817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