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聲樂演唱美學的歷時性展開——從《師乙篇》到明清“唱論”的歷史演進軌跡
【作者單位】: 南京藝術(shù)學院音樂學院;
【分類號】:J616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紅線女;;怎樣才能唱得好[J];南國紅豆;2014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錢錫生;;秘響傍通 恍惚相似——論李賀詩與夢窗詞藝術(shù)處理之異同[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2 解秀玉;李強;;蘇軾與集句詩[J];赤峰學院學報(科學教育版);2011年03期
3 唐春生;;宋代翰林學士知貢舉[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6期
4 宋皓琨;;論比較法在北宋詩學批評中的運用[J];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5 孫虹;;夢窗詞對宋朝“今典”的互文創(chuàng)作[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6 高偉;;莊禪思想:中國畫精神世界的本源[J];貴州大學學報(藝術(shù)版);2008年02期
7 趙春江;蔡輝;;朱雀湯闕疑[J];安徽中醫(yī)學院學報;2012年04期
8 龔劍;李永開;;從藏族冷兵器看漢藏關(guān)系[J];中國藏學;2013年S1期
9 郜耿豪;;中國歷代驛站發(fā)展特點略論[J];貴州文史叢刊;2013年04期
10 張雨薇;;潤筆的歷史文化意蘊[J];河南財政稅務(wù)高等?茖W校學報;2013年05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易晴;;試析宋金中原北方地區(qū)磚室墓中《婦人啟門》圖像[A];美術(shù)學研究(第1輯)[C];2011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馬銀華;文化視野中的北宋齊魯詩壇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劉迪;清乾隆朝內(nèi)府書畫收藏[D];南開大學;2010年
3 裴會濤;敕與北宋立法關(guān)系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4 張曉輝;教學空白藝術(shù)[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5 劉克兵;朱熹知識論研究[D];湖南大學;2010年
6 韓寧;《樂府詩集》“鼓吹曲辭”、“橫吹曲辭”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6年
7 邵英;古文字形體考古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6年
8 明成滿;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寺院財產(chǎn)管理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9 王曉云;天方之經(jīng)與東溟水土:閩臺回族歷史與伊斯蘭文化[D];福建師范大學;2008年
10 程穎;權(quán)重衡平中國傳統(tǒng)權(quán)衡器具設(shè)計研究[D];南京藝術(shù)學院;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韓穎;宋代休閑生活初探[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任朋利;宋祁與仁宗詩壇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馬幔;“和而不同”[D];河南大學;2011年
4 鄺琰;霍達小說《穆斯林的葬禮》的民族文化內(nèi)涵和美學意蘊[D];重慶師范大學;2011年
5 徐新紅;中國傳統(tǒng)衡器設(shè)計解讀[D];山東工藝美術(shù)學院;2011年
6 白笑天;韓PS詩歌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7 周沫;朱砂研究簡史[D];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8 曹懷鋒;《管子》生態(tài)觀[D];安徽大學;2011年
9 高麗那;宋時期河北音樂歷史研究[D];河北大學;2011年
10 梁艷敏;《招魂》的民俗文化研究[D];重慶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逯璐;;淺談聲樂演唱中“聲”與“情”[J];音樂天地;2006年09期
2 徐琨;張小軍;;聲樂演唱者“怯場”析因及在教學中的對策研究[J];民營科技;2008年03期
3 蘇磊;王麗;;論聲樂演唱中緊張心理對演唱的影響[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4 劉麗娟;;論協(xié)同理論運用于聲樂演唱教學的可行性[J];當代教育論壇(學科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5 鄭愛華;;情感在聲樂演唱中的作用[J];藝海;2008年03期
6 后練;;聲樂演唱中的“情感”表達[J];藝海;2008年04期
7 謝小燕;;淺論聲樂演唱的審美[J];黃河之聲;2008年13期
8 李軒;孫有聲;;聲樂演唱的三個階段[J];才智;2011年02期
9 趙沛霞;;聲樂演唱中的支點論[J];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10 于憲淼;;初探聲樂演唱的美學要義[J];大舞臺;2011年09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3條
1 史yN琳;;聲樂演唱中語言情感藝術(shù)的探究[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音樂專輯)[C];2006年
2 黃丕裕;;聲樂教學要養(yǎng)成三種好習慣[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3 翟歆歆;;聲樂演唱意象掃描實驗[A];第四屆全國音樂心理學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4條
1 山東省臨沂市群眾文化藝術(shù)館 王保全;開展群眾演唱活動的必要性研究[N];音樂生活報;2011年
2 張欣 黑龍江藝術(shù)職業(yè)學院08聲樂系 學生;淺談氣息在聲樂演唱中的運用[N];音樂生活報;2010年
3 陳茴茴;打破技巧的樊籬[N];音樂周報;2013年
4 華中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趙茜 劉陽卓;關(guān)于非術(shù)語化聲樂教學的若干思考[N];山西青年報;2013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薛麗;探究聲樂演唱之美[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2 彭莉;聲樂演唱藝術(shù)中的思維及其培養(yǎng)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3年
3 邢方方;聲樂作品與聲樂演唱的關(guān)系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4 陳燕;聲樂演唱與教學中的辯證關(guān)系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9年
5 項圓方;聲樂演唱中恐懼心理的調(diào)控[D];南京藝術(shù)學院;2010年
6 東青;正確的歌唱意識與聲樂演唱之間的關(guān)系探微[D];西安音樂學院;2011年
7 胡玲;聲樂演唱跨界現(xiàn)象之探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8 劉麗娟;聲樂演唱教學中的協(xié)同理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9 薛蓮;論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與應用在聲樂演唱中的重要作用[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10 笪方能;聲樂演唱中心理活動與生理機能的關(guān)系[D];新疆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252973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qiyueyz/2529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