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教學法》課程教學是高校音樂專業(yè)教育的短板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侯憲勝;小學新課程改革回顧與存在問題分析[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2 張仲偉;;尋求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與進行雙語教學的探索[J];大連大學學報;2005年06期
3 王毅;論課程整合中的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J];中國遠程教育;2005年01期
4 鞏靖宇;高旭;;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師專業(yè)發(fā)展[J];大同醫(yī)學專科學校學報;2006年01期
5 杜國民;新課程條件下教師角色的“自我”回歸[J];呼倫貝爾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6 鮑傳友;消解與重構:新課程情境中的教師權威[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4年05期
7 余小茅;;試析新課程改革的關鍵詞[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6年06期
8 許邦興;;多元智力理論及其借鑒[J];甘肅高師學報;2006年06期
9 尹雨嘉;新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探識[J];貴陽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10 孫萬東;;教育理念創(chuàng)新與高校的教材建設[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6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王凱;發(fā)展性校本學生評價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2 呂立杰;課程設計的范式與方法[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3 董翠香;我國中小學體育校本課程開發(fā)理論與實踐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4年
4 任桂平;文化視野中的語文課程[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5 張惠紅;體育課程資源系統(tǒng)理論及其在高校體育課程中運用的實證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6年
6 吳鑫德;高中生化學問題解決思維策略訓練的研究[D];西南大學;2006年
7 王文瀾;素質教育視野中的中學音樂課程實施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范元玲;當代中國中小學音樂教材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2年
2 高金泰;新課程標準下高中開設“矩陣與幾何變換”選修專題的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4年
3 劉徽;混沌課堂管理[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4 殷曉靜;課堂教學中的動態(tài)生成性資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5 葉瀅;人文地理學課程網絡教學模式的構建[D];江西師范大學;2004年
6 劉興民;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下的教師角色轉換[D];曲阜師范大學;2004年
7 楊麗靜;基于新課程理念的地理教學中創(chuàng)新性思維的培養(yǎng)[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8 王傳兵;我國基礎教育初中學段地理課程發(fā)展初探[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9 車樹國;中學體育與健康校本網絡課程研究與開發(fā)[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10 宋惠卿;語文人本化教材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4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瑞;;論地方本科院校音樂教育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現(xiàn)狀與改革策略[J];藝術百家;2010年S2期
2 王建設;;傳統(tǒng)戲曲走進地方高師音樂教育專業(yè)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成人教育;2011年10期
3 任愷;;二十一世紀的教育突圍(下)——音樂課程教學的信息化視野與建構主義思維[J];樂器;2011年07期
4 王州;;探索有中國特色的創(chuàng)造性音樂教學法——讀郭小利《中國傳統(tǒng)音樂即興創(chuàng)作教育研究》[J];中國音樂教育;2011年08期
5 馮麗娜;;喚醒沉睡的思維——談音樂史課程教學與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J];經營管理者;2011年13期
6 趙明;;每個媽媽都是音樂老師——從柯達伊教學法的角度談母親對幼兒的音樂啟迪[J];音樂生活;2011年08期
7 宋睿斐;;省屬地方高校視唱練耳課程教學狀況調查探究[J];音樂天地;2011年05期
8 安雯;李鑫;;合理利用數字化技術提高視唱練耳教學效果[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1年17期
9 劉鳳梅;;回顧反思 展望拓新——記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音樂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yè)課程教材教學研討會[J];大眾文藝;2011年15期
10 黃二鵬;;淺析奧爾夫音樂教育[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1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胡丹麗;;和聲教學的三個側重——“和聲與曲式”課程教學的探索[A];全國和聲復調教學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2 林冰清;;世界民族音樂教育構想[A];2005’北京第二屆世界民族音樂學會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C];2005年
3 劉永平;;研究生“現(xiàn)代復調音樂”課程教學略論[A];全國和聲復調教學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4 宋迪;;淺論高校傳媒音樂教育中和聲學課程教學現(xiàn)狀與改革探索[A];全國和聲復調教學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5 蒲倩;;高師聲樂教學基礎階段新模式改革的嘗試[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上)[C];2007年
6 ;吉林藝術學院[A];全國音樂藝術院校音樂研究機構與科研處工作會議會議資料[C];2004年
7 陳玉丹;;在《音樂教育學》課程教學中發(fā)展學生音樂智能的策略[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8 丁鈴;;和聲寫作與和聲分析的教學平衡[A];全國和聲復調教學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9 陳棟;;國樂飄香飄——論高師民族樂器課程建設的可持續(xù)發(fā)展[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10 韓春英;韓甲;任力;;新疆舞與健身操融合的實驗研究[A];全民健身科學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西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碩士研究生 郭華;鈴木音樂教學法對鋼琴教學的啟示[N];甘肅日報;2010年
2 謝嘉幸 李小瑩;發(fā)展前進的中國音樂教育60年[N];中國藝術報;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齊放;新課程背景下音樂教學法實施現(xiàn)狀調查[D];沈陽師范大學;2012年
2 謝銘磊;法爾阿本德及其音樂教學法初探[D];上海音樂學院;2012年
3 徐帆;幾種音樂教學法在兒童鋼琴啟蒙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4 夏雷英;“嘗試教學法”在高師音樂教學法課中的運用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8年
5 吳薇薇;我國高師音樂教學法課程教材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6 吳珊珊;巴伯肖譜合唱課程的教學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11年
7 張香君;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中國本土化的研究與分析[D];南京藝術學院;2010年
8 竇文鈺;多媒體技術在高師音樂專業(yè)《多聲部音樂分析與寫作》課程中的應用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09年
9 王菲;少兒聲樂教學探析[D];西安音樂學院;2012年
10 王美虹;論聲樂教學在影視表演專業(yè)的定位及功能[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78452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qiyueyz/2784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