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隋唐燕樂調研究》新見之一——燕樂調之性質
[Abstract]:Lin Qian-San's book "the study of Yan Music in Sui and Tang dynasties" puts forward three new opinions, which are different from the previous studies, "the nature of tune", "the reason for changing the name" and "the height of tune". This paper only comments on the nature of Yan Le tune, which is one of the three new ideas. This new view includes four aspects: the composition of Yan music, the 'all first' and 'tune' of Yan music, the 'tone' and 'for tone' of Yan music, and the orientation of Yan Le's seven corners.
【作者單位】: 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學系;
【基金】:2011年度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國家重點項目“中國傳統音樂宮調理論研究”課題編號:11AD003
【分類號】:J609.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曾美月;隋唐“燕樂”考[J];南通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2 陳應時;燕樂“四宮”說的三錯[J];中國音樂;2004年02期
3 張震英;曲徑通幽的絕學境界——讀劉崇德先生《燕樂新說》[J];藝術探索;2004年S2期
4 李芙;燕樂的發(fā)展[J];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5 韓啟超;;兩宋宮廷燕樂盞制類別、程式考[J];天津音樂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6 曲向紅;;試論宋代燕樂的變化對宋詞的影響[J];電影評介;2007年01期
7 韓啟超;;宋代宮廷燕樂盞制探微[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8 王希丹;;《夢溪筆談》中的“燕樂十五聲”問題研究[J];藝術探索;2008年06期
9 石磊;;音樂與文學的關系——以燕樂與宋詞為例[J];藝海;2009年05期
10 谷杰;;由宋代“二變說”分歧看《燕樂》中“變、閏”的含義[J];黃鐘(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12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劉崇德;徐文武;;燕樂聲樂化與詞體的產生[A];中國詩歌與音樂關系研究——第一屆與第二屆“中國詩歌與音樂關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2 岳珍;;隋唐燕樂小曲考論——關于詞體發(fā)生方式的研究[A];中國詩歌與音樂關系研究——第一屆與第二屆“中國詩歌與音樂關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張煜梓;唐代燕樂的研究[D];河北大學;2008年
2 郭宏紀;近代以來的“燕樂音階”觀念[D];河南大學;2011年
3 韓啟超;宋代宮廷燕樂盞制研究[D];河南大學;2004年
4 王曉婷;琴家、理論家丁紀園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5 張紅梅;三種南宋傳世樂譜的宮調研究[D];中央音樂學院;2006年
6 留生;作為音樂史家的朱謙之[D];廣西藝術學院;2012年
7 張茜;陜西“苦音”之音階調式思辨[D];西安音樂學院;2013年
,本文編號:250984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qiyueyz/2509848.html