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詩》中的撥弦樂器研究
【圖文】:
圖 1《聽琴圖》。(《中國音樂文物大系 北京卷》,鄭州:大象出版社,1999 年,第 237 頁。圖 2《碣石調 幽蘭》文字譜。(《中國音樂史圖鑒》,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8 年,第 59 頁。)圖 3《碣石調 幽蘭》減字譜。(《古琴曲集》,北京:音樂出版社,1962 年,第 1 頁。)圖 4—1,圖 4—2 九霄環(huán)佩琴(正面、反面),今藏故宮博物院。(《中國音樂文物大系 北京卷》,鄭州:大象出版社,1999 年,第 132 頁。)圖 4—2
圖 1《聽琴圖》。(《中國音樂文物大系 北京卷》,鄭州:大象出版社,1999 年,第 237 頁。圖 2《碣石調 幽蘭》文字譜。(《中國音樂史圖鑒》,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8 年,第 59 頁。)圖 3《碣石調 幽蘭》減字譜。(《古琴曲集》,北京:音樂出版社,1962 年,第 1 頁。)圖 4—1,圖 4—2 九霄環(huán)佩琴(正面、反面),今藏故宮博物院。(《中國音樂文物大系 北京卷》,鄭州:大象出版社,,1999 年,第 132 頁。)圖 4—2
【學位授予單位】:東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6
【分類號】:J609.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鄧婷;;唐代琴意象中的古琴審美——以《全唐詩》中的古琴詩為例[J];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2 陳曦;;《論語》典故在《全唐詩》中的引用情況試析[J];傳奇.傳記文學選刊(理論研究);2011年02期
3 李松蘭;;國樂典藏之川派古琴曲《流水》[J];音樂生活;2011年07期
4 李丹;;論《全唐詩》中“東南”一詞的人文意蘊[J];時代文學(上半月);2011年06期
5 鄒承瑞;;位卑未敢忘憂國——《王光祈文集》讀后感[J];音樂探索;2011年02期
6 柯黎;張維;;謝琳《太古遺音》琴譜析微[J];音樂探索;2011年02期
7 林晨;;名園與雅會——“怡園琴會”紀事[J];中國音樂學;2011年03期
8 楊風軍;;清澈的琴音(外一篇)[J];朔方;2011年09期
9 吳安宇;;并非風雅的游藝之旅[J];中華文化畫報;2011年08期
10 徐國清;;中國第一個琴社 琴川(虞山)琴社,創(chuàng)立虞山琴派[J];廣播歌選;2011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羅時進;;《全唐詩》編校者敘錄[A];唐代文學研究(第四輯)[C];1993年
2 儲仲君;;李嘉yP詩疑年[A];唐代文學研究——中國唐代文學學會第四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89年
3 黃震云;;韋莊生年小考[A];唐代文學研究(第四輯)[C];1993年
4 魏露苓;羅莉;;隋唐五代的愛花風習與花卉產(chǎn)銷管窺[A];中國生物學史暨農(nóng)學史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3年
5 謝孝蘋;;中國古琴流傳日本考[A];中外關系史論叢(第二輯)[C];1986年
6 張寧;;秦民謠探述[A];秦文化論叢(第十輯)[C];2003年
7 趙仲才;;杜牧詩的特色概言[A];杜牧文學成就與思想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8 涂艷;;淺談古琴中蘊含的美學思想[A];學校藝術教育與素質教育論壇文集[C];2004年
9 謝錫齡;黃熾;;《紅樓夢》揚州尋蹤[A];紅學論文匯編[C];2004年
10 張米丁;張國俊;李元彪;;博物館要深入挖掘館藏品中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內容[A];浙江省博物館學會2006年學術研討會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謝安良;弦上的風雅[N];寧波日報;2010年
2 謝冕;跨越時空的推進[N];中國文化報;2002年
3 馮光鈺;《程派唱腔琴譜集》讀后[N];音樂周報;2004年
4 魏怡勤;雕版經(jīng)典揚州刻[N];揚州日報;2011年
5 萍庵;雜說“灴”字[N];中華讀書報;2011年
6 葉雪萍;日頭[N];語言文字周報;2011年
7 廣東 姚菲子;琴譜數(shù)字移頻器DSP-108原理與檢修[N];電子報;2007年
8 北京 張?zhí)煨?讀書與著述[N];社會科學報;2003年
9 廣東 姚菲子;琴譜OK機變調電路工作原理及檢修[N];電子報;2006年
10 記者 魏運亨;“情人”稱謂古有,未必皆指戀人[N];新華每日電訊;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玉成;唐代旅游研究[D];河北大學;2009年
2 冉旭;《唐音統(tǒng)簽》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3 楊波;《唐詩類苑》研究[D];河南大學;2008年
4 李朝杰;貞觀時期文學研究[D];河北大學;2010年
5 黎文麗;唐代校書郎與文學[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6 王丹;《全唐詩》副詞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7 傅暮蓉;查阜西琴學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9年
8 董艷秋;敦煌宮詞研究[D];四川大學;2004年
9 王永莉;意象、景觀與環(huán)境感知[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10 趙林濤;盧綸研究[D];河北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曹貞華;《全唐詩》中的撥弦樂器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2 冷雯雯;從《全唐詩》看唐代的茶業(yè)發(fā)展[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3 朱麗娟;從《全唐詩》中看唐代桑蠶絲綢業(yè)的發(fā)展[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4 許林軍;《全唐詩》涉酒詞語與《漢語大詞典》訂補[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5 張現(xiàn);《全唐詩》中的山石意象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6 于向宇;《全唐詩》神仙輯考[D];安徽大學;2012年
7 李龍;《全唐詩》中的“眉”意象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2年
8 李國平;唐時期箏的歷史地理探索[D];暨南大學;2011年
9 魏丹;唐代江南地區(qū)園林與文學[D];西北大學;2010年
10 劉昌俊;唐代西南地區(qū)農(nóng)作物的種植生產(chǎn)及產(chǎn)品的商品化[D];西南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57448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qiyueyz/2574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