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孔子、莊子音樂思想之異同
【作者單位】: 山東理工大學音樂學院;
【分類號】:J609.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陳四海;;論莊子的音樂思想[J];社會科學評論;2006年01期
2 石蔚;孔子樂教思想淺析[J];淄博師專學報;1994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鄧蘭;藝術教學藝術的審美追求[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鄭磊;音樂輔助中學語文教學的實踐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8年
2 劉鵬;山東省高等師范及專業(yè)音樂教育的歷史與現(xiàn)狀[D];上海音樂學院;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倉淼;;淺析孔子、莊子音樂思想之異同[J];管子學刊;2011年02期
2 亢霖;;孔子的老弟是莊子[J];讀者(原創(chuàng)版);2007年05期
3 羅浩波;孫敏強;;“鼓盆而歌”與莊子的音樂思想[J];喀什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5期
4 楊旭升;;《莊子》中的孔子[J];西華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年02期
5 佚名;;八小時之內孔子 八小時之外莊子[J];東西南北;2007年08期
6 姚曼波;試論孔子對莊子理論建構的影響[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7 郭沂;生命的價值及其實現(xiàn)─—孔、莊哲學貫通處[J];孔子研究;1994年04期
8 肖楊;;孔子與老子音樂觀之比較[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7年03期
9 陳清華;;“孔子很生氣”,書店別動氣[J];文化博覽;2007年05期
10 軒小楊;;論孔子“和”的音樂觀[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金尚理;;逍遙:莊子人學思想解讀[A];《國學論衡》(第四輯)[C];2007年
2 譚佛佑;;莊子與道家教育思想的發(fā)展[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3 徐衛(wèi)紅;;絕棄“仁義”之后——老、莊的道德教育在哪里?[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4 劉嘉韻;;《宇治拾遺物語》的特征之我見——圍繞孔子故事流傳與演變[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9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5 郭慧;;王船山對精神自由的祈向[A];生命、知識與文明: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文集(2009年度)哲學·歷史·文學學科卷[C];2009年
6 周洪;;孔子反對厚葬顏回的原因[A];《春秋》三傳與經(jīng)學文化[C];2009年
7 霍有光;;《呂氏春秋》與先秦儒家思想[A];秦文化論叢(第十一輯)[C];2004年
8 周孚政;;中國人為什么崇拜孔子[A];孔學研究(第十二輯)——云南孔子學術研究會第十二次學術研討會暨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論文集[C];2005年
9 ;香港湯恩佳博士捐贈建水文廟孔子銅像揭幕典禮照片[A];孔學研究(第七輯)——云南孔子學術研究會第七次暨海峽兩岸第五次孔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10 李曉斌;;試析孔子德治思想與道德教育之間的關系[A];孔學研究(第四輯)[C];199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郭杰;孔子的音樂思想[N];文藝報;2008年
2 本刊特約撰稿 清秋子;孔子一生很“熱鬧”[N];海南日報;2010年
3 蘇葦;我省首次在國外建立孔子學院[N];太原日報;2008年
4 文依;影視里的孔子應該什么樣[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9年
5 廈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易中天;草根有話說[N];經(jīng)濟觀察報;2009年
6 本報記者 王洪波;傅佩榮:認為莊子消極厭世是一種誤解[N];中華讀書報;2009年
7 郭紋銘;汲取先賢智慧建設生態(tài)文明[N];中國環(huán)境報;2009年
8 王月清;孔子學院推動南京大學國際化辦學[N];中國社會科學院報;2008年
9 記者 李釗;許嘉璐率團考察巴黎孔子學院[N];科技日報;2008年
10 通訊員 閔鋒;我市孔子后裔代表河南參加世界儒學大會[N];開封日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雪霞;文學莊子探微[D];華南師范大學;2004年
2 胡真;先秦思想與中醫(yī)養(yǎng)生理論相關性研究[D];湖北中醫(yī)學院;2008年
3 王錕;孔子與20世紀三大社會思潮[D];西北大學;2002年
4 時曉麗;莊子審美生存思想研究[D];西北大學;2003年
5 梅珍生;晚周禮的文質論[D];武漢大學;2003年
6 張沈安;先秦文論范疇生成土壤和來源的考察[D];遼寧大學;2008年
7 王世明;孔子倫理思想發(fā)微——現(xiàn)代生活語境中的《論語》解讀[D];清華大學;2004年
8 楊澤樹;閑先圣之道[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9 李銳;孔孟之間“性”論研究[D];清華大學;2005年
10 周群華;《莊子》散文評點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彭昊;莊子思想對儒家思想的融通[D];湖南師范大學;2001年
2 孫玉梅;周代禮樂制度與孔子的音樂思想[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3 邢利敏;商周文化與莊子思想[D];鄭州大學;2006年
4 呂強;生命的困境和超越的自由——試論莊子的“逍遙游”[D];山東師范大學;2001年
5 郭迎春;淺析《荀子》中的人物形象[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6 黃大鵬;多恩與道家美學比較[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7 李會芳;莊子與濟慈:“物化”論與“客體感受力”[D];河北師范大學;2004年
8 高深;論莊子對語言局限性的認識與超越[D];曲阜師范大學;2003年
9 張晨霞;竹林七賢莊學接受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10 陳永杰;莊子人生哲學的現(xiàn)代意義[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254225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qiyueyz/2542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